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经历了数十年的生产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部分地区储层非均质性明显,导致油田的开发投资、成本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大大降低。本文通过对储层非均质性与油田生产动态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利用数据相关性原理提出一套全新的判别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的思路方法,运用丼间相关性模型通过动态生产数据快速、准确的判别储层非均质特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油田现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同,证明了本方法的准确有效。该方法与传统识别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相比,无需测试额外数据,方便快捷,简单有效,可以节约大量的研究费用与时间,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强凹陷沙海组碎屑岩储层的非均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将张强凹陷沙海组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空间分为7种基本孔隙类型,这7类孔隙形成了孔隙型和致密型两种孔隙组合关系。研究发现:沙海组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分布和物理性质变化很大,微观非均质性较为严重;碎屑岩沉积组分的结构特征、机械压实作用、自生矿物胶结作用和不稳定组分溶解作用的不均一性,是导致张强凹陷沙海组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塔巴庙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储层非均质性是沉积、成岩和构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及微观非均质性的研究,认为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沉积构造和沉积韵律决定了储层层内非均质性,而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的不均衡性是影响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储层非均质性及控制因素的分析,为研究储层内天然气的分布规律提供了地质基础,并有利于指导后期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4.
沉积方式与碎屑岩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体的韵律性和砂岩储层层内不连续薄隔层的存在导致砂岩储层层内渗透率差异,从而影响其层内非均质性。本文对八类沉积方式形成的砂体的内部韵律性及泥质薄夹层分布特征进行讨论,建立各类砂体沉积模式与碎屑岩储层层的非均质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密闭取芯以及大量加密调整井实钻显示,渤海SZ油田平面上水淹差异大,平面剩余油动用不均,而现行平面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手段难以满足下一步挖潜需求,基于减缓平面矛盾、释放平面剩余油潜力需求,开展了渤海SZ油田开发后期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表征研究。研究显示,现行平面非均质性定量表征以地质统计学方法为主,其基础参数多为井眼处储层指标信息、以小层为测量单元,存在表征层次不足、无法有效描述井间储层内部结构差异等问题,通过开展储层构型研究,深化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程度表征层次,结合油田不同相带单元平面油水接触关系,统计了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新指标非连通厚度,该指标以连井剖面为基本单元,克服了无法描述井间储层内部结构差异的局限,并通过绘制非连通厚度平面分布图,实现了储层内部结构差异程度半定量表征。将非连通厚度指标应用于渤海SZ油田小井距先导试验,指标预测结果与生产实际一致,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经历了数十年的生产,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部分地区储层非均质性明显,导致油田的开发投资、成本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大大降低。通过对储层非均质性与油田生产动态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利用数据相关性原理提出一套全新的判别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的思路方法;运用丼间相关性模型通过动态生产数据快速、准确的判别储层非均质特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油田现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同,证明了方法的准确有效。与传统识别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相比,无需测试额外数据、方便快捷、简单有效,可以节约大量的研究费用与时间,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决页岩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多以及难以综合定量表征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的问题,基于洛伦兹曲线理论计算页岩宏观非均质性的总有机碳含量、微观非均质性的矿物组分和有效孔隙度以及岩石力学参数非均质性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影响因素的洛伦兹系数,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建立综合定量表征页岩储层非均质性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表征结果与预测布缝方式和压裂施工曲线吻合较好。该方法为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提供了一种思路,同时对威远地区压前预测和压后评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近40 年来,通过现代河流研究和多学科结合,河成相模式已由最初的点沙坝侧迁模型发展成今日的16 种相模式;同时研究方法亦由单纯的垂向相序分析,发展成大露头三维研究,识别出可与现代复合坝比拟的构型要素,从而建立相模式。该文对此作了一简要回顾与评述,然后介绍一个密西西比河曲带的6 级储层非均质性和一个辫状三角洲储层质量之受控于沉积因素。文章指出,研究者应针对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的构型要素,以更好地认识古河流。河成储层包含多级非均质性,沉积变量是储层质量和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因此不断更新储层沉积学认识,有助于提高勘探和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1.
用生产井信息确定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储层非均质性是油气田地质和开发工程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油气田内名井的油气产能,根据美国一些开发多年的油气田产量等生产数据(如累积产量,年度产量和月度产量等)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地质分析提出了月度产量变异系数,年度产量变异系数和累积产量变异系数等特征参数,这些参数有有效地反映了层层内和平面非均质特征,对于高含水期的老油气田油藏地质模型研究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法21断块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储层非均质性变化是影响地下油、气、水运动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法21断块的岩石物性分析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该断块的层内、层问及平面的非均质性变化特点,从而为该断块制定开发调整方案奠定了基础。本文的分析方法也可推广到对同类型非均质性油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储层纵向非均质性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普遍采用的是测井、录井、岩心实验等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数理统计方法,只能识别规模较大、差异明显的层间差异;且预测结果严重依赖于数据的品质和数量,难以满足满开发动态的需求。根据耦合流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应用流动电位的储层纵向非均质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层间及层内由渗透率变化及隔夹层分布而产生的流动能力差异。根据实际油藏的地质特征,建立了5种不同类型的非均质性模型,模拟计算了随生产过程而产生的电位分布差异。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渗透率层间差异引起的注水"指进"现象有较好反映,还能够显示隔夹层的存在位置,具有成为新型评价方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定量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综合指数方法,该方法利用把表征非均质特征的9个参数作为因素建立起模糊数学模型,主要包括因素集合结语集合、单因素矩阵等模型。该方法可以克服多种非均质参数表征不一致的缺陷,能实现储层非均质性定量刻划。该方法在胜索油田二区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定量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综合指数方法。该方法利用把表征非均质特征的 9个参数作为因素建立起模糊数学模型 ,主要包括因素集合、结语集合、单因素矩阵等模型。该方法可以克服多种非均质参数表征不一致的缺陷 ,能实现储层非均质性定量刻划。该方法在胜坨油田二区进行了实际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用生产井信息确定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用生产井信息确定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储层非均质性是油气田地质和开发工程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油气田内各井的油气产能。根据美国一些开发多年的油气田产量等生产数据(如累积产量、年度产量和月度产量等),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地质分析提出了月度产量变异系数、年度产量变异系数和累积产量变异系数等特征参数,这些参数能有效地反映储层层内和平面非均质特征,对于高含水期的老油气田油藏地质模型研究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储层非均质表征方法研究室"于2012年经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审核通过并立项建设,该研究室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2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以及"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开展基于储层非均质的油藏描述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室主任为林承焰教授。  相似文献   

19.
朝阳沟油田Ⅲ类区块井网经过两次加密调整和重复压裂, 部分储层仍无法建立有效驱动体系, 油水井措施效果差, 剩余油采出程度低。考虑到对压裂缝扩展条件及非均质储层改造程度认识不足的实际情况, 通过测井与地震联合的手段开展油藏三维地应力场建模, 以弹性理论为基本依据, 预测非对称压裂缝全缝长扩展情况, 提出“相对应力”和“改造因子”概念, 给出相对应力?改造因子非线性经验关系式, 划定形成填砂裂缝的相对应力值范围, 并据此判断储层压裂后改造规模情况。研究结果对油田开发中后期开发层系的选定, 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程度将起到较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的聚集、产出、分布和油气藏的形成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储层非均质性描述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储层非均质性既具有结构性,又具有随机性,是区域化变量。根据地质统计学的理论,通过半变异函数,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k阶球状模型拟合实验半变异曲线,利用线性规划法实现了阶球状模型的最优拟合。提出了评价储层非均质性的综合评价指标,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变化幅度、变化速度以及变化的随机性进行定量描述。具体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