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游石窟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游石窟自从发现以来就一直被笼罩在迷雾中,特别是对石窟的成因颇有争议.在地理考察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其形成原因,肯定其有别于石窟寺且与采石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石窟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指出龙游石窟的红色砂岩是理想的建材资源且沿江分布便于石料运输.最后,结合区域采石文化以及对石料去向的初步调查,提出龙游石窟的形成是历代工匠采石留下的遗迹.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天龙山石窟提供科学的依据,探讨了天龙山石窟工程地质特征问题。对天龙山石窟岩石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天龙山石窟岩石为砾粗-中粒石英砂岩,石英含量高,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胶结物以硅质最常见,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属于坚硬岩石,但抗冻性差,抗风化能力中等。可见,天龙山石窟主要地质病害为岩体裂隙、窟顶渗水、岩体崩塌和石雕风化。  相似文献   

3.
王佳文 《甘肃科技》2023,(9):130-133+140
石窟文献作为文献资源的重要部分,因其载体特殊,极易受到外界破坏,想要让石窟文献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历久弥新,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就变得极为重要。“数字敦煌”项目是我国石窟文献资源保护、利用和传承的新探索,“数字敦煌”的良好发展,对我国石窟文献资源数字化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文章以“数字敦煌”为视角,梳理了“数字敦煌”的发展及研究现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敦煌”背景下石窟文献数字化保护的价值定位,探索石窟文献数字化保护的实践路径,以期我国石窟文献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完善的保护,石窟文化得以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本文全面地综述了我国二级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连香树的生物学特性,其中有外部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包括叶片、木材结构、雌花序、雄花序、花粉和染色体。此外还有连香树的地理分布,生态学与群落学特性等。最后,还初步分析了连香树的资源现状和濒危原因,并提出了具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庞磊  白延  刘建  程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5):14653-14659
万安禅院常年受到雨水冲刷、温差变化等风化作用的侵蚀,为消除石窟附近危岩体对参观游客生命安全的威胁,需要对石窟附近的危岩体实施锚杆支护工程。本文以万安禅院石窟文物加固工程为例,采用贡献率法进行加固工程与锚杆施工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对石窟地区岩样的强度、成分以及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岩石风化程度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并以岩石风化程度、锚杆钻进振动速度、锚孔与洞窟的距离为影响因素,定量统计分析这三种因素对洞窟文物稳定性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岩石风化程度、锚杆钻进振动速度、锚孔与洞窟的距离的贡献率分别为44.5%、33.33%、22.17%;最大水平振动速度0.098 mm/s符合国家文物保护的三向容许振动速度标准值0.10 mm/s,表明石窟文物在锚杆施工过程中处于安全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有效减小在修护加固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并对后面相关的文物加固工程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从法律、经济、社会的角度论述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提出少数股东的召集请求权、自行召集请求权,完善累计投票、独立董事以及董事表决权排除制度等,切实落实对中小股东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周杰  王逢睿  王捷  赵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8):12194-12202
水-岩作用是岩体劣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分探查是研究其水-岩作用的基础。利用微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性探查石窟岩体水分来源、水分分布及水分的时空运移特征。结果表明:微波测湿技术可有效探查浅表层石窟岩体的水分来源和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在长期监测条件下,可测试不同深度岩体水分变化的时空特征,同时能够可视化展示石窟岩体水分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微波技术为石窟岩体水分探查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便捷可靠、无损检测、可视化探查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姚伟  杨涛  赵建国 《甘肃科技》2011,27(16):68-71
天水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石窟渗水病害如同一顽疾始终困扰着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者,通过现场详细调查并结合前人研究内容,对麦积山石窟渗水病害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对麦积山石窟渗水病害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天龙山石窟区域地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龙山石窟始建于东魏,长久以来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地质病害十分严重.为此,对天龙山石窟开展了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天龙山石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性和工程地质特性,为制定科学的文物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气象探测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的影响,分析了三门峡地区气象探测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受破坏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已搬新站或已出现破坏探测环境苗头的现象要采取措施,如新搬迁的站应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备案力度,平时加强气象探测环境的监督和检查,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充分应用行政干预,防患于未然,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案件;二是已破坏或已迁站的要研究建立对迁站前后数据资料订正方法,形成迁站前后均一化的月年资料序列。  相似文献   

11.
龙游大型古地下洞室群工程地质条件及病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游大型古地下洞室群虽然已保持了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完整,但是现场调查发现,这些洞室存在着许多病害现象.为了更进一步保护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作者从工程地质调查入手,对龙游石窟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洞室群的病害类型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支顶为主的观赏式保护措施.图7,参14.  相似文献   

12.
子长钟山石窟作为宋金时期石窟的代表,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病害。采用EDX、Raman、FTIR和SEM等手段分别对石窟的彩绘颜料层、白粉层、支撑体等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子长钟山石窟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即在凿刻的砂岩上涂刷高岭土制成白粉层,使用铁红、群青、炭黑等常见矿物颜料进行绘画。采用电导率仪和XRD等手段对可溶盐的含量、电导率以及成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窟内可溶盐含量较高,主要成分为Na2SO4。该研究结果为后续的加固与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是我国石窟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砂岩石窟表面风化一直是保护难题,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甘肃砂岩石窟浅表层风化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甘肃砂岩石窟分布可分为三个区域:陇东地区、陇中地区、河西地区.浅表层风化受自然和人为环境影响,烟熏病害普遍存在;陇东地区主要病害为粉状风化、泛盐和植物病害;陇中地区黄河干流砂岩石窟以植物病...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降雨对北石窟寺渗水病害的影响,通过2002~2008年每日三次的人工监测,对北石窟寺165窟、222窟、240窟的相对湿度变化及大气降雨进行记录,对降雨量与洞窟相对湿度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7年,洞窟年平均相对湿度与年降雨总量变化趋势一致,2007年后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变化趋势关联度很低;洞窟月相对湿度与月降雨总量变化趋势相同;一次降雨的直接影响在降雨1d前发生,降雨前和降雨后的两天为气压降低引起的毛细水上升高度增加引起的湿度增加;裂隙水和渗流补给在3 d后开始发挥作用,洞窟湿度增加,影响时间约14 d;降雨对洞窟相对湿度更大的作用表现为变化频率及幅度的增加;洞窟湿度常年稳定在55%以上,说明洞窟存在稳定的补给源,最有可能为赋存在窟前平台的基岩裂隙水。  相似文献   

15.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40公里处,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窟群之一。20多个石窟沿天龙山东西两峰分布。由于长期受战乱影响和风雨侵蚀,石窟岩面破坏严重,山岩龟裂破碎已危及到文物本身。为了挽救这一文化遗产,笔者详尽勘测危岩分布,建立了分析模型,设计了加固方案,加固手段包括面层防风化处理,浇筑钢筋混凝土面层,锚杆,工字钢以及预制钢筋混凝土顶柱加固等。该项工程实践为以后类似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经济竞争激烈以及日本人为了大量挣钱而拼命工作等日本独特的社会因素造成了日本社会"过劳死"现象的出现。"过劳死"年龄层也趋向年轻化。  相似文献   

17.
蒋伟  吴小一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0):49-49,77
本文通过对双流县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两方面的整体考虑,对双流县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及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类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层出不穷,石窟寺作为较为脆弱的文物类别,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安全风险,风险评估作为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的关键步骤,是强化石窟寺类文保单位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基于前期石窟寺类文保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类结果,提出基于风险矩阵和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估方法,建立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取位于甘肃省的A石窟寺对该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验证,为下一步石窟寺类文保单位具体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大理剑川石窟档案文献为例,论述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努力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增添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以庆阳北石窟寺为研究对象,基于对窟区降水量、窟前泉/井水位及流量监测,结合地下水水质检测,系统分析了北石窟寺区内水环境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石窟寺窟区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全年降水量呈现明显的不均匀性;降雨导致夏季水位波动频繁,但经崖体裂隙的径流运移过程,导致补给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低温降低了岩土体的渗透能力,是引起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