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方兴林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12):59-62
徽州古祠堂是徽州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明清时期徽州宗法家族制度;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利用徽州古祠堂相关资源和历史文化,同时也是更好地对外宣传徽州文化,对徽州古祠堂相关信息数据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建设一个徽州古祠堂特色数据库平台,从特色数据库平台建设资源选择对象和数据库结构设计以及物理实现3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论述,以期能够为徽州文化历史资源的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其他徽州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祠堂是家族的中心和家族文化的载体,它践行着家族文化的教育与传承的重要使命。博白县客家的家族文化氛围特别浓厚,本文以其为例,论述博白客家祠堂文化及其教育与传承的方式。家族祠堂文化对可塑性极强的儿童的影响方式有环境熏陶、榜样示范以及教育期望等等,即论述家族祠堂文化的教育与传承,需要家族充分利用祠堂这个载体进行家族教育,以实现祠堂教育功能最大化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利用再生核的特殊性质,在 W_2~′空间中给出了更新积分方程的精确解,通过对Γ-分布,混合型指数分布的情形进行了数值计算。所得结果比[1]中的结果要好. 相似文献
5.
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在2018年保持着较高的研究热度。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遗产保护研究与规划在建筑领域、城市领域及景观领域3个方面的理论成果,盘点了建成遗产保护与传承、旧城更新、新区规划、可持续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大数据时代下的城市规划技术等方向为代表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6.
历史地段作为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状态,经历着各种城市要素的生长、发展和衰退,同时也伴随着新的事物进入历史地段,这势必给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首先对历史地段的定义及价值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我国当今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工作中的误区,提出了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循环、更新和再生的基本定义出发,论述了地下水运动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地下水更新能力和再生能力的含义,指出"地下水循环"这一说法存在一定不足;提出地下水更新能力和再生能力是含水层系统的自然属性,地下水在含水层系统中更新和再生同时发生.地下水从含水层系统的界面补给与排泄,通过界面与其他系统发生水量交换,地下水在含水层中更替的多寡不影响含水层系统的更新能力;地下水在含水层中更新的过程中,同时发生自然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等)和人为作用(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其结果反映出含水层系统的再生能力,该过程受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影响较大,水位变动带内尤甚,含水层系统的地下水再生能力比更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8.
9.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至今仍然保存着很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城市。在城市向着现代化迈进的巨大潮流推动下,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城市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关乎在城市更新中实现城市空间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古镇民居保护与更新原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108-110
古镇是历史对居民聚居地的选择,是自然环境与人类千百年来相互交融的结晶。如何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下,把我们的古镇建设成为更加美好、宜人的家园的任务,应该受到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古镇民居的保护与更新,和其他文物古迹、自然生态的保护利用一样,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黄腊石滑坡群是长江三峡库区一大型滑坡群,研究发现,黄腊石滑坡群的主要发育期与古环境气候的暖期气候期一致这一结论对掌握滑坡的发育史,进而对滑坡灾害预测评价、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城市快速发展与旧区有机更新之间的矛盾与共存,并从民主化问题的角度对更新过程中产生的大规模城市改造提出了思考,提出了改造过程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以赣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剖析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整理出影响传统村落更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将其有效整合,提出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对策,即科学规划、优化产业结构、村民主导的更新对策,从而实现传统村落的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以期为今后其他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纵观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与再生的新陈代谢过程。文章以庐江县西门岗湾地块的旧城改造项目为例,从规划背景、规划原则及规划构思方面对其建设方案进行论述,探索城市与建筑更新与再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蓓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25(2):74-78
通过对河阳传统民居的特色以及现状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了河阳传统民居的保护原则、保护措施和进化更新策略.以探寻一条适合河阳传统民居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商业街是城市中最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公共空间,然而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旧城商业街虽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改造仍面临着从繁华到衰落的局面.针对改造后旧城商业街出现的经济萧条、商业氛围消褪以及活力丧失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从城市活力的角度去探析这一现象,认为多样性、日常生活世界才是旧城商业街活力的源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城商业街更新应采用自下而上为主,着眼于城市实际的渐进式自然生长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7.
湖相沉积物是古环境记录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了更清晰的恢复古环境,必须提取湖相沉积物中高分辨率代用指标.有机类脂化合物即为一类分子级的指标,在分析湖相沉积物中有机类脂化合物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探讨了几类主要的类脂化合物在古环境重建中的运用,提出目前国内湖相研究中此指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重要资源,但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与利用尚存在问题.以安徽省芜湖市荻港镇为例,引入城市更新中"有机更新"理念,在旧城改造中构建红色文化资源有机更新模式,激活和利用本地红色文化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资源,不仅有助于做大、做强红色文化产业,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转型发展,为其他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利用提供...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探讨集美学村中集美大社聚落的整体空间形态构成,分析集美大社整体空间形态构成与人车流量契合的程度,对集美学村的可持续性更新设计提出规划建议;运用空间句法分析规划成果,从而探讨基于量化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历史街区更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句法的便捷度分析,不论是整体或局部,皆呈现出与集美大社现况相符的结果;同时,集美学村更新设计的大部分规划构想与空间句法的分析成果相符,将空间句法结合历史街区更新实践研究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王璟珺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2,(6):90-96
徽州古聚落中的街巷空间承担着为居民提供交通往来、驻足停留、开展社交活动的使命。其空间结构清晰、有序并且等级分明,具有强烈的围和感,呈现出较强的私密性和包容性。在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推进下,古聚落中的街巷正面临着风貌异化、环境破坏、文化缺失、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徽州古聚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优化,应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力求通过完善空间连续性、优化街巷内部可达性、提高街巷空间辨识度、增强街巷空间包容性等方式,在保护街巷空间丰富尺度关系的同时,改善居民生活、出行、交往需求,提升游客在聚落中游玩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