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生态住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选址、选材、单体设计和节能等方面,提出了对农村生态住宅进行合理化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态住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选址、选材、单体设计和节能等方面,提出了对农村生态住宅进行合理化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烨飞 《河南科学》2009,27(10):1305-1308
从节能和生态这两个角度上来定性地讨论了目前住宅设计的围护结构体系,对新型的生态节能型住宅围护体系设计观念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5.
分析影响建筑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改善生态住宅声环境的建筑设计对策. 对于室外噪声的处理,应考虑采用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手段,即通过合理布置噪声源,控制道路交通噪声,设置绿化带降噪,并优化住宅平面布局与立面设计,来消除噪声污染的影响;而对于室内噪声的处理,应考虑针对不同的建筑构件采取必要的隔声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6.
改善住宅建筑热环境的生态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改善住宅建筑热环境的生态措施,指出运用节能、绿化的生态理念和措施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改善居住环境质量,将是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赵莎莎  刘红霞 《科技信息》2010,(23):J0251-J0252
这是一个富有北方特色的适于冀中平原的节能省地型现代生态民居,尊重华北地区的生活生产习惯和区域特点,吸取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建筑元素并加以改进。方案吸取了当地传统的文化特征,结合新农村生活生产特点,采用经济适用的材料和技术。并运用成熟现代的设计理念,努力为农民朋友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刘颖 《天津科技》2006,33(3):56-57
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表述了建筑、住宅的生态设计理念及原则,提出了将节约资源作为建筑生态设计的目标,据此目标建设室内环境、室外环境、人文环境,打造以人为本的建筑住宅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方芳 《甘肃科技》2020,(12):99-100+96
住宅立体绿化是指在住宅建筑中,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营建的各种形式绿化的总称。文章分析了国外、国内立体绿化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明确指出住宅立体绿化具有艺术价值,能够提高住宅区的土地附加值,有利于节能,助益于建立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10.
生态住宅ABC     
人与居住,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关系,纵观住宅功能与住宅发展的历程,生态住宅已成为时代的时尚。  相似文献   

11.
对"风水学"中所包含的合理的生态内容进行了探讨,在思想上"风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实践中注重对居住地生态环境的评估和改造,对现代的生态化人居环境营造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分析了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秀塘壮族民居既有一般壮族民居干栏式建筑的特征,又具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是对当地环境高度适应的结果,带有明显的生态特征。它融入了强烈的"天人合一"色彩,还给子嗣留下了永继发展的可能,在生态人类学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科学地规划布局、合理地设计建筑结构、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等居民住宅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环境最佳化、室内居住空间合理化、节能生态化、信息智能化等方面探讨了新时期的住宅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从环境最佳化、室内居住空间合理化、节能生态化、信息智能化等方面探讨了新时期的住宅设计。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建设生态居住区的现实意叉,从选址和规划布局的科学化、道路交通系统与绿地的生态化、雨水的集约蓄收和污水的循环利用、建筑单体设计的节能和生态化以及太阳能和沼气等能源的利用等方面探讨了生态居住区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住房的质量和适用性 ,使房屋的经济价值得到增长 ,对底层、顶层住房采用了新设计方法。这样做即方便了住户 ,也给开发商也带来了效益。所以 ,这种新的设计方法 ,对推动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岷江上游地区黑水县2012年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和生物消费资料的数据收集,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计算了黑水县行政区域内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黑水县2012年总的生态足迹为71 276.212hm2;总的生态承载力为187 778.85hm2;总生态盈余为116 502.66hm2.从生态盈余情况看出,黑水县总的生态承载力约是总生态足迹的2.6倍,这一地区的发展处于可持续阶段,提出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