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源县铜厂河铅锌矿,以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出和矿体小、硫铁—铅锌共生为特征。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三岩性段(Z2d3)中,矿体的产出部位集中于正断层及层间破碎带内,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控制。通过对铜厂河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并与邻近矿区对比,认为该矿床为层控型沉积—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汝阳县金华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昕  包刚 《科技信息》2010,(35):294-294,301
通过对金华铅锌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层、构造、矿石特征、以及控矿因素等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本区的矿体受构造破碎带蚀变带严格控制,属中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矿床,且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闹阳坪萤石矿床位于陕南泗王庙-平利成矿带东端,产于志留系竹溪群浅变质碎屑岩与加里东期碱性粗面岩接触带的顺层破碎带中。矿体规模厚大。在分析矿床地质背景、构造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该矿属交代(充填)型萤石矿床,找矿标志主要是接触带、断裂构造、围岩蚀变等。  相似文献   

4.
对塔卡提铅锌矿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成矿机制和成矿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塔卡提铅锌矿床位于西昆仑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构造带的远景区,区域上受西昆仑构造带和康西瓦构造带共同控制.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白云岩-砂岩接触层位及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呈层状或脉状;围岩主要为蚀变白云岩、碎屑砂岩;主要矿石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矿床类型与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类似.由于矿床处于西昆仑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构造带的远景区,铅锌矿床潜在资源量较大,同时区域上相同类型铅锌矿床较多,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5.
东昆仑大场金矿田扎家同哪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地质现象分析认为扎家同哪矿床为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与区域热流值升高驱动含矿热液沿构造破碎带充填有关.自矿体至围岩发育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含矿破碎带总体表现为浅部脆性变形,岩石多呈碎裂团块状,深部为韧性变形,破碎带与围岩界线不明显.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和黄铁矿等硫化物.扎家同哪金矿床以断层破碎带、土壤异常、围岩蚀变、砂金为主要的找矿标志.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认为矿区东部的阿棚鄂一也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矿床资源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滇西北核桃坪铅锌矿是保山地块内沿澜沧江断裂带发育的一个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和沙河厂组大理岩化灰岩及矽卡岩中,严格受近SN向的断裂带及层间破碎带控制。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与澜沧江老厂铅锌矿进行对比,对核桃坪铅锌矿形成的大地构造成因进行研究。大地构造位置,主成矿期铅同位素比值、物质来源等证据显示核桃坪矿床与老厂矿床具有相同的成因。根据老厂矿床的前人研究得出核桃坪铅锌矿床形成的机制为青藏高原的主碰撞期末,大规模走滑断裂的形成导致地壳重融、减薄,幔源岩浆沿走滑断裂侵入地壳与围岩交代蚀变成矿。  相似文献   

7.
滇西某铅锌矿属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的分析,认为矿床充水水源有大气降水、马桥河水和C1x岩溶水.充水通道有溶隙、裂隙、构造破碎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山防治水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华窑山钨矿处于塔里木板块东缘、星星峡-天仓隆起带中,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该矿床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赋存于敦煌岩群的碎裂硅化闪长岩和断层破碎蚀变带中。系统总结了华窑山钨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中高温热液型白钨矿床。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查干热各沟铜矿矿区的矿床成因,预测找矿前景,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及铜矿体的矿体特征、矿石特征、赋矿层位、空间展布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该区铜矿体主要沿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的内外接触带分布,赋存于超基性岩体、火山岩及断层破碎带内的后期硅质脉体中,受超基性岩体、火山岩及断层破碎带控制,超基性岩体中主要形成岩浆熔离贯入型铜矿,细碧岩及附近断层破碎带内主要形成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铜矿,其成因类型有岩浆熔离贯入型和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根据矿床的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的分析,该矿区具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川滇黔接壤区铅锌矿产主要分布在石炭系地层中,其中石炭系地层中的矿床数占已发现矿床的45.77%.通过研究可知,铅锌矿的赋矿层位主要为下石炭统摆佐组和大塘组和中石炭统黄龙群中.通过对本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的分析可知,石炭系仍主要为海相稳定相的沉积.在矿源层形成过程中,生长断裂(同沉积断裂)起着重要作用,造成了铅锌矿产地及成型的铅锌矿床主要局限于凹陷带内,并受其控制,因此,沉积过程中铅锌矿的富集受到了古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青海省大场金矿区地质特征(包括区域背景、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其赋存于厚度巨大的三叠纪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岩中,金矿体受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的严格控制。探讨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并研究了成矿模式,分析了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2.
周正华  杜厚军 《广东科技》2012,21(23):172-173,160
分析了四川省白玉县夏囊沟铜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指出区内NW向构造为导矿、容矿构造,矿体的产出严格受NNW向断裂构造控制。研究结果表明:NNW向断裂构造带、晚三叠统勉戈组上段岩层等是在该区寻找类似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四川省白玉县夏囊沟铜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指出区内NW向构造为导矿、容矿构造,矿体的产出严格受NNW向断裂构造控制.研究结果表明:NNW向断裂构造带、晚三叠统勉戈组上段岩层等是在该区寻找类似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地处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赋矿层位为二叠系沙子坡组白云岩.地层受构造作用影响较为破碎,仅为该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的运输和容矿空间.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东山地区铅锌矿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区域地质,地质特征,矿体及矿石特征等,通过对硫、碳、氧同位素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该地区铅锌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环境,认为东山铅锌矿施甸县铅锌矿床属于碳酸岩型沉积~热液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天台县蟹渚矿床位于天台火山构造洼地和赤峰山火山穹窿的结合部位,萤石矿主要位于北西、北东东向的断裂破碎带中,控矿围岩为晚侏罗世西山头组,矿石类型主要以石英—萤石型、萤石—石英型为主,矿床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由于萤石与石英密切共生,地表上的硅帽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胡昌松 《广东科技》2014,(12):133-134
渝东南地区铅锌矿床赋存于早寒武世晚期至早奥陶世早期碳酸盐地层中。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且具多层性,局部可切层,少数呈脉状。其产出受岩石的原生孔隙和容矿层内构造如虚脱-滑动空间、破碎带及裂隙系统等多因素控制。深大断裂带可能为主要导矿构造。容矿层不是矿源层,铅锌矿不存在同生沉积特征或痕迹。矿质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建造以下的一大套碎屑岩建造,部分来自深部和造山带。矿床无围岩蚀变则无铅锌矿化,矿化富集强度与多类型围岩蚀变强度及层内构造空间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对比湘西北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对重庆渝东南地区铅锌矿地质资料进行了总结,对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台州市大寺基银铅锌矿矿区的地质概况、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得出大寺基银铅锌矿是火山热液形成中低温热液及构造类型矿床,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并且根据燕山晚期火山活动的特点总结了找矿标志和预测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西和县邓家山铅锌矿是位于西成铅锌矿田西部的大型铅锌矿。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腹地,属扬子板块北缘中秦岭海西褶皱带,南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初步总结了邓家山铅锌矿的主要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严格受地层(泥盆系中统西汉水组下部D2x2-2)、岩性(碳酸盐岩)及构造(倒转背斜北翼的走向断裂)控制,分析了控矿条件,并总结了围岩蚀变特征,矿区围岩蚀变有硅化、白云岩化、铁白云石化、方解石化、黄铁矿化等。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主要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矿床围岩蚀变类型、特征与铅锌矿化的关系密切。通过以上分析,以便较好地指导矿山外围及深部探矿工程的布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云南ZC金矿矿床及其外围地质背景、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该金矿北部仍存在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分析含金矿化带的蚀变特点,发现金与黄铁矿伴生关系密切。通过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金、汞、锑、砷等多元素伴生关系密切。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方法圈出了多个地球化学异常浓集中心;根据含金破碎带具有明显低阻高极化特点,利用大功率激发极化法对有利部位进行详查,根据激电异常特征,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确定了两个重要异常带,为探矿工程布置提供了物化探依据。最后总结了该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西藏纳多弄热液脉型铅锌矿床重磁异常特征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解释了重磁异常的地质原因,推断矿(化)体的赋存位置和控矿构造的空间特点,为利用磁测方法间接寻找铅锌矿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