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压静电对活性污泥絮体物理特性的影响詹健,高廷耀,周增炎采用静电处理技术以改善活性污泥絮体的物理特性,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和脱水性,结果表明静电场对污泥颗粒的分电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随着静电场电流的增加,污泥颗粒的分电位降低,电流100mA为稳定转...  相似文献   

2.
低压静电对活性污泥絮体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静电处理技术以改善活性污泥絮体的物理特性,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和脱水性。结果表明静电场对污泥颗粒的电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随着静电场电流的增加,污泥颗粒的电位降低,电流100mA为稳定转化点。当电流为100mA时,生物絮体的物理特性最佳,这些结果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采用序批式反应器,以蔗糖合成有机废水为底物,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污泥沉淀时间从接种时的5min逐渐缩短为1min,污泥平均粒径从71μm增加至颗粒成熟后的850μm,成熟颗粒污泥粒径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在颗粒形成过程中,混合液中絮体污泥质量浓度不断降低,而颗粒污泥质量浓度保持增加,最终絮体颗粒污泥质量浓度比值降至0.195。每mL混合液中颗粒个数达到172个,絮体数下降到1 130个。根据活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絮体与颗粒污泥之间的竞争过程,可将该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絮体优势期、竞争共存期、颗粒优势期。  相似文献   

4.
污水处理生物絮体絮凝沉淀机理分析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介绍胞外聚合物(EPS)架桥、DLVO理论和疏水作用力3种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体系,阐述了生物絮体絮凝沉淀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絮体分泌的EPS所含蛋白质含量越少,其絮体沉淀效果越好;而疏水作用力却随EPS中蛋白质增加而加强,疏水作用力较大生物絮体絮凝能力较好,疏水作用力同时受到表面电荷的影响.此外,DLVO理论解决了EPS架桥无法解释的抗絮凝反应问题,离子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越大,则絮体絮凝能力越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超声处理对城市污泥热解过程的影响,依据Coats-Redfern积分法和截距相对误差筛选原则对其热解动力学进行分析,确定超声处理污泥热解最概然机制函数和动力学参数,考察超声处理对污泥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超声处理后,污泥热解机制在热解温度300~440℃内由三维扩散发展成为随机成核和...  相似文献   

6.
以净水厂干化铝污泥废弃物资源化应用和对含酚工业废水处理为目标,对净水厂污泥进行了苯酚的吸附研究。在对干化铝污泥微观形态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污泥投加量、pH、吸附时间、温度和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去除效果与污泥投加量、溶液pH、时间以及温度成正相关,与苯酚初始质量浓度成负相关。Langmuir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净水厂污泥对苯酚的吸附特性,25℃时苯酚的饱和吸附量为10.509 mg/g,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的、熵增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絮体的形态学研究是当今热点,本文便对近些年混凝过程的分形理论研究进行了概述.由于混凝中絮体的形成是一个随机碰撞——结合过程,由初时粒子碰撞结合逐步长大,决定了它在一定范围内是具有分形的两个重要特征:自相似性和标度不变性,也就是说絮体也是一个分形结构.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溶胞过程中污泥颗粒形态结构变化,选取分维作为表征污泥颗粒形态的重要参数,考查图像法、小角度光散射法和沉降法在污泥分维测量中的应用。从图像法测得的二维分维结果发现,酸、碱处理都能使污泥分维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小角度光散射法测得的三维分维中,在pH12并辅以热处理时出现明显下降,说明此时污泥的结构变得非常疏松。对比3种分维测量方法可知,在污泥絮体分维测量中,小角度光散射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氯化铁和硫酸铝作为混凝剂,分别研究了不同形态结构的铜绿微囊藻、针杆藻和水华鱼腥藻的混凝效果及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铁盐、铝盐混凝剂不同投加量下,铁盐对3种藻的混凝去除效果优于铝盐;3种藻在铁盐和铝盐各自达到最佳混凝效果时的混凝剂投加量:铁盐>铝盐。铜绿微囊藻的整体混凝效果最差,针杆藻的最好。相比于铝盐,3种藻在采用铁盐混凝时形成絮体的分形维数值更大;针杆藻絮体的整体分形维数最大(最大值:1.72),铜绿微囊藻的最小(最大值:1.17),表明藻种形态对混凝絮体结构的影响。3种藻在采用铁盐混凝时的絮体粒径(d50)均大于铝盐絮体,絮体强度和恢复因子小于铝盐絮体的对应值。当采用铁盐混凝剂时,铜绿微囊藻絮体d50的最大值(632μm)小于针杆藻(765μm)和水华鱼腥藻(777μm);针杆藻絮体的恢复因子最大(26.54%),水华鱼腥藻的恢复因子最小(11.04%)。3种藻絮体到达等电点的铁盐投加量大于铝盐投加量,藻絮体Zeta电位可用于分析藻类混凝时最佳去除率对应的投加量。铜绿微囊藻以电性中和混凝机制为主,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机制则可能对水华鱼腥藻和针杆藻的絮凝作用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疏浚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疏浚泥浆,其浓度低、颗粒细小、长期悬浮难以沉降,占用大量土地。利用聚丙烯酰胺(PAM)为混凝剂加速泥浆泥水分离,通过沉降界面高度、沉降速率及沉降后上覆水的浊度,确定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利用激光粒度仪和显微镜对絮体粒径及絮体形态进行分析,探究疏浚泥浆的混凝沉降特性及混凝机制,并提出混凝沉降模式。结果表明,在PAM作用下,疏浚泥浆在高混合强度、短时间内即形成较大、较密实的絮体,5 min内基本处于沉降稳定状态;PAM最佳投加量与泥浆含固量有关,为0.8wt%,此时沉降高度最高、沉降速度最快、上覆水浊度最低、絮体粒径基本保持不变、絮体分形维数为最大值。疏浚泥浆的混凝沉降过程经历快速沉降、缓慢沉降、稳定三个阶段,即絮团的沉降、压缩、自重固结过程。  相似文献   

11.
超声作用对马铃薯淀粉糊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超声场对淀粉糊凝胶特性的影响,以马铃薯淀粉糊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构仪考察了不同超声场条件与不同淀粉糊浓度对马铃薯淀粉糊凝胶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超声场中马铃薯淀粉糊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糊经超声作用后,所形成凝胶的凝胶性质有显著变化;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声强的增加,所形成凝胶的凝胶强度降低,且淀粉糊浓度越小,凝胶强度下降的程度越显著.超声场对马铃薯淀粉糊凝胶强度的影响主要在于超声会引起淀粉糊微观结构的变化,超声作用前马铃薯淀粉糊的网络结构完善,因此凝胶性质较好;超声作用后马铃薯淀粉糊的微观结构较为松散,组织呈团状聚集,故凝胶性质较差.  相似文献   

12.
对污水厂的污泥进行流变特性分析,考察不同TS下污泥的极限黏度、屈服应力、触变性等流变特征指标的变化规律,并重点探讨TS和温度对污泥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性污泥TS为0.86%时,剪切速率从0增加到100s-1的过程中,污泥具有假塑性流体的特征,但随剪切速率的不断增大(100s-1到1000s-1时),表现出胀塑性流体的特征,其流变特性可用Herschel-Bulkley模型来描述。屈服应力与TS的呈幂律关系;极限黏度和触变环面积与TS呈指数关系;污泥黏度和触变环面积随温度升高而呈现降低趋势,且低剪切速率对黏度这种趋势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长纤维高速过滤器过滤净水厂沉淀出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自行研制的长纤维高速过滤器,进行了净水厂沉淀出水过滤的试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长纤维高速过滤器最高滤速可达60m/h以上,当进水浊度为8-12NTU时,滤后水浊度均低于0.4NTU,过滤周期可达24h以上,运行效果稳定,反冲洗彻底,反洗时间短,截污量和产水量均远优于目前常用过滤器,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余万  陈旺  李培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16(6):178-181,227
在热风温度为50~80℃,风速为0.96 m/s的条件下,利用对流干燥试验台对直径为8 mm的圆条状污泥进行了干燥试验,分析了干成剂对污泥干燥特性的影响。发现原污泥的干燥特性与普通物料有较大的差别,只存在预热阶段和减速干燥阶段,50℃时的干燥时间几乎是80℃时干燥时间的2倍。向污泥中加入干成剂后,污泥的干燥速率大大提高;但存在一个最佳的干成剂掺量比使污泥具有最大的干燥速率。污泥干燥进行到某一阶段后再进行添加干成剂才能有效缩短干燥时间,存在一个最佳的干成剂添加时间。  相似文献   

15.
对污水厂的污泥进行流变特性分析,考察不同总固体(total solid,TS)下污泥的极限黏度、屈服应力、触变性等流变特征指标的变化规律,并重点探讨TS和温度对污泥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性污泥TS为0.86%时,剪切速率从0~100 s-1的过程中,污泥具有假塑性流体的特征,但随剪切速率的不断增大(100~1 000 s-1时),表现出胀塑性流体的特征,其流变特性可用Herschel-Bulkley模型来描述。屈服应力与TS的呈幂律关系;极限黏度和触变环面积与TS呈指数关系;污泥黏度和触变环面积随温度升高而呈现降低趋势,且低剪切速率对黏度这种趋势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用M.I.Baskes的Lennard-Jones Embedded-Atom(LJ-EMA)势作为原子之间的互作用,结合常能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13-原子团簇的热曲线、方均根键长起伏、比热、动能的短时平均、位移平方的平均、其它12个原子相对于中心原子的角分布函数,着重地计算了相变区域的情形,对团簇融化-凝固相变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得出多体作用力的大小增加、范围减小导致融化温度(动能)的降低和共存区域范围变小的结论;证实了在一定的总能范围内类固(solidlike)和类液(liquidlike)两类特性团簇的共存;进一步明确了两步过程(表面融化)的成因;观察到在三种较大多体互作用范围势的情况下,出现负比热;进一步揭示了热曲线斜率、方均根键长起伏、比热和动能的短时平均分布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京市某净水厂的沉淀池、滤池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Udden-Wentworth标准将净水厂污泥粒径分为4级,即3.9μm,3.9~63μm,63~250μm和250μm。3.9~63μm粒径的污泥分别占沉淀池和滤池污泥总体积的55%和73%;滤池污泥的有机质含量比沉淀池的高,在各粒径组分中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2.64%~15.11%和8.09%~10.27%;沉淀池和滤池污泥中共检出14种多环芳烃,总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556.59 ng/g和468.44 ng/g,其中2环和3环PAHs的质量分数之和为4环和5环的2~3倍,PAHs在各粒径组分中的质量分数分布与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分布一致,PAHs在250μm和63μm的粒径组分中的质量分数较高,在63~250μm粒径组分中质量分数相对较低;污泥粒径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影响污泥中金属浓度的分布,沉淀池和滤池污泥中8种金属(Al,Fe,Cd,Cu,Cr,Pb,Mn和Zn)在63μm的粒径组分中质量分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污泥超声破解预处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投加自由基消除剂NaHCO3屏蔽自由基氧化作用的方法,研究了超声破解污泥的主要途径以及各途径对超声破解污泥的贡献.根据超声破解污泥的动力学模型,得出了各因素对超声破解污泥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声能密度为0.096W/mL时,超声破解污泥的主要作用力是水力剪切力,羟基氧化几乎不起作用;声能密度为0.384W/mL时,水力剪切力与自由基氧化在超声破解污泥反应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0.85%与19.15%;声能密度为0.72W/mL时,水力剪切力与自由基氧化在超声破解污泥反应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4.14%与25.86%.所以,超声破解污泥的主要作用途径是水力剪切力的机械作用.由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增加值为因变量的动力学模型可知,在各影响因素中,pH值对超声破解污泥的效果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防渗面板对堆石坝体自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了钢筋混凝土面 板堆石坝(以下简称面板堆石坝)的自振特性。结果表明,面板堆石坝的自振特性与 一般堆石坝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在0~52.5cm/h的速度范围内,考察了流经污泥床的不同线速对UASB反应器中污泥颗粒化的影响._提高床层流经速度能明显缩短污泥颗粒形成期限,表明一定速度下的水力冲刷是污泥颗粒化的关键性条件,丝状甲烷菌、胞外多聚物和菌丝束在液流剪切力下产生的包绕作用是颗粒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