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绿竹林细根周转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闽南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Munro.)Kengf.]林细根的生物量、生产力及细根的分解动态.结果表明:闽南绿竹林的细根生物量为9761kg/hm2,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一年的细根生物量有一定的季节变化,在春季最大;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一年的细根生长量为3537kg/hm2,其中5月的活细根量为最大值;细根的周转率为0.46次/年;细根的半分解期为230d.  相似文献   

2.
绿竹林铜锌锰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闽南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林Cu、Zn、Mn元素的含量特征,绿竹叶以及细根分解过程中Cu、Zn、Mn含量的月变化.结果表明:(1)Cu、Zn、Mn在绿竹林各组分的含量大小不同,除根茎Mn的含量低于Cu和Zn外,其余组分Mn的含量均高于Cu和Zn的含量;绿竹林各组分中Cu的含量在4.54~42.82μg/g,Zn的含量在4.92~44.07μg/g,Mn的含量在26.35~231.86μg/g;(2)1997年1月绿竹林Cu、Zn、Mn的库存量分别为0.252、0.340、2.020g/m2,库存量的大小顺序是:Mn>Zn>Cu;(3)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一年中各月绿竹叶Mn的含量都高于Cu和Zn的含量,Mn和Zn的月动态模式是单峰型,Cu的月动态模式呈现不规则类型;(4)绿竹细根的分解过程中,Mn含量在前二个月先累积,而后逐渐释放;Cu含量波动较小;Zn的含量则处于累积与释放的相间波动之中  相似文献   

3.
对厦门40年生辣木植物各器官发育过程中的热值和灰分质量分数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辣木各器官的灰分质量分数在3.50%~17.52%之间,干重热值在15.00~26.32kJ/g之间,去灰分热值在17.65~27.28kJ/g之间.各器官平均灰分质量分数的高低顺序是叶〉根〉果〉枝〉花〉种子,平均干重热值是种子〉花〉叶〉果〉枝〉根,平均去灰分热值是种子〉叶〉花〉果〉枝〉根;2)随着器官发育,灰分质量分数下降,但叶片例外,老叶为最高.干重热值是粗根〉细根,幼枝〉多年生枝〉二年生枝,幼叶〉成熟叶〉老叶,花蕾〉花朵,果实则随其发育而增加.去灰分热值变化有所不同,随叶片发育而升高,两种热值都是细根最低,种子最高;3)果实发育中的干重热值与灰分质量分数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根、叶器官中有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枝和花中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园林竹类植物叶的热值和灰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1种园林竹类植物叶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类植物叶的灰分含量较高,在10.02% ̄23.02%之间,竹类植物叶的干重热值在16597.1 ̄19.199.0J/g之间,去灰分热值在20352.0 ̄22.361.J/g之间,Ce竹属的大佛肚竹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均是最低,竹类植物叶的干重热值(Y)与灰分含量(X)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方程为:Y=-209.24X+2  相似文献   

5.
福建武夷山2个典型植物群落建群种的热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2个典型植物群落一甜槠群落(Castanopsis eyrei community)和黄山松群落(Pinus taiwanensis community)建群种的热值和灰分含量,以及凋落物热值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2个建群种甜槠和黄山松各器官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因种而异,同种植物不同器官之间灰分含量和热值存在差异.甜槠各器官灰分含量在0.69%~4.09%之间,干重热值在17.06~20.28kJ/g之间,去灰分热值在17.46~21.00kJ/g 之间;黄山松各器官灰分含量在0.58%~3.14%之间,干重热值在16.27~22.14kJ/g之间,去灰分热值在16.60~22.58kJ/g之间.(2)甜槠和黄山松凋落物热值的季节变化存在差异.(3)林地残留物的干重热值与年凋落物的干重热值相比,呈现了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闽南绿竹林的营养元素P、K、Na、Ca、Mg的含量特征以及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一年中绿竹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这5个营养在绿竹林各组分中,P的含量最低,K的含量最高:(2)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一年中各月绿竹叶的营养元素含量大小基本上是K>Ca>Mg>Na>P(97年4月至6月绿竹叶的Mg>Ca除外);(3)1997年1月绿竹林P、K、Na、Ca、Mg的库存量分别为0.820、70.525、6.783、12.275、9.564g/m2。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我科1995年1月-1996年5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3例经验,方法:采用经尿道非接触式激光照射前列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术中出血少、无低钠综合征发生,拔去导尿管后排尿均立即通畅,术后有1例短期尿失禁,1例膀胱颈挛缩,2例附睾炎,均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按美国泌尿协会(AUA)症状评分,平均从22.1降至7.8,尿流率平均从6.2ml/s增至14.6ml/s,残余尿平  相似文献   

8.
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起病形式多种多样,现就我院儿内科1993年3月至1997年7月收治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病儿18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病儿均为住院患儿,年龄最小13个月.最大6岁,2岁以内10例(55.6%),大于2岁8例(44.4%),男性12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为2: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明显流行性。1.2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发热8例(44.4%),体温均在39.0℃以上;腹泻3例(16.65%);前驱症状距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出现时间,同时出现2例,一日内出现7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1994年6月—7月、1995年6月—7月和1996年5月—6月对三清山蕨类植物调查采集后整理而成,共记载蕨类植物34科71属179种(包括7变种1变型),采用秦仁昌教授(1978)对蕨类植物分类系统编排  相似文献   

10.
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根分解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杂龙江河口秋茄(Kandelia candel)红树林根分解过程中干物质损失、氮和磷以及能量动态。结果表明:秋茄细根(≤3mm)和粗根(〉3mm)年分解失重率分别为96.9%和46.5%,半分解时间分别为170d和392d;回归分析显示,线性模型能有效拟合根分解失重过程;秋茄根分解过程中氮含量增加,磷含量下降,热值也呈上升趋势,但随干物南的快速损失,存留于根中的氮、磷量和能量均迅速减少。  相似文献   

11.
江淮丘陵地区麻栎人工林地上部分能量现存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江淮丘陵地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人工林地上部各组分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灰分含量、能量现存量的积累、结构和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分的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和灰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干质量热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叶片、树皮、树干、枝条,去灰分热值由大到小为:叶片、树皮、树干、枝条,灰分含量由大到小为:叶片、树皮、枝条、树干;萌芽更新林分能量现存量高于植苗更新林分,林分能量现存量随林龄和密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加,到一定林龄后,又随林分的密度增加而减小;各组分能量现存量的比例顺序保持不变,由大到小为:树干、枝条、叶片,树干的比例随树龄的增大不断增加,枝叶的比例表现为前期叶片比例大于枝条,后期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质盐度(0、80、160、240 mmol/L NaCl)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幼苗热值和能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干物质和能量积累存在低盐促进和高盐抑制的现象,最大值出现在80 mmol/L NaCl处,干物质为6.39 g,能量积累达92.20 kJ.随基质盐度升高,干物质和能量积累倾向于叶片中.番茄幼苗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存在不同的变化规律.随盐度升高,根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显著增加,而在茎叶和整个植株中,干质量热值逐渐下降,去灰分热值最大值则出现在80 mmol/L NaCl处.  相似文献   

13.
栽培温度及种源对青钱柳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测定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中β谷甾醇含量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温度对3个青钱柳种源1年生苗木中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青钱柳苗茎中β谷甾醇的含量影响显著,而对叶片和根中β谷甾醇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在30、25和20 ℃条件下,青钱柳苗茎中β谷甾醇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50 %、0.92 %和1.72 %;不同器官青钱柳β谷甾醇含量有差异性,以叶的含量为最高,茎次之,根的含量最低。温度和种源交互作用对青钱柳根部、叶片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极显著。相对的高温和低温都有利于青钱柳根和茎中β谷甾醇的合成,但叶中的含量以在25 ℃时最高。  相似文献   

14.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内七种优势植物的热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3种乔木优势种和4种灌木优势种地上部分器官的灰分含量及热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乔木植物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木荷 > 米槠 > 栲树;这3种植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中,均为成株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最大,3种植物在幼苗和幼树阶段时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也均高于灌木植物种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而且,3种乔木树种地上部分的平均干重热值和平均去灰分热值均大于灌木种类,这可能与常绿阔叶林群落内光照强度的递减有关.在同种植物不同器官之间,一般都以叶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最大,枝或干皮最小.  相似文献   

15.
绿竹笋老化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竹笋是我国南方最著名食用笋。观察绿竹笋老化过程外观变化和组织石蜡切片,研究老化程度不同的笋组织细胞特性。研究表明:绿竹笋老化过程外观变化迅速,失水严重,品质下降快;笋可食部分主要由薄壁组织和维管束构成;笋的老化主要表现在细胞纤维化及水分丧失。同时探讨了绿竹笋保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