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填站站址是一个充填矿山的咽喉工程,其合理与否是一个新建充填系统的关键。为解决充填站站址方案优化选择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境、安全等因素,建立了充填站站址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EM)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的基本理论对充填站站址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从而确定最优充填站站址方案。评判过程中,为均衡主观、客观因素对各评判指标权重的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判指标的主观权重,结合熵权法计算得到的客观权重,得到均衡主观、客观因素影响的均衡权重,进而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的基本原理建立AHP&EM-TOPSIS综合评判模型,计算得到各充填站站址方案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从而确定各充填站站址方案的优劣。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矿山实例中,依据该矿山实际条件,拟定3种待选充填站站址方案,建立充填站站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AHP&EM-TOPSIS综合评判模型对各充填站站址方案进行评判,得出拟选择3种充填站站址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71.2%, 46.4%,56.3%,从而确定第1种方案最优。经该矿山实践表明,本文方法所确定的充填站站址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矿方法选择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建立采矿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多种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优选.在评判优选过程中,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案的动态、静态、定量、非定量指标,如技术、经济指标及采矿地压控制程度等;将待选择方案指标转换成隶属度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权重向量,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出各方案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优越度.以新桥硫铁矿为例,得出待选采矿方案的优越度分别为96.0%,80.4%和86.5%,从而确定第1种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盛大铁矿低效开采的难题,运用改进的AHP-TOPSI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5个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优选。从经济、技术、安全3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的评判指标,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客观地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改进的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基于评判指标计算出5种采矿方案的综合优越度。结果表明,5种采矿方案优越度依次为29%、28%、21%、22%、20%,其中分段接力退采分段充填采矿法为最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盛大铁矿低效开采的难题,运用改进的AHP-TOPSIS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5 个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优选。从经济、技术、安全3 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的评判指标,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客观地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改进的AHP-TOPSIS 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基于评判指标计算出5 种采矿方案的综合优越度。结果表明,5 种采矿方案优越度依次为29%、28%、21%、22%、20%,其中分段接力退采分段充填采矿法为最优。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常权评价容易导致"状态失衡",提出一种公路路线方案变权重优选模型。首先,根据方案优选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运用AHP和变权重理论计算评价指标的变权重系数;然后,基于以上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变权重-TOPSIS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判模型,再对各方案优越度进行计算,得出最优方案。采用该模型对湖南省某二级公路A点至B点的四个方案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比传统的评判方法更贴近工程实际,表明该优选模型工程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采矿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在综合层次分析法(AHP)、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和加权TOPSIS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构建加权TOPSIS-灰色关联综合评判模型,对多种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优选。优选过程中,从经济、技术、安全3大类因素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的评判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得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利用灰色关联系数改进加权TOPSIS法,建立加权TOPSIS-灰色关联综合评判模型,并运用TOPSIS法原理计算出各方案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以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优选为例,得出4种拟选采矿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47.9%、62.5%、63.9%、59.9%,确定第3种采矿方案最优。经矿山实践验证了该评判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新桥硫铁矿采矿方法模糊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对新桥硫铁矿8勘探线以东难采矿体的采矿方法进行优选,建立了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定量和定性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并对定量和定性指标分别计算隶属度,最终得到待选择方案的综合评判向量(0.960,0.804,0.865),即优越度分别为96.0%、80.4%和86.5%,从而确定方案Ⅰ最优。矿山实践表明,模糊选择的采矿方法较好地适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合适的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建立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基本理论建立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优选的AHP-TOPSIS综合评判模型.从经济、技术、安全三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的评判指标体系,通过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模型,利用TOPSIS原理计算各方案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以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优选为例,得到各拟选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67.39% 、46.45%、52.14%,从而确定方案Ⅰ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各项评价指标对评价体系的影响,并进行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的采矿方法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采矿方法选择存在的弊端以及数值优选权重确定的难题,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技术、经济、安全等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建立了采矿方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决策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运用基于组合赋权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待选采矿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各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实现采矿方法的优选。最后,以云南某矿为例,设计了3种备选采矿方法,得出待选方案的综合优越度依次为0.033 03、0.583 49、0.966 96,从而确定方案3环境再造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采矿法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组合赋权的TOPSIS法在采矿方法选择的评价中更合理、更可靠。  相似文献   

10.
露天转地下最佳开采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露天转地下开采模式综合评判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多种开采模式进行评判优选.评判优选过程中,综合考虑影响露天转地下开采模式的动态、静态、定量、非定量指标,如技术、经济指标及边坡稳定程度等:将待选择方案指标转换成隶属度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权重向量;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出各方案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优越度.以石人沟铁矿为例,4种开采模式的优越度分别为45.82%,84.32%,89.88%,80.75%,从而确定第3种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11.
为从多种备选采矿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提出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众多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与优选.首先综合考虑采矿方法选择涉及的指标,构造采矿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向量,采用线性函数法和二元对比排序法解出定量与定性指标的隶属度,并构建隶属矩阵,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采用模糊评判法计算出每个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及选出最优方案.以张家沟煤矿为例,计算得出各备选采矿方法的优越度分别为0.973,0.873和0.919,因此确定第1种方案为该矿最优采矿方法.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矿山最佳深井巷道支护方案,基于最优组合权重构建深井巷道支护GRATOPSIS综合评价模型,以某深井矿山为例,选取14项评价指标作为GRA-TOPSIS综合评价模型的判别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确定组合权重,引入最小鉴别信息原理优化组合赋权,利用GRA-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备选支护方案,基于评价指标的综合优越度确定最优巷道支护方案。结果表明,5种备选支护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50.4%,49.0%,56.6%,42.7%,55.8%。顶板与两帮均锚杆锚索、喷射混凝土,底板锚索并注浆联合支护方式为最优决策。该评价模型能够对支护方案定量评价,模型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3.
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对影响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支护方案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查基础上,选取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关系,构造阶层结构,采用模糊理论建立判断矩阵,确定权重向量;通过专家调查和理论分析等方式确定各因素得分,采用逻辑运算确定相对优属度矩阵,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判备选支护方案的优劣。利用该模型对上海陆家嘴地区某深基坑3个备选支护方案进行比选,得出备选方案的相对优属度分别为0.596,0.283和0.619,从而确定第三方案最优,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岩溶区高铁线路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岩溶区高速铁路线路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对影响岩溶区铁路线路方案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查基础上,选取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关系,构造阶层结构,采用模糊理论建立判断矩阵,确定权重向量;通过专家调查和室内外试验等方式确定各因素得分,采用逻辑运算确定相对优属度矩阵,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判备选线路方案的优劣.利用该模型对贵广高速铁路雄村—贺州段3条备选线路方案进行比选,得出备选方案的相对优属度分别为0.131,0.889和0.581,从而确定第二方案最优,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驻留矿体开采技术难题,建立了开采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及密切值法基本理论对开采方案进行了综合评判选择,从而确定驻留矿体最佳开采方案。评判过程中,采用二元比较法将影响采矿方案的定性指标相对定量化,建立综合评判定量指标体系;运用优化的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求得均衡权重,进而通过密切值法计算各采矿方案的密切值,以确定开采方案的优劣。将该方法应用于姑山铁矿驻留矿体回采方案的优化选择中,得出3种采矿方案的密切值分别为0、3.8、5.1,从而确定第一种方案为最优方案。经生产实践证实,该方法确定的采矿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AHP-TOPSIS评判模型的姑山驻留矿采矿方法优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决马钢集团姑山露天铁矿境界外驻留矿体的开采技术难题,在综合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对4种拟选的采矿方法进行综合评判优选.从经济、技术、安全3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的评判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客观的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进而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计算出4种采矿方法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研究结果表明:4种拟选采矿方法的优越度分别为45.3%,46%,64.3%,30%,第Ⅲ种采矿方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最优.该结果与模糊数学、突变级数法的评判结果基本相符,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对于采矿方法优选具有工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采矿方法的选择关系到矿山的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是矿山建设和生产的核心内容。采矿方法选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决策多属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共存的特点,同时传统的经验对比法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本文将信息论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有机地结合,针对采矿方法的评价优选,提出了信息熵模糊物元分析法。评判优选过程中,选择如采矿成本、损失率、贫化率等决策指标;将待选择方法指标转换评判矩阵,通过信息熵模糊物元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权重向量,利用熵模糊物元原理计算出各方法的相对贴近度。选取国内某矿山采矿方法为例,从安全、技术、经济3个方面综合考虑评判指标,对拟选用的3种方案进行综合评判,计算得出3种待选方法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96.18%、81.02%、92.18%,从而确定最优方法,为矿山采矿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该优选方法与模糊优选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计算方法简单,评价结果直观、准确可靠,具有信息利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采矿方法的选择关系到矿山的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是矿山建设和生产的核心内容。采矿方法选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决策多属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共存的特点,同时传统的经验对比法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本文将信息论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有机地结合,针对采矿方法的评价优选,提出了信息熵模糊物元分析法。评判优选过程中,选择如采矿成本、损失率、贫化率等决策指标;将待选择方法指标转换评判矩阵,通过信息熵模糊物元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权重向量,利用熵模糊物元原理计算出各方法的相对贴近度。选取国内某矿山采矿方法为例,从安全、技术、经济3个方面综合考虑评判指标,对拟选用的3种方案进行综合评判,计算得出3种待选方法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96.18%、81.02%、92.18%,从而确定最优方法,为矿山采矿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该优选方法与模糊优选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计算方法简单,评价结果直观、准确可靠,具有信息利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轿车综合性能多级模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轿车综合性能的定量评价方法,建立了轿车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众多评价因素的模糊性,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了轿车综合性能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了各评价因索及相应子因素的权重与隶属度.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模糊综合评判在矿山地质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丘陵山区复杂的地质情况,构建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的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并引入弱模糊一致矩阵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解决了传统AHP很难满足一致性检验的问题;依据矿山特殊地质条件,将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构建模糊综合评判表,确定各影响因子的隶属度;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通过该模型在实际矿山中的应用,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显示的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影响程度吻合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