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四部医典》这部巨著是长期的医疗实践的结晶,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高原文化特色。文章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和分析了藏医学对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三要素”学说是藏医学的理论基础;藏医用“外緣”和“三要素”的平衡紊乱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认为外界的原因如导致“三要素”失衡就会引起机体的病变。“三要素”的辨证关系,也是机体器官功能的辨证关系。研究藏医学的理论基础,对于继承和发扬藏医学遗产、促进藏医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安宁 《广东科技》2008,(5):50-53
本文在简要地论述了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乃是决定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基本的三个要素以及科技创新环境乃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三要素”的基础元素后,提出了“三要素”是如何影响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3.
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四部医典>这部巨著是长期的医疗实践的结晶,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高原文化特色.文章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和分析了藏医学对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三要素"学说是藏医学的理论基础;藏医用"外缘"和"三要素"的平衡紊乱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认为外界的原因如导致"三要素"失衡就会引起机体的病变."三要素"的辨证关系,也是机体器官功能的辨证关系.研究藏医学的理论基础,对于继承和发扬藏医学遗产、促进藏医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主客体的融合、交融是西方当代认知理论和中国传统认知方式的出发点和背景语言。由此产生的体验认识是认识的一种形式。笔者认为体验认识的主客观基础是信息全息律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据此,说明如下认识现象:“客体自动”现象、美感现象、“忘我”现象、直观现象、“形象”现象、“入定”现象、主体性现象、创造现象等等。从体验认识形式的人类认识史的根据考察,原始人的认识形式,就是体验认识形式;中国传统的认识形式,主要是体验认识形式。  相似文献   

5.
彭锦 《科技资讯》2007,(27):87-87
现在的建筑设计中为什么要考虑环境,从古到今是怎样认识环境和人的关系的?现代文明对于环境的要求,现在的建筑设计该怎样吸取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文献采访决策的“三要素”(文献、图书馆环境和采访馆员),探讨了它们在采访决策中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的逻辑价值是指逻辑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正确理解和分析逻辑、数学及数学教学的本质及其关系认识和把握数学逻辑价值的基础,数学与逻辑均为“形式科学”和“工具科学”,其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数学教学要“重视逻辑”,但“数学不等同逻辑”。逻辑影响和制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它在数学教学中具有众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丁艳东 《遵义科技》1999,27(4):44-45
农科教结合是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兴农”战略的有效途径。作者通过对农科教结合三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及科技、教育部门的社会角色、权利和责任,使农科教有机结合,更好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时态”和“时间”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过去的英语语法书过度地强调了动词时态形式的时问范畴,很多外语学习者认为:过去时态表示“过去”,而现在时态表示“现在”。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动词现在时态形式和过去时态形式的不同语用功能,以期对其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绘画基础对抽象认识的不足,表现在教学中长期呈现具象与抽象分离的模式。本文分别针对西方绘画作品和学院绘画基础的“抽象”问题进行思考,阐述了对绘画抽象认识的拓展。揭示具象表层之下藏伏着抽象,抽象形式之间有着理性形式结构秩序的支撑;同时尝试在绘画基础教学中进行形式结构抽象训练,使绘画基础在造型艺术中所涵盖的内容,更具有知识综合性、兼容性和创意诱发性。  相似文献   

11.
行为由动机而产生并指向目标是动机性行为的基本过程,行为的有效性将取决于行为主体和行为环境两大类因素,其中属于行为主体的是动力因素、能力因素和努力因素,属于行为环境的是机遇条件因素。本文则从“行为是有方向的”这一动机性行为的基本特性和“行为环境对行为产生影响和干扰”这一不可否定的关系入手,引进“行为矢量”和“环境场”等概念,建立行为矢量作用模型,并以此描述行为及其与环境作用等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要实现“草、畜、水”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是草原生态文化中的核心。草原生态伦理文化,至今仍然植根于蒙古族的价值取向中,这就为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提供了文化和心理上的支持。草原生态文化所孕育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功能,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建设必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草原生态文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经济发展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舆论环境,对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表现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目的相同,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受环境因素影响,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要受到经济投入的限制;不同点表现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对象的使用年限不同,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环境依据,建筑设计制约了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建筑空间;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对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技术及其软件是当前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平台,有了数字化技术作为基础,建筑设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该研究以数字化技术的建筑设计应用为基础,展开了建筑设计工作和数字化技术关系的研讨,在分析数字化技术对建筑设计工作创新价值、人格化特点等功能的基础上,提供了建筑设计更好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要点,希望对重构建筑设计工作,加速数字化技术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变音别义、变音造词是上古汉语词汇的突出特点。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密切而复杂的关系,读音、字形是表示词语意义的形式,意义是汉字读音和字形的内容,是推动读音、字形分化的决定力量。汉字读音分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衍音”,汉语里出现了大量同源词、孳生词,是汉语声训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从“环境决定论”到“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文化生态学的研究,为明晰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和内容提供了思路,确立了文化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从而区别于常规的单项非遗项目保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区域文化的认同往往是国族认同的基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从总体上激活族群的历史记忆、维护平等互利的族群生态,通过文化资源转化、文化交流,促进我群和他群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享资源环境和文化,从而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相似文献   

17.
《原化》是章士钊建构其文化观的重要文章,它对文化的建构基于在西方文化是否能够长存以及东西文化濒于破产的“时势”中。通过对环境万能论、天才论的反驳以及举证,章士钊在中国“固有文化”断裂意识下产生的文化延续意识中对“人地时”三要素的强调,展示的是对“文化”的历史性理解,不管是在建构“文化”的方式还是目的上,都指向了“救济”东西文化的历史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形式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美国当代诗人和评论家戴那·乔亚在批判诗歌学院化导致“次文化”危机的同时倡导传统形式诗歌的创作。乔亚在诗歌形式方面的主张可以从“非个人化”的写作模式、“去精英化”的文化考量和“回归传统”的形式外观等三个方面加以认识。三方面相辅相成,都是为了扩展诗歌功能,使之回归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9.
李梅  韩春明 《科技信息》2008,(18):311-312
室内吊顶设计在整个家居环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吊项设计即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广泛的审美价值。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协调好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以创造出一个实用美观的吊预产品形态,使形式更融洽到整个居室环境中。要求“功能与形式成互补的关系,要重视对形式的处理,并最终营造一个整体和谐的生活空间。因此,设计形式与功能并不是表现为纯粹的一一对应关系,它们是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 ,人们对建筑理论及实践中的“环境”“心理”“行为”等词已很熟悉 ,然而对每个人来说 ,环境心理学的内涵外延有怎样的深度广度 ,还需通过艰辛的理论思索和深入的建筑实践。本文只是谈谈对人的个体、群体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的粗浅认识。我们同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显然 ,地球上和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生态平衡 ,每一生命都从其环境中有所获得 ,同时也对其有所奉献 ,以求从整体上维持这种平衡。由此 ,我们更加关心“我们对我们的现有环境做了些什么 ?”因为我们改变环境的行为可以对人、对社会产生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