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言论     
《科技智囊》2013,(6):86-87
【699万毕业生冲击最难就业年,北京签约率不足3成】今年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达699万人。这个人数比总人口数为630万的宁夏还要多出69万,这一群人正共同面对号称"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今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2.9万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28.24%,不足三成。  相似文献   

2.
朱桂方 《科技信息》2009,(36):39-39
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加上前两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共约1000万人。在总量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关系到个人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长远发展等问题,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野 《科技资讯》2006,(1):61-61
随着高校招生的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也是在逐年攀升。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了280万,2005年达到了320万,预计2006年将达到420万。据教育部2001年的估算,2001年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待业率为3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预计37万人待业;2003年预计52万人待业;2004年预计69万人待业。2005年预计79万人待业;根据趋势分析2006年应届毕业生更不容乐观。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不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我们不得不深思问题出在哪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对策?通过平日同学生交流及深入的调查了解,本人深有感触:[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技工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技工教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我国共有技工学校2901所,招生规模达到213.9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共423.81万人,技工学校毕业生120.51万人。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整体很好,但其中也存在着就业稳定性差、毕业生自卑、心理承受力差等。  相似文献   

5.
依闻 《青年科学》2010,(2):33-33
2010年总共有63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建设》2006,(8):3-3
IT类专业近年来一直是高校招生的热门专业,但是热门专业却遇到了就业寒冬。据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极其严峻。而就IT专业毕业生而言,从总体上看,计算机专业是全国最大的专业,现有771个学科点,总共约有44万多名挂校学生,居各专业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推进 ,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已成为主流。从1 994年开始 ,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开始显露 ,政府无法为每个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至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表现在一般地方性高校的专科生尤为严重。人事部于 1 998年赴黑龙江、辽宁、湖北、广东等省专题调研后发现 :在毕业生总体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十分突出 ,基层矛盾越来越多。仅以北京市为例 :1 997年到毕业时仍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有 6 0 0 0多人。而到 1 998年这个数字上升到80 0 0多人。昔日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已成为历史 ,追…  相似文献   

8.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女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2006年我国普通本、专科高校女毕业生为835.72万人,占总毕业生的48.06%.一方面,长期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部门的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出现了大幅度萎缩.另一方面,自1999年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高校毕业生还将以10%-30%的速度递增,这两种来自供求不同方向的变动趋势互相撞击,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急剧下滑.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高校女毕业生就业就显得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9.
韩威  蒲蓬勃  周丽丽 《科技信息》2012,(21):110+142-110,142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总量上升较快,就业的总体形势持续看紧。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338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59万,2009年为610万,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800万,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水平一直保持在70%左右(截止当年12月31日)。从这个数字上来看,每年有几十万毕业生不能在当年找到合适的岗位。从总体上看,就业压力比较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有611万人。目前,招聘竞争愈发激烈,加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这预示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使得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变得扑朔迷离。金融危机背景下,本文以常熟理工学院2009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择业方向、择业困惑、择业途径、择业准备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拟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是经济大省,也是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摇篮。2013年全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5.5万,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本文通过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成因分析,寻求找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玲 《科技信息》2009,(4):313-314
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就业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和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唐卫国 《科技资讯》2008,(14):116-117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激增,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其岗位竞争更为激烈,人才的流动性很大,高职毕业生"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因此大部分高职毕业生选择了灵活的就业方式。本文对高职毕业生灵活就业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探讨如何正确引导高职毕业生灵活就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现今社会的一大难题。2009年大学毕业生700多万,2010年毕业生630万,2011年将达758万。如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毕业生,长年累计至少有1000多万。因而"众僧抢粥"的局面非常严重。如,某知名国有企业2009年曾招聘1名党办秘书,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相关专业毕业,有近200名毕业于北京大学、厦门大  相似文献   

15.
从2010年约有63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的情况来看,大学毕业生仍是就业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各种观点有之,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探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央把稳就业放在"六稳"工作的首位,政府报告又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体现了国家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就业人群的主体,其就业稳定性关乎我国整体就业稳定。文章以往届高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就业稳定性调查。调查主要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专业对口程度、离职原因、职业规划教育等角度对毕业生的就业稳定问题进行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作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要弄清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就重庆"双选"会和我院"双选"会的情况,分析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从学院和大学毕业生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6(2):F0003-F0003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我院作为新建的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十分突出。为此学院党委行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部署和会议、文件精神,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3月26日下午,学院在礼堂召开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学院领导,  相似文献   

19.
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党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如何为毕业生党建工作找寻出路,促进毕业生党员就业已成为高校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入手,总结出毕业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通过实施加强毕业生党员的"需求教育",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有机结合以及建设"服务型"党建教工队伍等措施来克服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党建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原来计划分配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了"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制度".但现阶段."自主择业"不等同于"自由择业",毕业生的"双向选择",还有一些政策上的约束,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城市,政策约束更为明显.有些毕业生就是因为对这些政策约束不关心、不在意、不了解,而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临近年底.又是博士生答辩和派遣高峰,笔者仅列举几个在工作中碰到较多的实例,供毕业生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