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生理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的动物实验中,胆碱酯酶(ChE)是一个常用的生化指标。近年来,时间生物学的研究揭示出,动物体内的多数生理过程都具有以近似24小时为周期的变化节律,称之为昼夜节律。我们在最近的试验中发现,小鼠外周血和全脑组织中ChE的活性也存在着日周期的节律性波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试验采用健康昆明小鼠,体重18-25克,雌雄各半。在试验开始之前,小鼠先在稳定的人工光照周期(06:00时到18:00时光照、18:00时到06:00时黑暗)下喂养二周,自由进食,室温保持20±3℃。试验开始后,在一天中每隔6小时,即分别在02:00时、08:00时、14:00时和20:00  相似文献   

2.
胆碱对黄鳝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胆碱量对黄鳝消化系统内4种消化酶—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鳝摄食不同胆碱量的饲料,其肝脏、胃和肠道等消化器官的蛋白质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均存在变化,随着胆碱量的增加,此4种消化酶的活性均呈上升的趋势,且当添加量达到0.8%以上时,其活性增加显著.饲料中添加适宜的胆碱可提高黄鳝对饲料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体染毒法研究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Cd暴露0、7、14d时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金属硫蛋白(MT)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血液中血红蛋白(Hb)含量、脑中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实验设置1个对照组和4个不同Cd含量(0.015、0.06、0.24、0.96 mg·L-1)的处理组。结果显示,Hb含量和AChE活性先显著性降低(p0.05)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T-AOC水平和MT含量的变化为随Cd含量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而显著性升高和增加(p0.05);MDA含量在暴露14d时显著性降低(p0.05)。研究提示,AChE活性和Hb含量先受到Cd暴露影响,而南方鲇通过肝脏增加合成MT、提高T-AOC水平来对抗Cd的毒害;较长时间的Cd暴露使肝脏MDA含量降低,同时合成MT的能力和T-AOC水平明显升高,表现出"毒物兴奋效应";南方鲇可通过调节体内生理功能使之应对环境中一定范围的Cd污染胁迫。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强度磁场处理马尾松种子,研究马尾松种子活力及其POD、 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中等活力的马尾松种子经0.2T或0.3T磁场处理10min或15min,发芽率明显提高,尤以0.3T处理15min最为明显,发芽率提高到83%.这些处理条件对高活力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经0.3T磁场处理15min后种子的发芽势由32%提高到46%.此外,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中等活力和高活力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逐渐增强.中等活力种子经0.3T磁场处理15min,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几乎增加了一倍,高活力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增加了74%.磁场处理使中等活力马尾松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由0.20(U/(g·min))提高到0.79U/(g·min),却降低了高活力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Cd暴露对南方鲇氧化应激及脑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体染毒法研究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Cd暴露0、7、14d时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金属硫蛋白(MT)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血液中血红蛋白(Hb)含量、脑中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实验设置1个对照组和4个不同Cd含量(0.015、0.06、0.24、0.96 mg·L-1)的处理组。结果显示,Hb含量和AChE活性先显著性降低(p<0.05)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T-AOC水平和MT含量的变化为随Cd含量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而显著性升高和增加(p<0.05);MDA含量在暴露14d时显著性降低(p<0.05)。研究提示,AChE活性和Hb含量先受到Cd暴露影响,而南方鲇通过肝脏增加合成MT、提高T-AOC水平来对抗Cd的毒害;较长时间的Cd暴露使肝脏MDA含量降低,同时合成MT的能力和T-AOC水平明显升高,表现出"毒物兴奋效应";南方鲇可通过调节体内生理功能使之应对环境中一定范围的Cd污染胁迫。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磁感应强度对短程硝化系统的影响机制,构建磁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对比磁感应强度对短程硝化过程氮转化的影响规律,并通过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磁场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对短程硝化过程有显著影响,在磁感应强度为10、 15 mT的磁场作用下,氨氮去除率低于无磁场对照组的;在磁感应强度为5、 10 mT的磁场作用下,所构建反应器的亚硝态氮累积率高于无磁场对照组的;磁场对所构建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基因相对含量产生影响,当磁感应强度为5 mT时,OLB8菌群、亚硝酸盐氧化酶的相对丰度减小,氨单加氧酶和羟胺脱氢酶的相对丰度增大,亚硝态氮累积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四个强度和时间的恒定磁场对紫皮洋葱鳞茎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以1500GS、20分钟的发芽率最低(即抑制洋葱鳞茎发芽效果最好),在磁处理后60天时,其发芽率为28.07%,比CK低21.05%.不同磁场强度和处理时间对洋葱鳞茎总淀粉酶活性,IAA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以1500GS、20分钟的总淀粉酶活性最低,IAA氧化酶活性最高,从而对洋葱鳞茎的发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1500GS、20分钟的发芽率最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磁场处理土壤对油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室外盆载试验的方法,将土壤磁效应与生物磁效应相结合,研究了磁处理土壤对油菜苗期、生长中期和成熟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处理土壤提高油菜SOD、CAT的活性,而MDA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硝酸铈对大白鼠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SD成年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150mg/kg的硝酸铈,分别于3,6,12,24,48h后处死,测定其脑、肌肉组织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脑、肌肉受硝酸铈影响有相似的规律.在注射初期,酶活性显著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又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0.
比较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在电磁学教学中,通过对静电场与磁场的比较,揭示出两种场的本质和区别,并且运用比较方法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尤其在期末总复习课上运用,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开拓学生思维,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磁场条件下研究了Nu—Fe—B静磁场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反应动力学参数及二级结构的影响.采用磁场强度为0.15T、0.30T、0.45T的静磁场分别处理过氧化氢酶溶液,以曝磁时间为参数,对酶的活性、反应动力学参数、二级结构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样相比,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大,当作用时间为1h时,活性最大.3个磁场下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了18.2%、23.5%和25.8%;用不同的磁场对过氧化氢酶溶液分别作用1h,与对照样相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Km值从0.02785mol/L增加到0.08724mol/L,Vm值从0.03597mol/(L·min)增加到0.09511mol/(L·min);同时,圆二色光谱测定结果表明磁场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的二级结构也发生变化,这可能是由于磁场对过氧化氢酶辅酶中的Fe^3+影响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磁场影响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丹麦Novo公司测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SweetzymeT)活力的反应体系 ,用半胱氨酸 -咔唑法评价酶的活性 ,研究了磁场在不同条件下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发现 :在不同磁化时间、温度、磁场强度和pH条件下磁化底物 ,使其活性增加可达 2 8 6 % ,并且具有可逆性 ,但磁化固定化酶或磁场作用于酶—底物反应体系 ,未见酶活力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水体中Cr6+(0.5,1.0,2.0,4.0,8.0 mg/L)胁迫1,3,5,7,9 d后对拟穴青蟹鳃、肌肉和肝胰腺中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以未添加Cr6+的自然海水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Cr6+胁迫1 d后拟穴青蟹鳃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胰腺、肌肉中ACP活性升高不显著(p0.05),Cr6+胁迫9 d后,2.0,4.0,8.0mg/L Cr6+浓度组拟穴青蟹肝胰腺中ACP活性显著降低(p0.05).5 d后不同Cr6+浓度组拟穴青蟹鳃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一直显著升高(p0.05),胁迫9 d后,0.5,1.0,2.0 mg/L Cr6+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4.0,8.0 mg/L Cr6+浓度组鳃中AKP活性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4.0,8.0 mg/L Cr6+浓度组肝胰腺、肌肉中AKP活性在Cr6+胁迫1 d后显著升高(p0.05).Cr6+胁迫显著影响拟穴青蟹生理生化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CP慢性染毒对大鼠脑皮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将1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花生油)、低剂量组(40 mg/kg CP)、中剂量组(80 mg/kg CP)和高剂量组(160mg/kg CP),每组30只.灌胃给药28次,每日1次,共28d,每日观察动物症状.给药14d、28d和给药结束后7d各组分...  相似文献   

15.
以中华稻蝗为研究对象,以狗尾草、小麦、晋稻8号、晋稻9号、旱稻297号为寄主植物,测定了饲喂不同寄主植物后中华稻蝗1-5龄若虫的酯酶活性.结果表明,饲喂不同寄主植物后,中华稻蝗各龄期若虫酯酶比活性均是狗尾草组最低,晋稻9号组最高,且两者差异显著,晋稻9号组的活性是狗尾草组的1.65-2.22倍,推测晋稻9号可能有某种特殊的物质,对中华稻蝗若虫酯酶的诱导作用较强.研究结果还显示,无论饲喂何种寄主植物,中华稻蝗若虫酯酶比活性均表现为随着龄期的增长,活性逐渐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α-NA、α-NB为底物测定了经狗尾草、水稻、小麦三种不同寄主植物饲喂1 d、3 d和5 d后中华稻蝗四龄若虫雌、雄虫的酯酶比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中华稻蝗四龄若虫的酯酶有诱导作用,且水稻组酯酶比活性显著高于狗尾草组和小麦组.以α-NA为底物测定酯酶活性,喂食1d后,水稻组雌、雄虫酯酶比活力分别是狗尾草组、小麦组的1.35、2.00倍和1.44、1.63倍.喂食3 d后,水稻组雌、雄虫酯酶比活力分别是狗尾草组、小麦组的1.40、1.67倍和1.62、1.43倍.喂食5 d后,雌虫酯酶比活力水稻组分别是狗尾草组、小麦组的1.63、2.00倍,雄虫酯酶比活力水稻组分别是狗尾草组、小麦组的2.00、1.71倍.上述结果可能与不同寄主植物所含的次生代谢物质对酯酶的诱导作用有关,且在三种寄主植物中水稻的诱导作用最强.饲喂同一寄主植物1 d、3 d 和5 d后,害虫体内酯酶比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总体趋势是饲喂1d后的酯酶比活性稍高于饲喂3 d和5 d后的,这可能是害虫在饥饿后进食的应激反应所造成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寄主植物诱导后中华稻蝗体内酯酶对不同底物的水解能力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用高浓度CO2气体胁迫处理药材甲Stegobium paniceum(L.)成虫及离体羧酸酯酶,通过终点法测定酶活性及其动力学参数变化,分析气调胁迫对羧酸酯酶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处理6,9,12h,羧酸醋酶比活力分别为0.412mmol/(mg&#183;min)、0.439mmol/(mg&#183;min)、0.418mmol/(mg&#183;min),与对照0.358mmol/(mg&#183;min)相比,分别升高了14.96%,22.58%,16.69%,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处理时间延长至15h,比活力降低了2.73%.羧酸醋酶酶液经持续通人高浓度CO2于37℃水液中离体处理10min,比活力显著降低.离体处理亦导致羧酸酯酶动力学参数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8.
深入研究桉树高代次连栽对林下植物、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对科学了解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压力,防范外来植物入侵风险和土壤质量退化,保持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桉树低代次(第1~2代)、中代次(第3~4代)和高代次(第5~6代)连栽林分为对象,比较研究桉树高代次连栽对林下植物、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林下植物种类和功能群组成均发生显著变化,低代次林分林下以乡土木本植物红背山麻杆、木姜子和白背桐为优势种,乡土木本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占67.46%;在中代次林分中,以乡土草本植物小花露籽草和蔓生莠竹占绝对优势,乡土草本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占78.69%;进入高连栽代数,则以入侵植物鬼针草、飞机草和阔叶丰花草占优势,入侵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占86.25%。研究发现,中、高代次连栽林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等8种肥力指标及土壤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脲酶、β-1,4-葡糖苷酶、N-乙酰-β氨基葡糖苷酶等6种酶活性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表明,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8个土壤肥力指标和5种酶活性(土壤酸性磷酸酶除外)指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除土壤酸性磷酸酶外,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β-1,4-葡糖苷酶和N-乙酰-β-氨基葡糖苷酶均与土壤肥力指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桉树高代次连栽导致林下乡土植物种类和功能群组成的显著改变,引起土壤肥力和酶活性降低,导致严重的外来植物入侵。  相似文献   

19.
在连铸结晶器内对钢水流动状态进行制动的模拟装置上,利用测逮传感器测定了有、无恒稳磁场作用下液态金属的运动速度,并根据电磁流体力学理论,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制动前后的液态金属运动速度二维求解。  相似文献   

20.
针灸穴位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均是肩周炎的保守治疗方式。通过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和针灸组(针刺肩髃、肩髎、肩前穴),并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将每组分为轻、中、重度疼痛3个亚组,旨在比较2种治疗方式对不同疼痛程度肩周炎的疗效。指标包括:VAS、Constant肩关节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等。结果显示:轻、中度疼痛者中的VAS、Constant评分未见组间差异,但针灸组的ROM更大;重度疼痛者中,针灸组的VAS高于对照组,其Constant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ROM无组间差异。研究表明,轻中度疼痛的肩周炎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疗效更佳,而重度疼痛的肩周炎患者采用NSAIDs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