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六维腕力传感器(HUST-F56)检测力信号,并通过将力信号转变成机械手的位置调整量的方法,在五关节机器Movemaster-EX上实现了顺应性跟踪控制(零力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算法简单实用,控制效果良好,且无需测量机械手的开环刚度。对控制参数稍加改变,便可以完成插轴入孔的装配作业。本控制系统用一台386微型机作为控制主机,并采用C语言编制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2.
力/位置混合控制的新型机器人装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研制的一种适用于一般销孔零件装置的机器人末端微操作器。该操作器具有力觉功能和5自由度,采用主被动混合方式,与PUMA562机器人组成宏-微操作系统,可由一台IBM-PC机控制,成功地完成零件配作业,并能对不同的装配策略的方案进行实验评价。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多指手的位置——力混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一类机器人多指手的动力学模型的特点,针对这类机器人多指手在运动和抓握2个过程中动力学特性有很大差异的特点,提出了1种切实可地的位置-力混合控制方案,并成功的应用于北京科技大学双拇指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机械手的鲁棒性稳定跟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工业机器人机械手提出了一种稳定跟踪控制法.这种控制方法由前馈控制器、反馈控制器组成.前馈控制根据期望轨线用计算力矩法得到;反馈控制由线性PID控制项和非线性PD控制项组成,这种控制方法能使跟踪误差逐渐趋近于零.最后,给出了PUMA560机器人的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此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的自适应分散跟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散控制策略,用于不确定性机器人的轨迹跟踪,该控制器结构简单,而且无需计算回归矩阵,通过对二自由度的机器人的仿真,证明该方法能使跟踪误差快速趋近于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打磨过程中打磨控制系统存在扰动问题,设计了一种机器人力控末端执行器,并提出了一种机器人主动柔顺恒力打磨自抗扰模糊变阻抗控制方法.所提方法的内环控制采用模糊变阻抗控制器,外环控制采用自抗扰打磨控制器.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提方法的跟踪误差收敛为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内环控制相同情况下,与外环控制为PID控制器相比,所提出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恒力打磨自抗扰模糊变阻抗控制方法减小了打磨过程中的力跟踪误差和位置超调量,提高了机器人打磨力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实现机器人柔顺恒力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器人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D型迭代学习控制律,给出迭代学习控制算法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该控制律除了利用机器人的关节位置及关节速度信息外,还引入了机器人的关节角加速度.利用控制律中的机器人关节角加速度构成的学习律在二关节操作臂上进行试验并且与D类学习律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大大提高学习速度,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操作臂的解耦跟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Taylor级数展开的直接驱动型机器人操作臂的轨迹解耦跟踪控制方法,利用Taylor级数对系统的逆动力学进行动态线性化和预测,并在相平面内设计控制器,可大大提高闭环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建筑领域幕墙安装过程中所面临的幕墙质量变化、接触环境改变以及机器人动力学参数漂移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阻抗模型和自适应补偿的机器人位置/力混合控制方法。分析了幕墙受力,建立了幕墙与环境之间的接触力模型,获得了机器人-幕墙-接触环境的综合动力学方程;为解决幕墙与环境接触时的力控制问题,在设计控制器时建立了幕墙位置与接触力之间的阻抗关系,同时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构造了自适应控制器来补偿未知不确定项,使幕墙轨迹跟踪阻抗外环生成的参考轨迹。对不同任务时的幕墙安装过程进行多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均能实现高精度的幕墙位置跟踪,误差精度小于0.2 mm,同时可以使幕墙与环境之间有稳定的接触力,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3-PPSR并联机器人加入大长径比柔性铰链和与外界环境接触产生形变的问题,在控制端提出了基于位置阻抗控制的主动柔顺控制策略。该方法在柔性并联机器人与外界环境对象的等效作用模型和基于位置的阻抗控制模型基础上,引入外界环境作用力和结合系统的力跟踪模型,通过调整初始参考位置控制模型的稳态误差实现基于位置的外力跟踪控制。采用Lyapunov稳定模型和能量方程,在未知环境变量条件下通过力偏差直接控制目标位置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实现自适应的力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位置的外力控制精度可以达到±0.05N,应用自适应控制精度可以达到±0.1N,3-PPSR柔性并联机器人的末端的接触力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使用矩阵代数理论研究了受限机器人系统的力与关节的hybrid控制问题,导出了一种新的力与关节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类带有不确定性的互联机器人系统,利用Lyapunov方法,设计了一个非线性鲁棒跟踪控制器.这个控制器能够保证被控互联机器人系统的位置向量与速度向量渐近地跟踪已知的轨迹.最后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移动机器人的基本硬件组成,基于预测控制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参考路径产生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根据对机器人的运动预测,提前实现相应的控制动作,能在2~3个控制周期内准确逼近参考路径,且不存在一般反馈控制器的振荡问题,能够完成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的智能控制。实验表明:此控制方法可保证移动机器人沿各种参考路径行走且具有理想的鲁棒性。该技术也可应用到实用自主车的自动导航。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由Movemaster-EX机器人和HUST-FS6腕力传感器组成的力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接触物体和腕力传感器刚度、力反馈矩阵、库仑摩擦以及间隙非线性对整个力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引入力的微分反馈有助于增强力控系统的稳定性,用单关节机器人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物体综合刚度、力反馈矩阵、库仑摩擦和间隙非线性对力控系统影响很大;引入力微分反馈能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并串联复合机器人的一种鲁棒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种由3自由度平动并联机构和放大机构组成的新型并串联复合机器人.为了减小负载变化以及机构参数变化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对3自由度并串联复合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Lyapunov方法的鲁棒控制器,并证明了这种鲁棒控制器能够保证事实稳定.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明显改善机器人的轨迹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一种新误差模型的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离散化. 针对大初始偏差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误差模型,设计了2个基于人工驾驶思想的模糊控制器. 角速度控制器用距离误差和角度误差作为控制量,加速度控制器用距离误差作为控制量,同时对角速度和加速度进行控制以实现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 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四足机器人在对角小跑(Trot)步态下的行走稳定性,并减小控制策略的复杂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模型的四足机器人控制策略;将四足机器人控制策略分为支撑相及机身运动控制、摆动腿相运动控制及足端轨迹规划三部分;在Trot步态下行走时支撑相中存在的前后对角支撑足,在分析四足机器人支撑足受力情况后,并添加相关的约束条件,实现了四足机器人足端力及力矩可控;并通过在四足机器人机身的质心位置添加相应的虚拟弹簧阻尼组件,实现了四足机器人姿态和高度控制;通过在摆动腿足端实际位置与环境之间添加虚拟的弹簧阻尼组件并结合足端轨迹规划实现了四足机器人柔顺行走以及足端轨迹跟踪精确性;通过Matlab和CoppeliaSim建立联合对比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一类机器人多指手的动力学模型的特点,针对这类机器人多指手在运动和抓握2个过程中动力学特性有根大差异的特点,提出了1种切实可行的位置─力混合控制方案,并成功的应用于北京科技大学双拇指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轮式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这一典型控制任务,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规则的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等速趋近律,利用连续函数代替符号函数获得切换控制律,最后运用Lyapunov理论证明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有效的跟踪机器人的参考轨迹,还能有效的减少在控制中的抖振现象。即使存在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也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20.
四足机器人对角小跑直线步行的虚拟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用虚拟模型控制技术实现四足步行机器人的对角小跑直线步行,在阐述虚拟模型概念的基础上,推导了JTUWM-Ⅲ四足机器人对角支撑和四足支撑的虚拟模型,实现了对小角小跑步态,机体步行速度为0.2km/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