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浅析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其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区的雷灾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建设。分析了农村防雷现状及造成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原因,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及国家相关防雷技术规范、应急管理办法,提出了农村雷电防护管理应编制农村防雷技术实施细则、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设防雷安全示范村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雷电多发季节,农村雷电灾害频繁的出现,对农村的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农村雷电灾害应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全面开展雷电灾害的预防工作是现今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农村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建省雷电活动规律的研究,雷电灾害的统计,分析农村地区雷击伤亡多发的原因,提出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防雷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杨伟丽 《石河子科技》2011,(6):24-25,32
我国是雷电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一直是雷电防御的弱势群体,农村是雷电灾害高发地区,也是雷电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地区。本文从农村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因素两方面出发,通过对农村雷灾原因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防御措施与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和减轻农村雷电灾害的危害,从而起到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下,乡镇经济、村落经济发展迅速,由雷电灾害诱发的各类损失却持续加重,防雷工作无明显改善。在总结分析江西省农村雷击事故频发原因的基础上,从实例分析的角度,以吉安市泉塘村小学和村委会为建筑典型,通过现场防雷现状实地调研,分析当地雷电活动时空特性,并利用先进的预警防雷技术进行防雷工程的改进,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的关键举措。为农村地区防雷工作的深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层面降低了农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从农村缺乏防雷科普知识,农房建设未考虑防雷因素,农村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防雷不合格这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成因,根据雷电灾害的成因结合雷电学原理和参照目家防雷技术规范,提出了适合农村实际,通俗易懂,经济有效的防雷技术。  相似文献   

7.
雷电的成因、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文 《科技信息》2009,(14):356-357
每年的春季到秋季,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都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雷电灾害的多发季节。雷电灾害给生产、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本文介绍雷电形成的原因、雷电的危害以及对雷电灾害的预防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对于保护建筑、电气设备、人们的生命乃至家用电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实际,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对农村建筑物的特点进行调查统计,对农村建筑物雷电灾害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本着安全、简易、高效的原则根据不同雷电灾害类型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每年4~9月是华南地区雷电灾害的多发季节,雷电灾害给人民带来生命安全威胁和财产损失.本文介绍雷电产生的原因,对施工机械的危害以及对雷电灾害的预防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对同行在施工过程中预防雷电灾害具有普遍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工作实践,对农村中小学校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调查统计,对农村中小学校的雷电灾害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施工,本着安全、适用、节约、高效的原则根据不同雷电灾害类型题材相应的对策及措施,为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山区高速公路雷电灾害的风险,以怀化高速洪江服务区为试点,选取周边2007-2016年的闪电数据,结合区内环境和天气系统,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服务区的雷电特征、雷电风险等级等.洪江服务区属多雷或强雷地带,雷电风险逐年递增,雷电的密度呈东多西少、强度呈西强东弱的趋势,特别是偏东和东北方位约200 m(服务区加油站附近)以远是大片的高雷区.西风带与东风波天气系统会对服务区雷电产生不同的影响.建议考虑服务区环境和雷电风险等级,按标准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测整改,加强偏东和东北方位的防雷设施建设,开展雷电灾害防护宣传等以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河池市雷电灾害现状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华静  娄永芳 《科技资讯》2014,12(19):178-179
利用河池市2007—2013年的雷电灾害事故统计,分析引起雷电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民众防雷安全意识淡薄、缺乏防雷科学知识和防雷设施不足,根据雷灾事故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次雷电灾害事件,根据现场勘查、走访、测量,利用当地气象台站实测资料、雷达探测资料、闪电监测资料确定了灾害点的雷电活动情况,通过对雷电灾害产生的热效应、机械效应、雷电反击和电磁感应的分析,确定本次灾害是一次雷电灾害.产生的原因是该建筑物没有雷电防护装置,当建筑物附近发生地闪时,电阻压降在树木与屋面边沿之间的电压差产生了雷电反击;雷电磁场在建筑物内部导线回路的开路最大感应电位击穿了开关面板和电子设备的主板,使电子设备受损.并据此提出雷电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4.
雷电是大气层的放电现象,由于其强大的能量,因此雷击带来的灾害非常严重。雷电灾害产生频繁,全球范围内每时每刻都有雷电灾害发生;涉及面广,其中人身伤亡事故屡见不鲜。因此了解一定的人身雷电防护知识可以避免或减少雷击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15.
揭阳市雷灾事故的原因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阳市位于粤东,属雷电高发区,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频繁发生,本文通过对1955~2008年雷灾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了揭阳市雷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御雷电灾害的三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新疆雷电(闪电)监测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了新疆2013~2018年4~9月雷电特征、雷电时间和空间分布、强度和陡度特征和雷电灾害特征。结果表明:新疆雷电(闪电)活动主要集中4~9月,7月最多;雷电(闪电)主要发生时段在14时至19时;正闪强度在20kA至50kA之间出现频率最高,负闪强度在10kA至30kA之间出现频率最高,雷电陡度分布主要在4kA/μs至8kA/μs之间;新疆城市雷电灾害主要是造成电子设备损坏,农村雷电灾害则造成人畜伤亡。该统计分析为新疆雷电的预警、评估及开展防雷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龙川县农村防雷现状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辉  郑细华  马强  李勇增 《广东科技》2010,19(4):109-109
随着我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大量增加和各类无线电设施、通讯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等现代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逐年增多,每年因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呈急剧上升趋势。本文针对我县农村防雷的现状,从农居建设的选址、外部防雷装置的建设、高大树木的处理、线路的防雷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和办法,并对增强农民的防雷意识,传输防雷信息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雷灾现场和环境情况的观察,结合天气情况和雷电观测资料,对一起农村雷灾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雷电击中大树产生的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是造成这起雷灾的主要原因。对于防雷安全形势比较严峻的农村,加强防雷设施建设、普及防雷科普知识和提高农民防雷安全意识显得益发重要。  相似文献   

19.
张潜玉 《创新科技》2014,(16):92-92
雷电灾害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主要在针对农村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做好农村防雷工作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雷电是大气电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雷电发生时伴有高电压、大电流和强电磁辐射,瞬间释放巨大能量,雷击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减少雷电灾害的影响,对雷电的监测、预警和灾害防御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该报告主要阐述雷电学科发展前景及雷电灾害防御展望。开展雷电综合监测业务是提高雷电预警、防护及机理认识的关键。福建省雷电学科发展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开展应用型业务技术研究,建立自然闪电观测试验基地,开展自然闪电精细化监测,研发融合多种观测资料的雷电临近预警关键技术,建立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模型等工作,全面提升雷电灾害防御的科技支撑能力,为雷电灾害防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