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稻谷和玉米的产量在整个粮食产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我省的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很广;据一九九三年统计,我省水稻的种植面积为1125万亩,总产量为38.81亿公斤。玉米为“高产之王”,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是很可观的。这两种农作物加工所得的副产品的数量也是很多的,所以在我省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有着巨大的潜力。一、稻谷加工副产品的利用1、稻谷的利用途径过去省内许多企业水稻加工之后稻壳堆积如山。由于稻壳质轻,堆体大、风吹易散、雨淋易震,长期堆积还会发生自燃。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火灾隐患,有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玉米淀粉厂副产品玉米黄粉为原料提取玉米黄色素的工艺 .以无水乙醇为萃取剂一次提取率 >84% ,液体产品吸光度 E1 %1 cm(44 5 nm )为 4.0  相似文献   

3.
10月21日.定西市特种玉米工程中心科研成果推介会在通渭县召开。市特种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技推广研究员师惠英就目前国内外优质专用型玉米的发展趋势,综合利用价值及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4.
玉米蛋白粉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玉米淀粉厂副产品(玉米蛋白粉)酶解,除臭处理后,可以提取食品级天然黄色素和广泛用于食品医药行业的辅料玉米醇溶蛋白,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生产,并可显著提高玉米蛋白粉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生物净化玉米淀粉工业废弃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淀粉工业的主产品为淀粉,副产品有玉米蛋白粉,玉米油,黄浆,菲汀等,但是淀粉生产的同时有大量的废弃物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尤其是污染地面水环境。现行污水处理方法因经济性差等原因,在淀粉工业中应用甚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国内外对柑桔加工与副产品的开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综合利用柑桔两大宗废物开发一系列新产品、新工艺的构思。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世界大宗粮食作物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举足轻重地位。播种面积在各类作物中位居第三,仅次于水稻、小麦。我国玉米分布也极广。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副产品指除玉米籽粒以外的部分,如秸杆、玉米芯、花粉、玉米笋、玉米苞叶等。目前,我国对玉米的利用,仅限于籽粒,多作粮食或饲料,在深加工方面才刚刚起步。对玉米副产品的研究和利用就更少。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玉米及其副产品的利用已达98%。因此综合利用玉米及其副  相似文献   

8.
玉研 《科技潮》2005,(5):9-9
玉米在世界的粮食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玉米年产量位于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全身都是宝,其在国外加工业中已达数千个品种,加工回收率高达98%。经过深加工之后,玉米产品的附加值比卖玉米原粮增加效益3~100倍以上。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以及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作为健康食品概念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我国玉米深加工工业比较落后,80%以上的玉米以原粮状态直接上市或者经过初级加工进入消费。  相似文献   

9.
朱克强 《科技信息》2013,(25):384-385
煤电一体化企业实现了产业链的融合,这一融合也给两大能源产品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互为资源、互为市场,因此要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项目,吃干榨尽、封闭循环,使煤电一体化事业获取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孙宏  雪梅 《应用科技》1999,(5):12-13
彩色玉米做为一项新兴的种植项目,近年来正在我国大江南北悄然兴起c由于彩色玉米营养成份比普通玉米高,加之种植方法简单,又宜于鲜食和加工,经济效益一目是普通玉米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彩色玉米的种植与加工,被专家誉为中国未来五年内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它们以其特有的颜色、优良的品质和天然的风味等特点,在特种玉米家族中又形成一道色彩斑斓、美丽诱人的风景线。印度红玫瑰爆裂玉米该品种采用系统杂交方法选育而成。株高160cm,穗长15cm左右,籽粒红色,光彩鲜丽,穗型整齐美观,品质一流,爆花率极高,亩产300kg。巴西五彩…  相似文献   

11.
在冀南平原生态条件下 ,通过大田实验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掖单 19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种植密度增加 ,玉米花后果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Chl)、光合速率 (Pn)、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增大 ,实测产量结果 ,以 6 0株 m2 密度下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纯甜玉米虽然籽粒含糖分高,但因胚乳缺陷而使其出苗晚,出苗率低,幼苗生长弱,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异型玉米花粉直感产生的饱满籽粒,可以提高出苗率,苗期长势好,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且可改善甜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吉林省中晚熟期的4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 从玉米胚中提取基因组DNA并利用10对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进行扩增, 扩增产物经质量分数为8%的聚丙烯凝胶电泳检测, 获得了清晰稳定的图谱, 初步建立了吉林省中晚熟期玉米43个品种的DNA指纹库.  相似文献   

14.
硅对汞毒害玉米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在幼苗生长阶段,较高浓度的汞能使玉米苗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力和水分利用率降低,而叶片蒸腾强度升高.培养液中加硅能使上述生理指标的变化明显减轻,说明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汞对玉米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玉米秸作试验材料,模拟新型切式粉碎机的工作原理,就动刀厚度、动刀速度、底刃角度、试样状态及剪切抗力等主要参量安排了正交试验。讨论了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轴向加工玉米秸等粗茎杆时,动刀厚度取4mm以上,速度取2.58m/s以上,底刃角度取0°及试样处理为一边带节状态,可以使剪切抗力最小。  相似文献   

16.
蔗糖占我国食糖总消费量90%以上,而甘蔗是蔗糖的主要原材料。然而,我国甘蔗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导致制糖成本越来越高,提高甘蔗及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对我国甘蔗制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甘蔗基蔗糖高附加值生物转化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蔗糖生物催化相关的关键酶元件,以及多酶级联催化技术转化蔗糖制备结构多样性功能产品方面的应用,阐述微生物发酵技术利用蔗糖及糖蜜制备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方面的潜力,进一步探讨甘蔗基蔗糖高附加值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山西中部地区耐密性玉米品种最佳施氮水平及氮钾配比,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制定了优化配方施肥方案,试验选用当地大面积种植的3种耐密性玉米先玉335、郑单958及大丰30,设置200 kg·hm-2、300 kg·hm-2、350 kg·hm-23个施氮量水平,并设1∶1.0、1∶1.5、1∶2.0和1:3.0的氮钾施用配比,分设对照,在成熟期对植株及籽粒含氮量、各处理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供试玉米品种均在施氮量为350kg·hm-2时,达到高产。先玉335和大丰30,在氮钾比为1∶1.5时,玉米单产进一步显著增加,分别达13 773.0 kg·hm-2、14 434.5 kg·hm-2,增产幅度分别达到37.97%和37.10%,同时氮肥利用率分别提升到11.54%和10.02%。郑单958在氮钾比为1∶2.0时,玉米单产极显著提高,达13 464.0 kg·hm-2,增产幅度达40.62%,同时氮肥利用效率提高到12.04%。先玉335以及大丰30整体对氮肥施用水平变化的敏感程度高于郑单958。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在山西省积极推广种植优质蛋白玉米和优质高油玉米的重要意义,同时呼吁应尽快实现高油玉米技术的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19.
普通小麦与玉米的体细胞杂交再生完整植株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小麦济南177制备得到两种原生质体,一种来源于具有一定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但其分裂能力较低;一种来源于生长迅速的悬浮细胞但不能分化,将二种原生质体混合,共同作为受体与经过紫外线(UV)照射的玉米(Zea mays L)原生质体在PEG诱导下融合,培养后获得再生克隆并进一步分化为植株,而它们单独与玉米原生质体融合均不能再生植株,通过染色体、同工酶及5SrDNA分析及生长习性分析证明再生植株均为体细胞杂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不同米制法炮制斑蝥的工艺,揭示米炒法炮制斑蝥的作用,并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斑蝥炮制品质量评价标准.以外观、气味、质地、净度、辅料米的性状及斑蝥素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比较研究斑蝥米贴炒、米拌炒、米泔水制3 种炮制方法及其质量.研究发现,斑蝥米炒炮制品外观油润,饱满,无毛绒状灰屑;具有特异的焦香气味;质地酥脆,易研磨成粉末状,略有油质感;炮制后的辅料米呈黄棕色,表面有不规则裂纹和斑蝥绒屑;生品中斑蝥素含量为0.503%,斑蝥3 种米炮制品中斑蝥素的含量降低,为0.017%~0.397%.斑蝥3 种米制斑蝥炮制方法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其中以米贴炒法为优,保证斑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