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28~1930年,西北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灾,其中陕西受灾程度最重,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原因,又有社会原因。面对灾荒,民众和当地政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济凋敝,再生产难以恢复,农村社会危机深化,社会秩序混乱,道德伦丧。认真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尤其是研究近代民国时期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影响,对我们今天应对自然灾害仍有现实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揭示明代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类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对今天的历史借鉴作用.方法 充分利用各种历史文献和实际考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明代西北地区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中发生年次最多、对农业生产危害也最严重的是旱蝗灾害,往往形成重饥荒年.结论 史为今鉴,明代西北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区域人民的抗灾经验,对今天西北地区的防灾抗灾工作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云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极大地破坏了云南农村的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大灾之后,农村耕地遭到毁灭性破坏,农业生产严重受挫,粮食绝收,粮价飞涨,灾民卖儿卖女以求生存.灾害还对农村地价地租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不断,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现代文学对此作了生动形象的反映,表现了自然灾害下人民日益艰难的生活处境,灾民被迫卖儿卖女,许多妇女堕入风尘。灾荒之下,流民遍地,弃婴、自杀、食人等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云南自然灾害频发,尤以涝、旱、震、疫、雹等灾害发生的次数为多。与其他时期和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灾害类型众多、灾害次数频繁、成灾面相对较小、存在区域差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 甘肃社会教育开始于清末民初。民国时期甘肃社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民国时期甘肃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作初步探讨。一、民国时期甘肃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因1、为了提高甘肃民众的文化水平,必须提倡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对象是民众,社会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的发展对西北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影响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和我国社会文化变迁的基本趋势入手,分析了西北地区社会文化的基本特点,探讨了旅游业的发展对西北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积极作用和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成为推动西北地区社会文化变迁良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西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协调区域生态环境用水和经济发展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努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实现西北地区有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该书是至今国内有关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该书从地理学与社会学结合的视角,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揭示了自然灾害与社会易损性的相互关系,展现了对自然灾害的新认识,建立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基本理论以及区域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的框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该书是至今国内有关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该书从地理学与社会学结合的视角,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揭示了自然灾害与社会易损性的相互关系,展现了对自然灾害的新认识,建立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基本理论以及区域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的框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干旱是我国自然灾害中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当前已有学者对我国明清时期华北、华中、江南地区的干旱灾害进行较多的研究;而关于河南省的干旱灾害的研究,尤其是干旱灾害等级的划分标准和时空变化特征仍鲜有报道.基于此,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河南...  相似文献   

12.
沙产业与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西北沙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沙产业是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论述了沙产业开发必须与沙区生态条件不断改善和绿洲农业持续发展相结合,认为选择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是实施西北地区沙产业开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河州土司何锁南是明代在西北最早敕封的土司之一,受封河州卫世袭指挥同知,一直到民国二十一年,方被废除。其家族历经明清两朝,雄居西北达561年,对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缺乏系统记载,学术界对其一直知之不详,故需就何锁南本人及其族属等问题做进一步的考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标准降水指数的广西旱涝特征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西地区74个气象站1961-2008年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降水指数、Mann-Kendall检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地区近48年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广西旱涝呈阶段性变化,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21世纪以来旱涝灾害以干旱为主,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后期的旱涝灾害以洪涝为主。②通过REOF对广西进行旱涝分区,根据前4个旋转空间模上高荷载区分布,广西可以大致分为桂东北、桂西北、桂东南和桂西南4大区域,各分区的极端旱涝变化总体上和全区保持一致性,但在某些时段不同区域之间重度旱涝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桂东北和桂东南地区重旱发生的频率大于其他地区,桂西南的重涝发生的频率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中国铁路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并重点阐述了12个基本灾害类型的特征、致灾机理、区域分布、灾情和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6.
要使西北地区竞技体育有所发展,应重视科学选材,强化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提高竞技体育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提升竞技体育在大众中的影响力,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0IntroductionTibet is located at26°50′-36°33′Nand78°25′-99°06′E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which isbounded by Sichuan,Yunnan,Qinghai Provincesand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nd coun-tries suchas Nepal,India,Bhutan,Sikki mand My-anmar[1].As main par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Tibet has a special and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Accordingtothe geotectonics,Tibet lies with-in the east of the huge Alps-Hi malayas mountainsystem.Because the Indian Plate continues divinginto no…  相似文献   

18.
苏皖两省铁路沿线自然灾害以水成因为主,并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季节分布集中、群发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据此,可以划分出长江以北淮河中下游灾害多发区、长江以南灾害常发区和皖西北灾害少发区等三大灾害区域。  相似文献   

19.
Mountain regions supply a large amount of fresh water for the people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however, there is great uncertainty of the water quantification from mountains to lower area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hydr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mountains and the hydrological linkage of mountains and plains, the measured and simulated hydrological data of the arid region in northwest China were used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which followed a catchment-based approach. Firstly, the Heihe River Basin, a well-documented area, was selected as a specific watershed to reveal the hydr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lands (mountains) and lowlands (plains); and then, the significance and disproportion of mountain runoff of 8 river basins as cases in the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following the above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mountain runoff in total basinal runoff (PMR) of most rivers is above 50%. The PMR are between 50%-95% in the rivers originated i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where the aqueous vapor is relatively sufficient. And that, almost all the flow of the rivers originating from the Qilian Mountains,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and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Kunlun Mountains come from mountain regions. Also the PMR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west to east in northwest China. The hydr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disproportion of mountains water in the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were given a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assessment, and the results could give potential guides for the scientific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se regional areas for relieving the more and more serious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due to climate warming and population expan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