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茶文化因其雅俗共赏的特点在都市和乡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一雅一俗,不仅满足了茶文化旅游的不同细分市场,而且二者统筹互动,都市茶文化开拓了客源市场,乡村茶文化丰富了旅游资源,共同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泰山地区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有利于当地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借助泰山现有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借力发展中的泰山地区茶产业,发展茶文化旅游是可行的。泰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目标要求泰山地区茶品牌的做大做强;当地相关行政部门与企业、高校应合作设计茶文化旅游线路,塑造茶文化旅游形象;扩大媒体宣传,培养高端人才,最终打造出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全国影响力的泰山地区茶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3.
论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霞 《科技信息》2011,(18):82-83
武夷山是中国的茶文化艺术之乡,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拥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和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的优势,开展茶文化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目前武夷山发展茶文化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而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客家地区茶文化内容丰富,内涵独特,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能够促进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拥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厚条件,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意义重大.本文就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和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武夷山区域间茶旅资源的结合、茶旅的专业导游和导游词等方面的不足,提出该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区域旅游发展视角,以广东省茶文化旅游发展为例,介绍区域旅游发展理论和茶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分析广东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条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合作发展的策略,为广东省茶文化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宜昌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多样化发展,茶文化的旅游开发有利于推动宜昌旅游产品向纵深发展。本文在分析宜昌茶文化的资源概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宜昌的名茶开发意义,提出了宜昌茶文化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洱茶属我国十大名茶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当前,以茶会友、以茶养心、以茶修身已成为当代人的生活时尚。普洱茶文化贯穿于普洱茶叶的采摘、制作、选茶、煮茗、饮用、礼仪以及普洱茶诗、茶画、茶俗、茶歌、茶舞等诸方面。基于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普洱茶文化,借助云南普洱茶产地多民族风情和生态茶园建设,将其全方位、多层次渗透于旅游六大要素,设计多种符合游客需求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以重塑茶马古道旅游线和澜沧江普洱茶旅游带品牌形象,使云南普洱茶文化与普洱茶产业、普洱茶文化旅游、区域经济形成共赢局面,现已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普洱茶文化内涵以及茶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普洱茶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一些战略对策,以期对普洱茶文化旅游发展和滇西旅游多元化发展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宜昌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和中国旅游名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必将带动和促进宜昌茶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历史茶文化是构建当代茶文化的基础,是茶文化旅游的重要内涵。文章通过对宜昌历史茶文化旅游现状的分析,总结取得的主要成绩,弄清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挖掘历史茶文化资源、促进区域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成为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各省市都在开发各自别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四川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故乡,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亮点,而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茶叶、茶具、茶馆、茶史博物馆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发的对象。本文主要就在开发茶文化资源中如何抓住其特色,发掘其吸引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论开发信阳茶文化旅游的意义、优势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旅游是茶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文章介绍了茶文化旅游开发对信阳市的重要意义,论述了信阳市开发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并提出了信阳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主要对普洱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概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普洱加快茶文化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在游客体验价值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服务、成本、环境、特色和行为体验因子为测量维度的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再引入施密特对顾客体验类型的划分形成评价语集,做出评判R矩阵.进一步选取顾渚村作为案例村进行实地调查,对问卷数据进行综合模糊评价、假设检验、因子分析等相应分析,得到顾渚村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值,并从中找出不足,给出顾渚村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的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茶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发生变化,走向21世纪的茶文化将发展为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生活文化;茶艺活动将成为达到身、心、灵整体健康的媒介;饮茶活动,将追求宗教性的神秘文化气氛;茶的产品,将强调信息、能量的磁场共震效果。  相似文献   

15.
粤北采茶戏是韶关历史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粤北采茶戏可以实现同茶文化旅游、客家文化旅游、丹霞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可在韶关旅游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文化以其古老而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而中国茶文化的源头孕育于三峡地区。三峡茶文化的兴起,既是有赖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得天独厚,更是得力于巴人先民的努力培育和创、新,从种茶、制茶到食茶、饮茶,三峡茶文化的发展一度居于全国的前列。随着三峡地区从传统向着现代的文化转型,三峡茶文化将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发现了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国和韩国则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中、韩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精神的阐述,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中、韩两国茶文化的发展情况及其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当前,从总体上看宜昌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有很大改善,其中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人们在创建上也应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即在调整战略思路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通过加快其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产品与茶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期,由以虚为主向以实为主的茶文化产业发展,表现为茶文化产品与服务走俏的趋势,茶文化产业生产的全面标准化趋势以及茶文化产业呈现支配性趋势。这种变化不仅使茶文化产业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产业门类,而且对茶文化产业适应社会市场化进程,发挥其社会协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