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泥岩断层泥比率RsG算法定量评价断层现令侧向封闭性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最大断距相减法恢复断层古断距,并计算断层古RsG,以此建立一套断层古侧向封闭能力恢复方法;以南堡凹陷3号构造为例,对断裂古侧向封闭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南堡3-2断层圈闭油藏数据所建立的断层古侧向封闭能力评价函数预测得到的南堡3-3断层圈闭古侧油水界面为-3.225 km,断层古侧向封闭能力弱是造成该断层圈闭油气钻探失利的主要原因;断层古侧向封闭能力同样影响着断层圈闭的有效性,是油气勘探决策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2.
涠西南凹陷低凸起TY油田的块1构造为涠洲组的断块圈闭,高部位F2断层是成藏主控因素。从断层封闭机理及影响因素入手,综合考虑岩石泥质含量及压实强度,建立了岩石排驱压力与深度和泥质含量的定量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分别计算目标储层和起封堵作用断层岩的排驱压力,对二者大小进行比较,实现定量评价断层封闭性。利用该方法对涠西南凹陷TY油田块1控圈断层F2的侧向封闭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1和H2两个目的层对接的断层岩的排驱压力大于储层的排驱压力,具有封闭能力; H3和H4两层对接的断层岩与储层的排驱压力差为负值,不具备封闭油气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火山岩区地质条件和断层封闭机制,依据断面正应力法,建立压实成岩断层封闭模式,结合断层面密度差法和断层紧闭指数法,建立岩性对接断层封闭模式。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断面正应力、断层紧闭指数、断层面密度差以及流体系数等因素,提出火山岩区断层封闭性的综合因子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火山岩区的断层封闭性。结果表明,火山岩区断层封闭性受断层级别的控制,即断层级别越高,综合因子越大,封闭性能越好,所控制的油藏规模越大;反之,断层级别越低,综合因子越小,封闭性能越差,所控制的油藏规模越小。评价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具有良好的吻合性,表明火山岩区断层封闭性综合因子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6,(5):786-791
以金湖凹陷铜城断裂带天13块、天33块为例,采用断层泥比率(SGR)方法,有选择地对区内5条控藏断层的侧向封闭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同时通过定量计算断面正压力和断裂带填充物中的泥质含量,引入断层垂向封闭因子(Fvs),定量评价区内断层的垂向封闭能力.评价结果表明:该区侧向封闭性较好,垂向封闭性较好-差.通过对断层封闭性的分析判断油气运聚的方向,最终优选出有利的圈闭,并为优选有利圈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盖层非均质性导致盖层内部产生物性封闭能力的强弱差异,提出盖层有效厚度的计算方法。综合利用泥质岩盖层和砂岩储层的薄片、扫描电镜、突破压力、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分析测试资料确定盖层和储层的分界,包括突破压力界限、临界岩性(粒度)和物性界限,进而建立盖层物性封闭评价标准;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声波时差曲线和分析测试资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定量识别盖层岩性并计算孔隙度、渗透率和突破压力;根据盖层物性封闭评价标准综合评价盖层中每种岩性的物性封闭等级,剔除不具有封闭性的部分,从而获得有效厚度。应用该方法表明:X气藏盖层和储层的突破压力界限为2 MPa、临界岩性(粒度)是泥质粗粉砂岩、孔隙度界限约6%、渗透率界限约0.02×10-3μm2,并将盖层物性封闭能力划分为Ⅰ~Ⅴ5个等级,剔除不具有封闭能力的Ⅳ和Ⅴ,获得单套盖层的有效厚度为4~10 m。气柱高度和有效厚度的相关关系证明该方法是适用的,继而利用盖层有效厚度对突破压力进行加权平均获得盖层等效突破压力,有效地确定盖层的整体物性封闭能力为中等。  相似文献   

6.
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砂岩油藏相控储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用的稀疏脉冲、基于模型的井约束地震以及地质岩性随机模拟等储层反演方法,在浊积水道砂体勘探中的储层预测效果不理想.利用相控储层预测技术,结合古地貌分析成果、已开发井区资料,以高精度地震资料为手段对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砂岩进行了储层预测和岩性圈闭评价.结果表明,在单斜构造背景及构造等值线、断层走向线、油水边界线"三线"平行或低角度斜交环境中,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是浊积岩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在同一水道砂体的不同位置,由于断层封堵性的差异,圈闭及成藏条件存在较大变化,可以形成"切香肠"式的构造岩性圈闭油藏.该类油藏高部位含水并不能说明低部位不含油,因此在该类油藏的勘探过程中还需对断层封闭性进行探讨.通过勘探实践,总结出了浊积水道油藏"定位"、"寻源"、"跟踪"、"比对"的勘探经验,同时证明了相控储层预测技术是高成熟探区精细勘探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常用的稀疏脉冲、基于模型的井约束地震以及地质岩性随机模拟等储层反演方法,在浊积水道砂体勘探中的储层预测效果不理想.利用相控储层预测技术,结合古地貌分析成果、已开发井区资料,以高精度地震资料为手段对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砂岩进行了储层预测和岩性圈闭评价.结果表明,在单斜构造背景及构造等值线、断层走向线、油水边界线"三线"平行或低角度斜交环境中,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是浊积岩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在同一水道砂体的不同位置,由于断层封堵性的差异,圈闭及成藏条件存在较大变化,可以形成"切香肠"式的构造岩性圈闭油藏.该类油藏高部位含水并不能说明低部位不含油,因此在该类油藏的勘探过程中还需对断层封闭性进行探讨.通过勘探实践,总结出了浊积水道油藏"定位"、"寻源"、"跟踪"、"比对"的勘探经验,同时证明了相控储层预测技术是高成熟探区精细勘探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6,(9):1486-1492
断层是汊涧地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也能形成与之相关的油气藏,断层封闭性的研究对于确定油气藏的分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断层特征、断层活动期、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泥岩涂抹及断面正应力等控制封闭性能的各个要素,对汊涧地区天79块、天89块4条主要控藏断层封闭性分析,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判,在此基础上分析判断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有利圈闭.结果表明:阜四段断层封闭性总体评价较好,阜二段断层封闭性总体评价较好-中等;汊涧地区有利圈闭应该在汊涧次凹内部或附近.  相似文献   

9.
在东韩油区地层、构造、储层物性及油藏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东韩油区的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东韩油区以西倾单斜,在单斜背景上发育鼻隆构造为主,在局部地区形成背斜构造,这些与尖灭砂体配合有利于形成局部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及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延安组Y9和Y10油气分布受构造、岩性、物性控制,油水分异较明显,且存在边底水;而延长组长21藏由于储层物性较差,内部流体分异作用不充分,油藏多以油水同层为主。因此,对于延安组和延长组油藏,应根据其储层和油藏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地质研究方法和开发技术对策,使其得到科学高效地开发。  相似文献   

10.
沉积盆地岩性地层圈闭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随着世界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新发现的油气藏中岩性地层油气藏无论是产量还是储量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这类油藏的理论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岩性地层圈闭与构造圈闭在成藏条件和成藏机制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岩性地层圈闭的形成条件复杂,决定了其成藏主控因素具有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岩性地层圈闭成藏“四元主控”观点:即运移通道条件、流体动力条件、储层临界物性特征和砂体封闭条件.这4项主控因素控制和决定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煤层顶底板的封闭性能是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之一。利用测井资料,基于岩心刻度测井的思想,通过对煤层顶底板岩性、物性和裂缝发育特征等的综合分析,选取岩性系数、岩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裂缝强度指数这5个评价指标作为影响煤层顶底板封闭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出煤层顶底板封闭性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此模型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数对研究区煤层顶底板的封闭性展开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煤层顶底板封闭性与其顶底板的岩性、物性、厚度及裂缝发育特征等密切相关,其封闭性能与岩性系数、厚度呈正比关系,与孔隙度、渗透率和裂缝强度指数呈反比关系。煤层顶底板封闭性综合评价指数越高,封闭性能越好。研究区5号煤层顶底板的封闭性较好,封闭性能较强的区域位于西部、南部及中部韩1 0-1 1井区,较差的区域位于东北部。  相似文献   

12.
运用地震资料求取泥岩涂抹因子的关键汁算参数(断距及两盘泥岩厚度),建立一种基于地震资料定量评价断层侧向封闭性的新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白家海凸起彩43井区东道海子断裂带内各断层的封闭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彩43井区断层住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侧向封油泥岩涂抹因了临界值为3.9,侧向封气泥岩涂抹因子临界值为2.1,小于该临界值的层位断层侧向封闭;断层侧向封闭能力随断层的演化而变化,白孚纪未期至今,研究区断层的侧向封闭能力整体变差;侏罗系油气分布与成藏期及现今的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油气纵向上多分布在成藏期和现今断层侧向封闭性较好的地层中;利用地震资料求取断层的侧向封闭性切实可行,是勘探早期评价断层封闭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中断层封闭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中几乎所有的油气藏都聚集在断层圈闭中,体现了断层对火山岩油气成藏具有很强的封闭能力。研究认为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中断层具有垂向和侧向两种封闭性。垂向封闭性主要取决于断裂中充填物的排替压力,而排替压力大小主要与充填物的成分和充填程度相关。在火山岩中断裂充填物无非火山岩自身破碎的岩屑和泥岩两种,泥岩充填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很好的封闭性,而单纯的火山岩自身碎屑充填一般不具封闭性。但由于石炭系火山岩受到烃碱流体作用,碱交代所形成的“上硅下碱”的结果使SiO2在局部层段将火山岩自身破碎的岩屑胶结起来,形成垂向封闭。因此,火山岩中断层垂向封闭存在泥质充填和SiO2胶结2种机理。在断层两盘对应火山岩储层内,油气通常呈现“此消彼长”的现象,这是断层侧向封闭性的体现。从引起差异渗透的因素来看,火山岩中侧向封闭存在岩性对接、泥岩涂抹和胶结封闭3种机理。每种机理在不同的地质情况下对火山岩中油气聚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断块油田内部低次级断层,由于规模小、区域地质特征、成藏条件存在差异性,应用Yielding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预测圈闭的油藏高度以及油水分布与实钻吻合度不高.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利用油田内部钻井、流体压力等资料,通过建立断块的深度压力模型,对断层泥岩比率ISGR与过断层压力差(Ap)进行拟合确定符合区域成藏特征的定量...  相似文献   

15.
断层封闭性研究对油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在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断裂带内部结构及物性变化、断层封闭机理及影响因素、断层封闭的差异性及有限性。探讨了目前国内外断层封闭性研究在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进展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看法,指出了断层封闭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应当加强不同方向断层封闭机理理论研究;采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的手段,不断发展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的地质模型与数学模型;深入刻画断裂带内部结构,完善断层相概念及模式,综合地质、钻井、测井、油藏工程等多学科、多方法对断层封闭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云南保山盆地生物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储层、盖层、生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等的分析,认为保山盆地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Ⅱ2和Ⅲ型,拥有利于生物气生成的母质;储集层多为高孔低渗储层,部分高孔中渗储层,总体孔隙结构不太好;盖层主要是物性与烃浓度复合封闭的盖层;其生储盖组合主要为自生自储的生储盖组合型式;圈闭多为构造-地层(岩性)复合圈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薄片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高压压汞实验等手段,系统地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七段(长7段)致密砂岩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以及成岩作用特征,揭示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进而提出针对研究区长7段致密砂岩油储层的分级评价标准.长7段致密砂岩以长石岩屑砂岩...  相似文献   

18.
南堡凹陷断裂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南堡凹陷断裂发育特征分析,考察油气分布与断裂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及断裂在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断裂在油气成藏中控制作用进行综合定量研究,并对南堡2号东构造断层圈闭进行油气钻探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源断裂类型控制着对圈闭的供烃能力,断裂活动形成的背形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断裂调节带控制着优质储层的发育,断裂对盖层的破坏程度控制着油气分布层位,断裂侧向封闭能力控制着断层圈闭油气富集程度;T4-51N和T4-21N为两个油气钻探风险最小的断层圈闭。  相似文献   

19.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岩性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在宏观上受多种元素的控制,这些宏观地质控制因素包括构造带类型、沉积体系域类型、储集相类型、烃源岩条件和盆地温压条件等.根据岩性油藏的自身特点分析认为,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岩性圈闭能否成藏主要受到4大主控元素的控制,分别为岩性油藏输导通道因素、流体动力因素、储层临界物性因素、砂体封闭性因素.经研究在牛庄洼陷发现沙河街组岩性油藏具有“三元主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西峰油田西41井区长8油藏油水分布规律。方法利用铸体薄片、常规物性、试油试采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西41井区单井产能及产水率与储层物性无明显正相关关系,出水井和高产水井基本为物性相对好的储层,而物性较差的储层产水率低。结论西41井区储层物性好的部分形成构造-岩性油藏,浮力对油气成藏具有一定的作用,从而导致相对优质储层构造低部位出水或高含水,但构造高部位高产;物性差的储层形成岩性油藏,浮力对油水分布无控制作用,具有普遍低产水、低产油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