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芦选一号”甘薯盆栽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甘薯愈伤组织诱导和扩繁体系,并以从叶片诱导产生的均匀一致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SOD、POD、CAT活性的影响,从而在细胞水平上探讨甘薯抵御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干旱胁迫下,甘薯愈伤组织的膜透性显著增大;中度和重度胁迫下,SOD活性升高;不同胁迫程度处理下,POD活性普遍下降;中度和重度胁迫下,CAT活性普遍升高;不同胁迫程度处理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普遍升高.  相似文献   

2.
冬季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细胞膜的伤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冬季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细胞膜的影响,选取长叶竹柏的2龄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海拔的低温胁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胁迫下,细胞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细胞质膜的结构和功能受刭损伤,从而导致了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电解质外渗,电导率增大.同时,SOD,CAT和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测定表明,零上低温胁迫不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部分原因可能是SOD,CAT和POD活性的协调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马齿苋与小白菜在采后贮藏期间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贮藏期间马齿苋与小白菜植株的呼吸速率、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保护酶(SOD、CAT)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叶片的水解酶(淀粉酶.蛋白酶)活性、POD活性、膜脂过氧化水平、质膜透性和脂肪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根据上述指标,分析比较了马齿苋与小白菜果后代谢变化的稳定性及衰败进程的差异,证明野菜马齿苋具有较强的保鲜耐贮力.  相似文献   

4.
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膜代谢及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不同光强下的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Taxus cv.Hicksii)为材料,并以自然光作为对照,探讨了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膜代谢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层遮荫较对照提高了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抗氧化物质ASA(ascorbic acid抗坏血酸)的含量,降低了O2.-产生速率、MDA(malondialdehyde 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从而使膜脂过氧化维持在一定水平。而二层遮荫下的叶片CAT活性较对照明显增强,但由于SOD、POD酶活性及ASA含量均较对照降低,而使O2.-产生速率、MDA含量上升,细胞膜相对透性有所增加。结果表明,一层遮荫(50.0%的透光率)提高了曼地亚红豆杉清除活性氧的能力,是曼地亚红豆杉在重庆低海拔地区种植的最适宜的光环境。  相似文献   

5.
对栽培品种大旺山楂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并分别用200 mg/L GA3和ABA处理层积后的种子,测定层积不同阶段和激素处理种子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大旺山楂种子休眠期长,正常采收的成熟种子层积一个冬天难以解除休眠。层积处理使山楂种子的细胞膜透性增加,呼吸加强,SOD和CAT活性增加,POD,G6PDH和PAL活性降低,总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GA3处理促进种子萌发,并使种子CAT,SOD,POD,G6PDH和PAL活性降低,而ABA处理抑制种子萌发,除了使SOD活性降低外,对其余各酶的影响与GA3的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6.
以酸枣水培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CaCl2对NaCl(200 mmol/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和根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酸枣叶片和根系胞质膜透性增大,MDA的积累增加,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根系SOD、CAT持续升高;营养液中加入CaCl2(10 mmol/L)后,与未施加外源CaCl2酸枣幼苗相比,叶片和根系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不同程度提高。可见外源CaCl2可通过促进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减缓NaCl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从而增强对NaCl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黄化苗转绿过程中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叶绿素、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SOD、POD、CA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见光初期,黄化苗的所有生理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在见光后明显上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CAT活性等指标先升高后降低,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以及POD、SOD活性等指标则先降低后升高,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苦楝叶乙醇提取物对水葫芦叶片伤害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抗性生理的分析测定技术,研究了苦楝叶乙醇提取物对水葫芦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楝叶乙醇提取物使水葫芦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膜脂过氧化加强,MDA含量上升,叶片的POD、APX和CAT的活性均较对照降低.说明水葫芦叶乙醇提取物具有防治空心莲子草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苦楝叶乙醇提取物对水葫芦叶片伤害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抗性生理的分析测定技术,研究了苦楝叶乙醇提取物对水葫芦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楝叶乙醇提取物使水葫芦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膜脂过氧化加强,MDA含量上升,叶片的POD、APX和CAT的活性均较对照降低。说明水葫芦叶乙醇提取物具有防治空心莲子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锗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的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锗(GeO2)对组培铁皮石斛原球茎的鲜重、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保护酶系统(SOD,CAT,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GeO2(5.00mg/L)能够显著增加铁皮石斛原球茎的鲜重,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使SOD、CAT活性明显升高,而POD的活性则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培养基中添加5.00mg/L的锗时,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的生长是有明显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低温驯化对锯缘青蟹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不同低温驯化的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鳃,肝胰腺和肌肉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个驯化温度下鳃和肌肉中可溶性蛋白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下降,但仅肌肉可溶性蛋白在15℃组显著高于27℃组(p<0.05),其它与27℃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胰腺可溶性蛋白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在5℃和10℃驯化组显著高于27℃组(p<0.01或p<0.05),15℃驯化组也高于27℃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温驯化下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中可溶性糖含量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鳃和肌肉可溶性糖在15℃驯化组显著高于27℃组(p<0.01),其它与27℃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胰腺在15℃驯化组也高于27℃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5℃和10℃驯化组却显著低于27℃组(p<0.01或p<0.05).结果表明,鳃和肌肉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及肝胰腺中可溶性糖在15℃驯化下增加是对低温的的一种积极适应;随着驯化温度的降低而下降,是由于较低温度下蛋白质和糖在生理代谢中大量消耗所致.而肝胰腺中可溶性蛋白却显示出与鳃和肌肉不同的变化,这是由于不同器官、组织执行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调控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2.
丸粒化土壤对中华羊茅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配方的丸粒化土壤为生长基质,分别测定了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幼苗期的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结果表明,以丸粒化土壤为培养基质的中华羊茅幼苗时期的生理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提高幅度较大,可溶性糖含量升高42.9%,淀粉升高14.6%,可溶性蛋白质升高39.9%,综合评价后认为:丸粒化土壤更有利于中华羊茅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芦苇盐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研究了盐胁迫下芦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芦苇游离脯氨酸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和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然后随胁迫时间延长和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游离脯氨酸是芦苇在盐胁迫下起主要作用的渗透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14.
不同盐碱化草甸羊草越冬根茎中可溶性糖和蛋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嫩平原不同盐碱化草甸的羊草越冬根茎中果糖、蔗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越冬根茎中有机物质与土壤pH值、电导率及7月中旬时羊草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羊草越冬根茎中的果糖、蔗糖及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土壤中盐碱度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pH值和盐度的逐渐升高,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果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羊草越冬根茎中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与7月中旬时羊草的密度和高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反应条件对聚苯胺—邻甲氧基苯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邻甲氧基苯胺与苯胺共聚能有效提高聚苯 溶解性和可加工性,所得的聚苯胺-邻甲氧基苯胺具有很好的电致变色性,通过考查单体摩尔配比、单体浓度、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酸度对聚苯胺-邻甲氧基苯胺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在苯胺与邻甲氧基苯胺摩尔配比为3:1时,制得溶解性和电致变色性都很好且产率较高的聚苯胺-邻甲氧基苯胺的较佳合成反应条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各聚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可溶性糖,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麦芽糖、乳糖等,对以它们和丙酮为底物的B—Z反应受ATP干扰进行研究.ATP的加入总的结果是延缓了反应的进行,即使振荡反应诱导期增长,周期变大.对这些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可由FKN机理以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群G的一个子群H称为可补的,如果存在G的一个子群T满足G=HT.利用可补子群研究了有限可解群的户超可解性.特别地,给出了可解群为户超可解群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宁夏区内5种牧草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蒽酮比色法对豆科5种牧草营养期组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在营 养期,同一牧草的不同器官内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即叶部>茎部>根部;不同牧草间可溶性糖和 淀粉的含量也存在差异,即紫花苜蓿>胡枝子>沙打旺>柠条>羊柴.  相似文献   

19.
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可溶性聚酰亚胺BTDA-DMMDA在N-甲基-2-吡咯烷酮(NMP)及不同体积比NMP/甲苯混和溶剂中的电化学行为,发现溶剂对BTDA-DMMDA的电化学性质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耐多菌灵木霉菌株的可溶性蛋白电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筛选获得的耐多菌灵的木霉菌株,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发现:耐药性菌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菌株增加,而且在Rf=0.873处出现较强的特征性条带,说明该处的基因表达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