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胃蛋白酶对红豆蛋白的水解工艺.考察酶浓度、pH、温度、水解时间等因素对红豆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胃蛋白酶能够较好地水解红豆蛋白,其最佳水解工艺为:温度40℃、酶浓度7U/g干蛋白、pH1.5、水解时间4h,其最佳水解度为30.97%.  相似文献   

2.
超滤对苜蓿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超滤法从苜蓿可溶性蛋白酶解物中初步分离纯化抗氧化活性肽.考察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及料液质量浓度对超滤过程中膜通量的影响,并对超滤前后苜蓿可溶性蛋白酶解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氨基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3 000的聚砜膜对苜蓿可溶性蛋白酶解物进行超滤分离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操作压力0.35 Mpa、操作温度25 ℃、苜蓿可溶性蛋白酶解物质量浓度35 g/L;超滤有效地除去了料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 1 000~500,500~130及130以下的组分分别从21.85%,21.64%和4.91%提高到27.91%,30.83%和7.61%,其抗氧化活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蛋白为原料,利用微波加热和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制备单酶、双酶、三酶联合水解的大豆多肽,用葡聚糖G-50排阻色谱法进行分离检测,确定各级分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凝胶层析分析结果表明,三酶联合水解得到的大豆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主要在1 100 u以下,而双酶联合水解则在2 000 u以下,可见三酶联合水解效果优于双酶,更优于单酶.此外,物化特性研究表明,蛋白酶水解使得大豆蛋白溶解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等大大改变.大豆多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不受pH值的影响,且具有高浓度、低粘度的特点,以及良好的吸湿性、保湿性和热稳定性和强起泡能力.  相似文献   

4.
水解度对蚕蛹蛋白酶解物的物化特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蛋白质进行适度酶解是改善动植物蛋白原料的物化性质和提高其生理活性的常用方法.研究了水解度对蚕蛹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物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水解度对蚕蛹蛋白的还原力,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蚕蛹蛋白经适度酶解后溶解性得到显著改善,且水解度越大溶解性越好.蚕蛹蛋白经酶解后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均降低,但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增强,水解度增至5%时,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达到最高值,继续增大水解度,反而下降.蚕蛹蛋白经酶解后抗氧化性显著提高,水解度为5%时,还原力和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高,水解度为15%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高,继续增加水解度,抗氧化能力反而下降.这说明,对蛋白质原料进行酶解改性时,不能简单的追求高水解度,而应根据产品的要求控制合适的水解度,过度水解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氧化肽具有抑制自由基的生成作用,某些蛋白质通过酶解可获得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多肽.罗非鱼片加工下脚料中存在较多的鱼肉蛋白质,以此为原料,采用4种不同种类的蛋白酶水解罗非鱼下脚料蛋白,以清除超氧阴离子(O2-·)、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和油脂过氧自由基的能力为考察指标,探讨不同蛋白酶及不同酶解时间酶解产物的抗氧...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污泥热水解产物中四种重金属以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解过程中,Zn、Cu、Cd和Pb有84%~98%转移到固相中,并且在固相中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污泥水解液促进了大豆生长,污泥则对大豆生长表现出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豆活性多肽口服液的研制及其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大豆分离蛋白 ( SPI)和麦芽为主原料 ,采用复合蛋白酶水解制备活性肽口服液 ,并以大、小鼠为实验对象对产品进行了急性毒性和功能性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本产品外观及口感良好 ,质量稳定 ,食用安全 .与高脂对照组比较 ,给予多肽口服液的中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 ( TC)下降极显著 ( P<0 .0 1 ) ,高、低剂量组 TC下降显著 ( P<0 .0 5 ) ,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 DL- C)显著降低 ( P<0 .0 5 ) ,其中 TC分别下降35 .0 %、 5 1 .5 %和 47.0 %;L DL - C降低 37.6%、 5 4 .7%和 5 0 .2 %;同时对血清甘油三脂( TG)也有一定降低作用 ,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C)无影响 .提示活性肽口服液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取代度对硫酸酯化虎奶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一种真菌虎奶多糖(HNP)的硫酸酯化修饰,合成了取代度分别为0.39和0.55的两种硫酸酯化虎奶多糖S1-HNP和S2-HNP,讨论了S1-HNP和S2-HNP对Fe^2+-Vc致鼠肝线粒体TBARS含量增加的抑制作用对CCL4诱导的肝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及对CuSO4-Phen-Vc-H2O2-DNA体系中.OH导致的DNA损伤化学发光峰的抑制作用差异。结果表明,S1-HNP比S2-HN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山东威海海域采收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样品,利用乙醇浸提法对样品中的岩藻多糖粗品进行提取。采用透析的方法,制备分子质量小于1×104u的低分子质量岩藻多糖分离物。测定了不同分子质量岩藻多糖分离物的硫酸盐、糖醛酸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和比较了岩藻多糖粗提取物和分子质量小于1×104u的岩藻多糖的理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粗提物的硫酸盐和糖醛酸含量略高于低分子质量岩藻多糖,其中粗提物中硫酸盐质量分数高达36.50%。与岩藻多糖粗提物相比,低分子质量岩藻多糖具有更高的一级和二级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大豆多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生物可获得性,采用Alcalase蛋白酶催化大豆蛋白水解获得了3种水解程度不同的大豆多肽,再应用摸拟体外消化方法处理大豆蛋白及其水解产物,并进一步分析了摸拟消化前后大豆多肽结构、性质和ACE抑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3个大豆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16000,且水解度越高,TCA可溶性蛋白含量就越高;经过摸拟体外消化,大豆蛋白出现降解,其分子大小和性质与大豆多肽趋于一致,大豆多肽则进一步降解;3种大豆多肽的ACE抑制活性在经过摸拟体外消化后显著下降,大豆蛋白的ACE抑制活性则显著上升,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虽然Alcalase对大豆蛋白的酶促处理能够释放降血压肽,但经过模拟体外消化后其ACE抑制活性又会下降,而直接口服大豆蛋白有可能获得同样的降血压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催化乙醇法对蔗渣原料进行预处理,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预处理样品进行分析,然后进行酶解.结果表明:蔗渣原料经乙醇预处理后,有大量木质素溶出和半纤维素水解;预处理样品的相对结晶度提高了32.97%;蔗渣纤维表面碎化,细小纤维暴露出来,极大地提高了酶解效率;当温度为195℃、乙醇体积分数为40%、保温时间为30min时,蔗渣原料木素去除率为57.97%,此时100g蔗渣原料经此预处理所得预处理液中的木糖量为8.59g,占原料中总木糖的35.16%,预处理样经酶解,所得酶解液中葡萄糖含量为40.29g,占原料中总葡萄糖的92.15%;初步实现了蔗渣原料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逐步分离,同时得到大量乙醇木素;最优酶用量为10FPU/g(以每克固体浆料计),固液比为1∶40(g/mL).  相似文献   

12.
以粉碎、球磨、碱、酸预处理过的小麦秸秆粉为底物,利用瑞典产滴定微量量热仪测定了37℃时相同浓度的纤维素酶降解小麦秸秆的热功率一时间曲线,计算出酶降解反应的热效应.结果表明;4%氢氧化钠预处理的小麦秸秆粉酶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理化因子预处理对玉米芯糖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米芯为原料,以溶出还原糖量、总糖量为指标,探讨不同理化因子对玉米芯预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0.2%盐酸以固液比1∶10,在121℃蒸煮20 min,溶出还原糖、总糖量分别达到21.18%和29.70%.高温及延长时间更有助于溶出还原糖、总糖;NaOH预处理有利于溶出木聚糖但并不利于木聚糖水解;盐酸、硫酸预处理更有利于溶出还原糖,且盐酸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混凝/吸附预处理对超滤膜过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和吸附两种方法预处理模拟微污染地表水,研究了不同水样的污染物指标与超滤膜污染的关系,分析了颗粒物特性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吸附能够有效降低水中有机物浓度,但是对于浊度去除效果不明显;混凝对于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差,但能明显降低水中浊度. 混凝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膜通量,但吸附对膜通量没有影响. 不同水样的膜污染指数与浊度及溶解性有机物(DOC)的相关性拟合表明,膜污染指数与浊度性相关性较好,与DOC相关性较差,水中浊度物质是试验条件下膜污染的主要物质;0.01~1.20μm的胶体和颗粒物是造成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同时,浊度物质造成的膜污染指数具有良好的累积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微波处理、水浴加热、超声处理及高压均质对高温变性豆粕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微波处理和水浴加热对提高高温变性豆粕氮溶解指数效果明显,并对两种加热处理方式进行了正交L9(34)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微波(700 W)处理在pH 8.0,底物质量分数3%,时间5 min时氮溶解指数达到70.39%;加热处理高温变性豆粕的较佳条件为pH 8.0,反应时间90 min,底物质量分数为1%,其溶液氮溶解指数可达74.81%;但在较高底物质量分数(3%)下,加热处理高温变性豆粕的氮溶解指数只达到63.96%.微波处理后蛋白质的其他功能性要优于酶处理后的,因此微波加热处理高温变性豆粕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热碱解-水解联合工艺预处理剩余污泥,可以实现污泥快速破胞,释放污泥细胞中的有机物,促进水解过程物质的转化,也有利于回收剩余污泥中的碳源. 基于此优点,本研究考察了温度、pH、反应时间对剩余污泥热碱解破胞效果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热碱解条件. 比较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0~120h)下污泥水解过程中SCOD、挥发性脂肪酸(VFAs)、氮磷、蛋白质和糖类浓度的变化,分析了水解过程物质的转化情况. 结果表明,较高的pH(pH11)和较高的温度及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提高污泥破胞效果. 适宜的热碱解条件为:热碱解破胞温度为70℃、初始pH 11,反应时间1 h. 在该条件下,SCOD浓度可超过11500 mg/L,污泥溶胞率为44%. 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时,VFAs和SCOD浓度分别高于2400 mg/L和5800 mg/L. 研究发现热碱解-水解反应约120h达到平衡,此时蛋白质和糖类稳定在130 mg/L和190 mg/L左右,其中,氮磷主要以氨氮和PO43-形式存在,相应比例分别为89%和94%. 热碱解-水解联合工艺通过加速污泥破胞,释放胞内有机物,能够明显地促进污泥的水解,这为剩余污泥热碱解-水解预处理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脉冲电场对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表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高强脉冲电场(PEF)对大豆分离蛋白(SPI)溶液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高强脉冲电场对大豆分离蛋白溶液ξ电位、氨基酸种类和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场强的不断增强,10mg/L及20mg/L的SPI溶液的ξ电位绝对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前者的ξ电位值在场强为10kV/cm时为-27.60mV(其绝对值达到最大),后者的则在场强为20kV/cm时为-32.57mV(其绝对值达到最大),此规律与SPI溶液中带负电荷氨基酸与带正电荷氨基酸的差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SPI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脉冲场强的增强先增加,而后经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在较高场强下(25~35kV/cm)又有所降低.这说明脉冲电场处理对SPI溶液的作用机理在于:高强脉冲电场处理影响了氨基酸的极性和电负性,进而影响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到ξ电位和溶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treptoverticillium sp.CJ3033菌株发酵得到发酵液,经过滤、离心、冷冻浓缩、乙醇沉淀和冷冻干燥后,制得的谷氨酰胺转胺酶粗酶作用于大豆分离蛋白,利用物性分析仪研究了MTG对大豆分离蛋白形成凝胶的特性及持水性的作用.通过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MTG的添加浓度、作用时间、处理温度对SPI凝胶形成及保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MTGase对大豆分离蛋白有显著改善作用,在51℃、反应1.5 h、酶浓度9.82 U/g时,SPI的凝胶强度最大,达74.95 g/mm2;在49℃、反应1.3 h、酶浓度7.78 U/g时,SPI的持水率为96.47%.  相似文献   

19.
2种蛋白酶对鲢鱼蛋白质的酶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蛋白酶水解低值鱼或鱼加工下脚料生产水解鱼蛋白质,以鲢鱼蛋白质为原料对比研究了原料前处理、底物浓度、酶解时间、产物抑制浓度等对碱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水解鱼蛋白质的影响,并研究了用2种蛋白酶分阶段水解鱼蛋白质的工艺.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鲢鱼蛋白质在pH 8.0时的适宜条件为:温度45 ℃,酶解时间20 min,蛋白质质量分数低于6%,产物氨基态氮质量浓度低于2.55 g/L;复合蛋白酶在pH 6.5时的最适水解条件为:温度50 ℃,酶解时间20 min,蛋白质质量分数小于6%,产物氨基态氮质量浓度小于2.25 g/L;用2种蛋白酶分段水解鲢鱼蛋白质可大大提高水解产物的氨基态氮含量,增加水解产物的得率.  相似文献   

20.
《河南科学》2016,(12):2020-2024
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对某药业公司高浓度盐酸林可霉素废水进行预处理,首先对活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并考察了p H值对废水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 H值=7.5时,水解酸化效果最好.此时,COD去除率为11.5%~11.65%,出水挥发酸稳定在148.3~152.8 mmol/L,酸化率稳定在10.74%~12.6%之间,ORP稳定在-200 m V,B/C值从0.34升到0.60,可生化性得以改善,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