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总结2005年1~9月共收治较严重刨伤病人126例的急诊护理经验,其中交通事故致头、胸、腹伤92例,利器致腹部及大血管伤20例,坠落胸部及脊柱伤14例,从负伤至到达医院时间10min~3h,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休克,通过从生命体征,面色,神志、VCP、尿量等主要指标监测和积极的抗休克措施与护理,为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为后送病房进一步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7例咽部贯通伤致窒息的成功抢救,发现心肺复苏要成功,不仅要求抢救措施要及时、准确、得力,更重要的是复苏后的各项护理措施要及时、到位。无论是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静脉通道、防止脑疝形成以及注意伤口渗血情况。还是口腔护理、鼻饲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及预防褥疮护理等基础护理。每项护理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效果直接影响抢救的成功与病人的愈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7例咽部贯通伤致窒息的成功抢救,发现心肺复苏要成功,不仅要求抢救措施要及时、准确、得力,更重要的是复苏后的各项护理措施要及时、到位.无论是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静脉通道、防止脑疝形成以及注意伤口渗血情况.还是口腔护理、鼻饲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及预防褥疮护理等基础护理.每项护理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效果直接影响抢救的成功与病人的愈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院前急救的特点,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3125例"120"出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院前急救状况.结果 院前急救的特点为:外伤以车祸致各类创伤为主,内科以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占多数.结论 快速高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院前急救的重要保证.必须强化急救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严格掌握急救护理原则,熟练运用各种急救护理技能,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护患沟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的特点,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3125例"120"出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院前急救状况。结果院前急救的特点为:外伤以车祸致各类创伤为主,内科以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占多数。结论快速高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院前急救的重要保证。必须强化急救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严格掌握急救护理原则,熟练运用各种急救护理技能,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护患沟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球穿通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28例眼球穿通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即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的1~5 d内完成疾病知识及治疗护理方案的讲解、并发症预防、饮食指导、药物知识、自我护理方法、康复知识等教育;观察组由培训过的责任护士按临床路径表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全程、个体化、针对性、恰当的健康宣教并做好记录。观察2组焦虑及抑郁的水平,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状况减轻,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全程、个体化、针对性、恰当地对患者进行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通过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教育效果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因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被毒蛇咬伤病例明显增多 ,成为常见的急症之一。眼镜蛇属于蛇类中毒性强的一种蛇 ,被其咬伤的病人病情发展迅猛 ,一般在咬伤后 0 .5~ 3h出现全身症状 ,可因呼吸麻痹、急性循环衰竭或缺血性脑病而致死[1] 。为提高对毒蛇咬伤的救治及护理水平 ,现将我科 1例眼镜蛇咬伤致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2 8岁 ,因捉蛇时不慎被咬伤左手食指 ,当时未行处理 ,1h后自觉头晕、视物不清、舌头发硬、言语不清 ,伴四肢疼痛、伤肢肿胀由家人送来急诊。来诊时患者呈嗜睡状 ,呼之能应 ,双瞳对光反射存在 ,…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3年12月的64例重型颅脑交通伤病例的临床特点、CT资料及救治后的结果。分析原发昏迷时间、入院时GCS评分、救治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64例伤员中 ,单纯颅脑损伤24例 ,多发伤40例。原发性昏迷51例 ,继发性昏迷8例。GCS评分3~5分20例 ,5~8分44例。开颅手术23例 ,其它手术15例 ,气管切开35例。死亡22例 ,植物生存4例 ,重残2例 ,中残6例 ,恢复良好30例。结论 :重型颅脑交通伤伤情重、复合伤多、伤情复杂。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及入院后处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臼双柱复杂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20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术前护理重点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焦虑情绪;术后护理重点为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肢活动、感觉情况及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0例均痊愈,无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医源性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病人卧床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功能恢复早,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的伤残.  相似文献   

10.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本地区常见的急症之一,其中毒机理为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致乙酰胆碱蓄积而产生中毒症状。患者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我国每年发生率为5~7万人,死亡率达10%以上。我院5年间对158例患者进行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垂体瘤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回顾分析51例垂体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出一整套确实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53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病人切开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结合文献对切开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53例行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病人,均治愈出院,效果满意.结论:行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病人,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恢复顺利,促进了病人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肿瘤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盐城市肿瘤医院妇产科2009年9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循证护理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发现问题,查阅文献,将证据与患者实际情况综合比较后,筛选出最佳证据,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循证护理组有2例患者发生压疮,未有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压疮发病率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显著降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CL-90,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L-90,SAS,SDS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的SCL-90,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循证护理组患者有8例患者为完全缓解,25例患者为部分缓解,其疼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手术及化疗过程中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循证护理基于科学的基础,审慎地对护理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根据每位妇科肿瘤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上重视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我科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6例,采取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10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正规用药治疗及精心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稳定出院。1例女性藏族患者62岁死于脑梗塞。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延长生存期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62例具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和护理。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前囟张力监测,做好皮疹、发热、并发症的护理。结果60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患儿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患儿死亡。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各项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争取早期干预,做好各种并发症的护理,可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造影质量,以期达到最佳造影效果.方法:对我院进行的147例造影病人实施全程的心理干预.结果:造影病人积极配合,图像质量佳,造影效果良好.结论:在进行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保障病人造影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早产儿的护理要点。方法:早产/低出生体重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出生胎龄、日龄越小及出生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临床和带教经验,提出早产儿的护理要点。结果:早产儿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保暖、维持有效呼吸、预防感染、合理喂养、输液管理、发展性照顾和病情观察。结论: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新生儿医疗水平和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加强早产儿的观察和护理,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才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104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049例GCS 3~8分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1995—11~2003—10收治的GCS 3~8分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49例GCS 3~8分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中治愈及好转714例(68.1%),重残95例(5.6%),死亡276例(26.3%).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430例病人加用尼莫地平和130例加用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治愈及好转444例(79.3%),重残10例(1.8%),死亡106例(18.9%).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并发症发生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 3~8分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意义,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治的28例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本院的护理常规对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并与文献报道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8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皮下血肿;无患者出现饮水呛咳;2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随访3~6个月后代偿性恢复;2例出现间断性口唇麻木感,经补钙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好转.上述结果均较各类文献中所提并发症发生率低,表明对于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联合精心、合理、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术后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临床护士对糖尿病患者积极、耐心、细致的护理,探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对患者制定护理计划,控制血糖、创面护理、饮食指导、适当运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51例患者,治愈40例(78.4%),好转9例(17.6%),未愈2例(4%).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能使糖尿病患者治愈率及好转率大大提高,同时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