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叶绿体DNA rbcL序列分析探讨五味子科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和Illicium parviflorum为外类群,对五味子科的叶绿体rbcL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五味子科为一单系类群,与八角科关系最近,与木兰科关系较远.在严格一致性树中(Length=256,CI=0.8725,RI=0.8192),五味子科被分为二支,一支由五味子属中的中华五味子亚属Subgen.Sinoschisandra,多蕊五味子亚属Subgen.Pleiostema和少蕊五味子亚属Subgen.Maximowixzia构成,支持率82%;另一支包括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中的团蕊五味子亚属Subgen.Sphaerostema,重瓣五味子亚属Subgen.Plenischisandra.由此推断,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关系密切,它们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叠,两属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通过基因树分析,结合形态学、解剖学和化学证据认为,五味子S.chinensis和红花五味子S.rubriflora是五味子属中的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考察、采集和大量解剖新鲜的和干燥的花果,获得了丰富的第1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产的五味子属(种数占该属种数的80%以上)进行了自A·C·Smith1947年发表五味子科专著以来的首次系统整理和修订,结果将分几部分发表。本文是第2部分,报道多蕊组内向药亚组的11个种、3个变种,即翅枝五味子,柔毛翅枝五味子,滇翅枝五味子,毛叶五味子,毛脉五味子,金绒五味子,鹤庆五味子,粉背五味子,华中五味子,川滇五味子,阿里山五味子,绿被五味子,披针叶五味子和小花五味子.  相似文献   

3.
五味子是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是东北三省重要的地道药材。由于近年来,野生五味子的大量抢收,杀株取果,野生五味子资源遭到严惩破坏,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日趋枯竭。为此,我们从2006年开始人工栽植五味子,经过三年的精心培养,208年五味子大面积结果,经过三年实践对五味子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讨究。  相似文献   

4.
五味子属下隶多蕊五味子亚属、中华五味子亚属、团蕊五味子亚属、重瓣五味子显属、五味子亚属和少蕊五味子亚属(共6亚属)。通过与八角科和木兰科性状的比较分析,对各分类单位之间的亲缘关系作了说明,确立了五味子科的分类系统,并研究了其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姜洪喜 《科技资讯》2006,(15):142-143
五味子(北五味子、山花椒)——木兰科、五味子属。五味子在我省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以南各林区,甚普遍常生于次生阔叶林中,缠绕在乔木或大灌木的树干上,直达枉顶。果为著名中药,又可酿果酒。  相似文献   

6.
五味子糖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02册。原标准仅收载了对五味子的理化鉴别。根据国家中药品种申报的要求,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测定和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薄层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食用醋炮制南五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提取率的变化。方法选择12个不同厂家的醋为考察对象,以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UV法对不同厂家醋炮制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含量进行分析,考察不同炮制品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含量差异。结果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含量分析结果,淘大醋香米醋,海天陈醋,水塔米醋为辅料炮制南五味子对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含量影响明显。结论通过不同厂家食用醋蒸制南五味子化学成分差异分析研究,为醋制南五味子工艺标准化和可控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冰 《科技咨询导报》2008,(36):103-103
本文简述了发展五味子产业的重大意义和除草剂药害对五味子产业的重大影响,描述了五味子受除草剂药害后的症状和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科学防治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南、北五味子木脂素和多糖对离体大鼠气管平滑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制备南、北五味子木脂素及多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苯酚硫酸法测定木脂素及多糖含量;应用离体组织灌流实验方法分析南、北五味子木脂素和多糖对大鼠气管环静息状态、乙酰胆碱(ACh)和氯化钾(KCl)预收缩气管环张力的影响.结果 南、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乙、五味子丙素6种木脂素总含量分别为(18.63±0.89)mg/g和(19.33±0.95)mg/g,粗多糖含量分别为19.27 mg/g和20.5 mg/g;南、北五味子木脂素(0.25~1.75 mg/mL)和多糖(0.06~2.00 mg/mL)对静息状态下离体大鼠气管环的张力均未见明显影响;南、北五味子多糖(0.06~2.00 mg/mL)对ACh预收缩的气管环张力亦未见明显影响,而南、北五味子木脂素(0.25~1.75 mg/mL)可剂量依赖性抑制ACh和KCl诱导的气管环收缩;对ACh诱导收缩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8.21±10.08)%和(71.72±9.80)%;对KCl诱导收缩的最大抑制率分别...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五味子科的历史回顾和对大量标本花果 (包括近缘科 )的详细观察 ,结合形态学、孢粉学和细胞学资料 ,及对木兰目、八角目等多心皮原始类群的分析 ,将五味子科提升为五味子目。五味子科下设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南五味子属下隶离蕊五味子亚属和南五味子亚属 (共 2亚属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总木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和总木质素含量:结果:各地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均大于药典规定的0.4%,质量均合格,其中以黑龙江省所产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为最高,总木脂素含量以吉林省所产五味子为最高。结论:比色法测定总木脂素含量系本研究的实验结果,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含量符合药典规定,说明道地药材五味子原产地为东北地区,故习称“北五味子”.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野外考察,采集和大量的标本解剖,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A.C.Smith专著中描述的4个种作了修订.本亚组的5个种是:大花五味子,红花五味子,兴山五味子,高山五味子和柔枝五味子.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味子挥发油,考察不同浓度五味子挥发油DPPH·的清除能力及对皮肤衰老过程中透明质酸酶、胶原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抗衰老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以抗坏血酸(Vc)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作为阳性对照,经酶标仪测试吸光度,根据公式计算DPPH·清除率和酶抑制率,软件拟合得到IC50值。结果表明,五味子挥发油具有一定的DPPH·清除效果,同时展示出显著的抑制透明质酸酶和弹性蛋白酶能力,IC50值分别为184.586±5.218μg/mL和103.710±4.642μg/mL,甚至高于EGCG,以及良好的抑制胶原蛋白酶效果(366.425±5.904μg/mL)。以上结果表明五味子挥发油在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0 引言中药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药用价值极大.但对其挥发油中主要化学组分的构成却众说不一,且前人工作多集中于研究南五味子,北五味子挥发组分的研究成果报道不多.我们选用产自辽宁的北五味子,提取其挥发组分,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属下隶多蕊五味子亚属、中华五味子亚属、团蕊五味子亚属、重瓣五味子亚属、五味子亚属和少蕊五味子亚属 (共 6亚属 )。通过与八角科和木兰科性状的比较分析 ,对各分类单位之间的亲缘关系作了说明 ,确立了五味子科的分类系统 ,并研究了其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提取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分别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对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进行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中7种主要木脂素的含量.结果大孔吸附树脂法、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的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率分别为1.09%,1.89%和1.80%.结论通过对比发现,3种提取方法中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北五味子木脂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五味子红色素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和果酒酿造工艺进行五味子红色素分解试验,探讨五味子红色素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五味子红色素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红色素的分解率分别为78.36%,41.10%,18.74%,其分解率与发酵产生的乳酸质量浓度、酒精体积分数、醋酸质量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0.96,0.89,而在不同酸度的五味子果酒酿造过程中,其红色素的分解率为11.05%,明显低于红色素的酒精发酵过程,其分解率与酸度负相关(R2=0.97),因此证实适当提高酸度会增加五味子红色素的稳定性.五味子红色素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研究对进一步优化五味子发酵食品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五味子对心血管、免疫系统及CNS具有调节作用,阐述了五味子中有效成分木脂素和多糖保护心室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五味子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采用鹤庆五味子为原料,对五味子提取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检测了五味子提取物的物理性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五味子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对五味子提取物对卷烟的感官评吸结果和对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试验,发现五味子提取物所含香气成分丰富,具有改善卷烟抽吸品质,清除自由基和降低烟气有害成分的作用,是理想的烟用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
以五味子甲素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选取大肠杆菌和灰霉菌为实验对象对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果实的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南五味子最佳提取工艺为4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h,提取1次;北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北五味子总体抑菌效果好于南五味子.五味子果实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灰霉菌有明显抑菌效果,可用于消化吸收系统杀菌消炎药物、食品防腐剂和作物灰霉病防治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