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尚武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5):16-19,24
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影响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进程.这种在当时比较先进和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深刻影响着客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科举尽管随着封建制度的没落而终结,但是,它对客家区域教育现代化仍产生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初的统治者重视兴办学校,使官学与私学并举以培植人才,学校成为人才的重要来源。唐朝又重视科举,它继承隋朝的科举制度,并把它进一步完善化,成为选拔人才的一条主要渠道。学校与科举两者相辅而行,学校培养人才供科举选拔,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而科举是学校生员必经的出路,成为支配学校的重要力量。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越来越重视科举的作用,抓住科举作为关键的一环,以左右学校,学校也就完全被纳入科举的轨道。封建政府对学校如何培养人才,并不怎样费心加以过问。它依靠科举作为验收的关卡,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科举考试,按照政治需要挑选人才。虽然每年选取的名额极为有  相似文献   

3.
金朝科举制度来源于辽宋,首科尉闭是天会二年,开科38次,文武举并行,取土范围扩大列全国各个地区,实行分级递进的考试方法,考场制度非常严密,进士科取士人数在5000—6000之间,平均每次150人左右。金朝科举取士,科目出身不同,则仕进前景不同。金朝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人才选拔的范围、程序与标准等方面,展现出了自身所具有的合理性,也对东亚地区、西方国家的人才选拔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西方现代公务员体制的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当代,科举制度已渐进式地形成为科举学,并逐渐走入国际视野,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互融互通。我国应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国别的科举学学术共同体,拓展科举学交流路径,进一步提升科举学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每个国家政权都必须有一定的人材培养、选拔途径,方能保证其政权组织的存在和延续,国家机器才能连续运转。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形成以后,一直延续到清末,科举制度就成为封建王朝选拔人材的重要途径。由读书中科举而做官,这条道路就是所谓的“仕途”。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就围绕着这条“仕途”旋转。科举制度,决定着中国  相似文献   

6.
金朝科举制度来源于辽宋,首科时间是天会二年,开科38次,文武举并行,取士范围扩大到全国各个地区,实行分级递进的考试方法,考场制度非常严密,进士科取士人数在5000-6000之间,平均每次150人左右。金朝科举取士,科目出身不同,则仕进前景不同。金朝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邓盛存 《海峡科学》2006,(12):93-94
中学课文《范进中举》、《孔乙己》中,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早已是人们熟悉的文学形象,谈到范进、孔乙己便自然想到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思想的毒害,不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不厌其烦地不断重复讲述着科举制度毒害人们思想这一似乎不变的“真理”。于是,在废除科举制度后的百年来,在学生乃至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科举”便成了封建帝制时代一种“腐朽落后的、扼杀人才并对人们思想造成深刻毒害”的一项代名词并加以批判,长期以来科举制也正是做为一种批判对象而在课堂上被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度下的近代政治、社会与文化赵慧峰科举制度是一种用考试的办法选官取士的制度,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久,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一项官员选拔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官员选拔录用办法,从隋以前的荐举到陌以...  相似文献   

9.
薛福成是近代早期改良派重要人物,他的人才观是他改良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对科举制度的选拔人才进行彻底批判,认为它选拔不出人才。主张人才选拔要有时务性,主张征辟、搜访幽隐,并设特科在大政事、大谋议等关键时刻选拔人才.同要在平时多设学堂,多选学生,并出洋留学,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这种人才观,布新除旧,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举制度在我国有着1300年年的历史,在其存续期间,曾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封建统治的维护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制度运行后期,制度弊病凸现,本文在简要回顾科举制度的历史的基础上,就其对科技传播的影响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论述,具体包括对科技传播者的影响和科技传播渠道和传播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人才选拨制度历经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演变后,在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人事考试制度,这表明我国选拔人才制度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合理化、法制化的道路。纵观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发展变化,每一种选拔制度都有其独到之处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无论统一考试还是破格录取,两者运用恰当,都是人才选拔的有效手段。高考制度作为我国高校一种主要的选材方式,必须长期保留和存在下去。但是,假如高考制度始终作为中国大学唯一的生源选拔形式而长期下去,则又是很不合理和很有害的。因为它还有落后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多元化大学入学制度的一面。因此,必须建立包含自主招生在内的“多元化”大学入学制度,形成“高考为主、自主招生为辅,其他入学形式为补充”的大学入学制度,这是选拔具有全面素质、创新潜质和特殊潜质等高素质优秀生源的需要,是大学和中学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自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建立,一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方面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对科举考选问题十分重视和关注,他曾对选拔的方法、录取的公正性、考试的公平性等问题提出过诸多主张和建议,为北宋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的明君贤主都知道“为政之要,惟在得人”①,把重视贤才作为“致安之本,致治之道”②因此,中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官吏的选择与作用.按末人苏东坡的说法,中国选任官吏的方式经历厂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索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交,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③几个发展阶段.本文就科举制实行前的选官制度作一简述.一、“三代以上出于十”的“世卿制”“二代”指夏商周二个奴隶制王朝.“三代以上出于学”主要指商周。三代时期选任官吏实行的是“世卿制”这是一种奴隶主贵族世袭官职的制度,在西周发展最完…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这部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中有20多篇作品涉及到了科举制度。作品中描绘了各具特色的“士子”形象,表达了作者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态度。以蒲松龄为代表的士林阶层对科举入仕表现出的是一种爱恨交织的“痴怨”情结。  相似文献   

17.
清末改废科举兴办学堂使中国教育开始向现代转型。经费不足一开始就成为各地兴学的一大困扰。文章通过对科举废除后,科场经费在中央与地方,地方省府厅州县之间的分配,探讨兴学陷入经费困境的原因。除了中古的生产不足于应付现代的教育外,清代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科举制度下国家重视人才的选拔而对育才投入不足的传统等等,都使得清末兴学的筹款困境重重。  相似文献   

18.
唐代有“献著赐官”的现象,时人将其诗歌、赋颂、文章等进献给皇帝,就可能直接获得官职.唐人献著,既有“投匦”的具体方式,又有“自举”的制度保障,且与科举中的“制科”相关.“献著赐官”既是一种补充科举的特殊选官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对推动唐代文学的繁荣有客观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归有光以卓越的成就赢得了“明文第一”的至尊地位,但其一生科举之路坎坷,归有光以自身曲折的科举考试经历和深厚的学养,指斥了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有着当时人无法企及的远见卓识;然而穷其一生,却又深陷科场不能自拔,对科举取士,始终缠绵萦系,欲说还休,有着深厚的科举情结。  相似文献   

20.
李双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5):198-199
在古代中国,科举与学校均曾扮演着选拔官员的职能,二者关系曾出现过三种形态:即科举与学校并行选官、学校取代科举、学校为科举服务,其中后者为二者关系的主流。科举能控制学校,是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统治者的养士政策和读书做官具有职业优势这双重因素共同造成,其结果是“学而优则仕”。而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公务员考试和高等教育发挥各自不同的社会功能,二者如何协调发展,也可从科举与考试的关系中汲取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