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延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1,(1)
在网络业界流言、谣言“漫天飞舞”时,有人对网络的消极预期并不亚于先前曾对网络的追捧之急,加柴点火燃烧网络,大雨倾盆地唾弃网络,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旁观网络的民众,不管是置身度外,还是投入其中,这些都可以说得有根有据,网络的孰是孰非实在是令人无法预料也始料未及。无可否认,互联网的“泡沫”成份是肯定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这种泡沫是否合理,是否良性,是否成熟,是否会有 相似文献
2.
正自特朗普政府明确将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至今,中美在各个领域的摩擦都呈直线上升趋势,对地区和全球战略稳定构成的冲击也逐步显现。中美关系作为国际体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全球战略稳定 相似文献
3.
环保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环保固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同时也创造财富与市场。对于企业界来说,环保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相似文献
4.
法官回避制度,是为了消除当事人对法官中立性抱有的怀疑而选择中立性法官,保证法官能不偏不倚地作出裁判,保障诉讼公正的制度。从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对回避对象、事由、程序操作等规定来看,此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我国应重新界定法官范围,从适当扩大法官回避对象、细化明确回避事由、增设法院依职权裁定回避的方式等方面来保障法官回避制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6.
7.
学校体育队成为体罚式教育的重灾区。2012年12月23日,在日本大阪樱宫高等学校(相当于高中)读书的一名学生,因为被篮球队的教练体罚而选择了自杀。体罚问题再次成为日本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把各级语言单位组合起来,传递某种信息的过程。在组合的时候,人们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常常故意把一些互相矛盾对立的概念、判断或者推理,十分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组合成言语表面看似矛盾的语言结构,使语言表达“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达到特定的修辞目的。这种修辞方法,我们称之为语言的矛盾组合法。例如,王蒙在《谈短篇小说的创作》中说,作家所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应该是大家“熟悉的陌生人”。句中的“熟悉”和“陌生”,从字面上看,意义是互相矛盾的,但是从它们所表达的语义看,又是一致的。在这里,“熟悉”指的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自己周围各类人的接触和了解,而“陌生”则是指人们对经过作家加工后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感觉。这种艺术形象,既有人们熟悉的成分,也有人们感到陌生的地方。这样,“熟悉”和“陌生”看似矛盾的组合,就恰如其分地揭示出艺术形象的特点,说明了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对语言的这种矛盾组合方法,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秦静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64-68
孔子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执著地“复兴周礼”又屈服于“礼崩乐坏”的现实;高谈“仁义”又难以抵制利欲的诱惑;想积极有为又跳不出天命的羁绊;责人以严的同时又难以严于律己。这些矛盾壳斥于他的政治道德、伦理纲常、人生价值、生活礼仪等各个方面。正是这些矛盾造成了孔子一生的悲剧性结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不合时宜,逆潮流而好古礼。 相似文献
10.
11.
郭显芳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20(3):64-67
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翻译中译出语和译入语在意义与功能方面能同时做到对等的情况极为少见,英汉翻译的可译性是有限度的,是相对的。本文以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主要从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英汉翻译存在的不可译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翻译中应尽最大努力保证上下文理最重要或最突出的意义的准确传译,尽量做到译文与原文意义相符,功能相似。 相似文献
12.
回避现象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语言现象,是学习者为了避免语言表达不理想而采取的一种消极语言策略。本文试图以中国学习者学习英语为例,对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回避现象的产生原因、表现方式以及其对于第二语言学习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认识自身的矛盾运动研究,是认识论中薄弱的环节。造成薄弱的原因,是理论上传统的和“左”的观点产生的影响。从多方面论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研究认识自身的矛盾运动的异同点,从理论上划清二者界限和展开研究认识自身运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桂芳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7(4):62-63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矛盾。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立足学生实际研究、组织教学,教学才会获得成效。围绕教学解决教学矛盾,教学改革才会取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矛盾。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立足学生实际研究、组织教学 ,教学才会获得成效。围绕教学解决教学矛盾 ,教学改革才会取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6.
陆少游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3)
常州技术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建立15年了,而这15年正是中国设计教育探索、改革、求变的15年。怎样才能建立艺术设计教育的科学体系和合理模式呢?各类艺术设计院校都在认真地研究、热烈地争论,各有特色,迄无定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是必要的,思想与观念的碰撞更难能可贵,这些都可以使我们对探索中的问题有更深入的研究。 对中国设计教育的现状,“诸子百家”提出许多颇有见地的看法:冯健亲先生对“尚属初创阶段”的设计教育提出“要加强四方面基础性工作”的建议;林家阳先生提出要“重构中国设计教育”的设想;谭平先生对设计教育提出了“三点想法”;赵健先生提出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部建设”和“工作室理念”的构想。 谈变革,均是针对时弊而言。本文拟就目前设计教育中几种主要的误解和偏见作一浅析,或许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通才"目标和"专才"目标是一对永恒的矛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造成师生对通识教育认同度高,但参与意愿低的现状,大学要找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契合点,建立实施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实现"通"与"专"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当前诸多高校忽视对大学生人文教育,造成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过弱的状况,学生由于对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的严重缺乏而致使大多数人认为只有科学技术才是真才实学,只有拿的到科研成果才是真本事,没有正确的学习动力,功利心强,并且缺乏成功人生的理想和抱负;他们的道德意识与道德修养也严重缺乏,从而导致他们对与文明认识的偏离,部分大学生都特别自我,一味的追求金钱和效益,权利价值,从而偏离高尚的人格文明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对我国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人文教育缺乏是社会、学校和学生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对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缺失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的对策,指出要通过构建合适的课程体系、正确处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改革教学方法、创建人文氛围、打造教师队伍等几个方面来加强职业学校的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