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昱煜  郝龙 《科技资讯》2013,(8):97-97,99
近年来随着PDC钻头在钻井中大规模使用,勘探速度得到极大改善,钻井效益日益彰显。但同时由于钻井速度的加快,传统录井技术逐步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缺陷,比如,岩性识别率大幅降低,地层剖面归位困难,卡层取心等都技术都需要改进。本文在长庆气田长期作业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与PDC钻头相适应录井方法,实践证明本套方法不仅兼顾了传统录井技术的固有的优势,而且在充分利用综合录井、气测录井、岩屑录井等方法上有所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岩屑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PDC钻井过程中,如何自动、实时、客观地识别岩性是录井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论文针对这个问题,对岩屑的颜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采用代数平均的办法对不同岩性的岩屑图像进行颜色GRB分量提取和分析,提取了反映不同岩屑岩性的特征参数,最后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应用到岩屑的识别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通过对四川大邑4口天然气井的现场随钻采样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识别正确率达到90%以上,为快速分析录井现场岩屑的岩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元素录井是在钻井现场快速分析岩屑(岩心)样品中元素含量,并根据元素含量及其组合关系的变化进行随钻岩性识别和地层评价的录井技术。在冀东油田上古生界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试验,选定对岩石分析的元素种类,研究岩石元素组合特征,并利用其成果及时、准确地识别岩性和判断地层,正确指导钻井生产,形成基于X射线荧光分析的随钻地质解释评价技术。X射线荧光录井的开展,为PDC钻头、空气钻井条件下的岩性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同时定量的元素分析资料,在复杂岩性的识别、储层评价、地层判别及沉积相的研究等方面,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国内引进POC钻头技术以来,PDC钻头以其较高的钻井时效和较大的经济效益而受到钻井公司的青睐.然而由于PDC钻头条件下上返的岩屑整体细小、混杂给常规录井技术中岩性、油气显示和识别带来较大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元素录井技术通过测量岩石中的元素含量、分布、组合特征来识别岩性、矿物,从而开展小层划分、特殊岩性识别、储层分析等相关研究。水平井由于其特殊的钻井工艺影响,岩屑变得非常细碎,常规鉴定手段较难准确识别岩性。通过已钻井元素含量特征的对比跟踪研究,总结出了风化壳附近有利储层的元素组合特征,为水平井地质导向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使用PDC钻头钻井时,岩屑破碎得很细,通过岩屑录井来判断地层岩性十分困难。对PDC钻头切削刃进行了受力平衡分析,建立了地层识别因子与钻井操作参数、钻头结构参数的关系模型。根据已钻井的录井、测井、地质资料提取地层变化规律,利用随钻录井数据预测了地层岩性。编制了相应的地质分层软件,并进行了实例预测。预测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比较,符合率为65%~70%,说明该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使用PDC钻头钻井时,岩屑破碎得很细,通过岩屑录井来判断地层岩性十分困难。对PDC钻头切削刃进行了受力平衡分析,建立了地层识别因子与钻井操作参数、钻头结构参数的关系模型。根据已钻井的录井、测井、地质资料提取地层变化规律,利用随钻录井数据预测了地层岩性。编制了相应的地质分层软件,并进行了实例预测。预测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比较,符合率为65% ̄70%,说明该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岩屑是石油和地质分析重要的实物资料.在岩屑描述的过程中不同岩性主体本身的纹理各不相同,纹理差别较大的地层,可以直接通过纹理变化来判断岩性,进而确定砂泥岩百分比的变化.本文以纹理特征为基础,通过对各种岩屑对比度值的提取以及阈值的设定实现在混合岩屑中分辨出砂岩,泥岩和页岩.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有效且实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钻井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PDC钻头受到广泛地应用,PDC钻头在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却由于钻屑细小而给岩屑录井、钻时卡层等带来诸多困难。笔者根据在川西气田十余口井PDC钻头钻井的岩屑录井经验,总结出根据不同钻井参数条件下的PDC钻头使用期法来识别细小真实岩屑,从而提高PDC钻头钻进中的地层剖面恢复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录井技术在储层快速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快速评价储层,为现场决策、完钻讨论及完井测试提供快速、可靠的指导,以缩短钻井周期、节约勘探、开发成本。方法利用磁共振录井技术在钻井现场快速、准确地分析岩屑、岩心及井壁取心的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饱和度、束缚流体饱和度及含油饱和度等参数。结果通过磁共振录井技术可快速、有效地评价储层的物性及流体性质,从而弥补深部储层由于地震资料解释精度低、储层落实程度差的不足,对于及时把握储层的钻探情况、降低勘探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磁共振录井技术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储层快速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1.
石油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物质,其开发技术不断的更新,在当代油田开发中分支井技术占据了重要地位,为了保证钻井工艺以及技术能够满足生产所需,就需要对录井技术予以相应提高。文章则主要针对分支井技术的优势以及录井技术的要求、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岩屑的岩性识别是地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解决传统人工鉴别岩性的低效问题和传统机器识别的低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图像特征与图像外特征的岩性识别方法。首先采集岩屑的高分辨率图像,使用Xception特征提取器对图像特征进行提取并降维为一维向量,提高模型抽象特征敏感性并防止网络退化问题。同时量化岩屑的物理化学特征如:与盐酸反应程度、含矿物纯度、元素分析结果、硬度等,构建图像外特征向量。融合图像特征向量与图像外特征向量为总特征向量,构建神经网络与分类器进行训练,产生岩性识别模型。该模型相较于仅图像训练模型,在高质量岩屑图像数据集上提高3.45个百分点,在低质量岩屑图像数据集上提高20.92个百分点。该模型结合了传统录井与机器学习的优势,为建立可靠岩性剖面与实现数字化岩屑录井提供了更为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塔河油田在钻进中广泛使用PDC钻头加螺杆,导致钻时变快、岩屑细小,影响岩性鉴定、地层划分及层位卡取的情况,现场充分利用碳酸盐岩分析仪采集的碳酸钙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来进行岩性的鉴定,通过多口井的地质卡层,证实了碳酸盐岩分析仪在塔河油田钻井中的实用性、可靠性,提高了地层划分及层位卡取的准确性,对录井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声波反演技术识别储层流体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是测井解释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钻井过程中,储层所含流体性质一般在录井岩屑或钻井取心中能够直接定性识别,但录井岩屑和岩心受到井内泥浆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准确评价.有些测井技术,例如核磁共振成像测井,可以直接测量储层流体性质,但由于费用问题,不可能对所有井进行核磁共振测井.为此,本文研究如何利用常规声波测井方法进行流体性质识别.首先建立流体识别模型,根据模型把声波时差反演成电阻率值,再用反演电阻率和实测电阻率进行比较.当实测电阻率大于反演电阻率时,储层为气层;当实测电阻率小于反演电阻率时,储层为水层;气水同层和含气水层介于气层和水层之间,可根据实测电阻率和反演电阻率的差值大小来判别.实例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孔隙度较高的储层,孔隙度越大,流体判别的准确性越高.对低孔裂缝性储层及储层物性较差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岩屑录井 是获取井下地层岩石样品的重要手段。录井时,要随钻井进尺每隔1米左右从返出的钻井液中捞取一包砂样,并洗净晒干,进行岩性观察描述,并挑选出相对应地层的岩样。因砂样中混有上部地层的岩屑,通常是根据砂样中不同岩样的百分含量和最新出现的岩屑成分来确定岩性,并用钻时快慢区分砂岩、泥岩等。若是发现钻时快,  相似文献   

16.
利用钻井岩心、录井、测井、试气及分析测试等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中部地区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第一段储层"四性"关系并确定有效下限.结果表明:盒一段储层岩性以粗-中粒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型为主,部分地区发育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性影响物性,物性控制含气性,电性对岩性、物性和含气性的差异及变化有明显不同的反应.建立了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确定了盒一段有效储层下限标准分别为:有效厚度>7 m、孔隙度>5%、渗透率>0.2×10-3μm2、声波时差>228μs/m、深侧向电阻率>12Ω·m、泥质含量(质量分数)<15%、含气饱和度>50%.  相似文献   

17.
岩屑的岩性识别是地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解决传统人工鉴别岩性的低效问题和通用机器学习模型在岩屑岩性识别上的不适用性:包括准确率欠佳、网络参数冗杂、网络效率低下,针对岩屑图像的特征设计了一种岩屑图像的语义分割网络Debseg-Net,该网络采用编解码结构,卷积与转置卷积结合实现对岩屑图像特征的提取与像素级分类,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少参数量从而可进一步加深网络,使用跳级连接避免迭代过程中的信息丢失。同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岩屑图像自标记方法。经多次实验,Debseg-Net在以10口探井收集的640张共计5类岩屑图像数据集上,识别准确率达到98.43%,平均交并比达到90.01%,领先同类型分割网络2.59至7.04个百分点,在实现数字化岩屑录井进程中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镇泾油田长8油层开发概况,从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常规录井特征等方面阐述了长8油层录井显示特征。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综合录井过程中微细岩屑识别岩性困难的问题,利用X射线荧光(XRF)测量的微细岩屑中的元素含量、谱图和测井资料,对随钻录井岩性判别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XRF测量的元素含量与岩屑中矿物含量具有相关性,Si、Al、Fe等元素含量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存在相关性;通过XRF测量数据可计算岩屑中的砂泥质含量,并可用于判别砂泥岩剖面的岩性;相同岩性的XRF谱图具有相似性,利用这种相似性可判别岩性。现场资料验证结果证实了综合判别法可提高岩性判别符合率。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下组合地层总体埋藏深度为6 000~7 000 m,构造条件复杂,常规地层岩性识别依靠人为判定,缺乏定量判定标准。元素录井对岩屑样品的元素含量进行检测,为岩性和地层定量识别提供了数据基础。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为例,在上侏罗统的喀拉扎组和下白垩统的清水河组超深地层中获取627个岩屑样品,利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岩屑元素含量进行检测。通过元素箱型图和图谱分析建立元素的含量与岩性对应关系,对敏感性元素的含量进行交会分析,建立不同岩性元素定量标准,探讨标志层的元素定量特征。结果表明,样品的SiO2和Fe含量与岩性相关性强,其中Fe含量与泥质含量呈正相关性;SiO2含量与砂质含量呈正相关性。SiO2含量与Fe含量之比大于24.53为砂岩,两者含量之比小于等于24.53为泥岩。岩屑的Ca元素含量突增是清水河组和喀拉扎组分界标志。元素录井分析实现了准噶尔南缘中段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复杂构造带超深钻井地层岩性和地层定量判别,为山前复杂构造带的构造解释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