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近10年里出现的新的研究取向之一。通过分析传统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心理学对它的意义,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较之于传统心理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积极心理学重在强调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积极的自我体验。本文将重点研究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培养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大学生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以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这种教育极大地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要求。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连续发生了多起命案,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欠佳。积极人格的培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高校应在积极心理学理论背景下把增进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良好交往等心理品质作为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不断深化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要进行对应调整,各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断产生和出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理念也要进行跟进式调整。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积极心理学可以成为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上的一个新理念。本文将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晓霞 《科技资讯》2014,(30):194-194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兴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思潮,与传统心理学关注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不同,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合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开展中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拓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推动中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沿袭以往病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模式,把重点放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不利于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潜质。近年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思潮,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存在着指导思想"问题"化、课程体系不完整、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从而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将塑造积极人格作为教学目的,使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构建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并将学生的主观体验作为检验课程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邓宏涛 《科技资讯》2009,(30):228-228
心理健康与否对大学生的成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据调查许多在校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本文拟从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等方面,积极探讨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运用对高校做好贫困生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应强化“人文关怀”的组织理念。  相似文献   

11.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以提高高职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预防性、补救性三种功能,探索构建了高职院校“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坚持一个中心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建好两支师资队伍”: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完善三级工作平台”:院级心理中心、系部心理辅导站和学生心理健康组织;“抓好四个教育阵地”:课堂教学、日常教育、学生活动和心理咨询;“凸现五个工作亮点”:数字宣传、心理普测、危机干预、特殊群体、教研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实践经验,心理素质脆弱,当生活和学业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引发心理疾患。如自卑心理、抑郁心理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但直接影响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还会对集体和团队产生消极的影响。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兼职心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银 《科技信息》2010,(35):J0242-J0242,J0248
高校兼职心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其自身的心理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作为心理辅导员,要做好角色定位,学会自我调适,保持健康心理,才会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心理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生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符合现代医学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也符合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件》的规定。通过健康教育课,授予学生身心保健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适应和应变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本文对我院健康教育课12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以前未受过健康教育,被调查者一致认为开设健康教育课很有必要;开设健康教育课,学生认为受益匪浅,要求增加健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具体表现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实现从适应向积极的转变;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注重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增强教育效果;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更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本文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含义以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策,从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及时调整大学新生角色转换过程中产生的负性心理,对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和实现角色顺利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新生负性心理调整是一个抑制、消除负性心理,以及产生、强化正性心理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受到新生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新生外部因素如教育者、校园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新生负性心理调整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生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以期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林文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75-178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焦点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就业心理问题,如从众心理、挫折心理、自卑心理、急功近利心理、焦躁心理、妒忌心理等。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转变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观念,丰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等为研究对象,培养、发掘积极的心理品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体验积极情绪、建构积极人格、塑造积极行为,以便远离心理疾病,更好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