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劲性钢筋混凝土柱施工技术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云峰 《广东科技》2007,(11):48-49
劲性钢筋混凝土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施工技术最大区别在于劲性柱内的型钢柱施工技术,即型钢柱的制作和安装,而型钢柱的制作和安装的关键又在于控制型钢柱的垂直度和轴线位移偏差.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控制型钢柱垂直度和轴线位移的技术要点和解决措施,提高劲性柱的施工技术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庞忠 《甘肃科技》2013,29(11):126-129
目前,在大型钢结构施工中,大多采用施工现场制作安装,且在T形制作过程中,采用钢板直接做成T型钢,焊接变形难以控制,十字柱组立过程主、副部分定位与精度均难以控制,施工难度较大,工期和质量都难以保证,而甘肃省第二安装工程公司采用工厂化制作,标准化生产,在十字型钢柱制作时,利用H型钢对称热收缩变形的原理,先制作H型钢再切割成两个T型钢,并采用分段间隔切割的方法,有效地减小了T型钢制作的焊接变形。十字型钢柱主、副部分组立时采用加劲板和工艺隔板,提高了装配精度,有效地降低了焊接应力。安装时采用多点吊装法将十字钢柱吊装就位,避免了超长十字型钢柱吊装挠度,降低了十字柱吊装变形。通过缆风绳法结合经纬仪调整钢柱中心线,螺母结合垫铁法调整钢柱的标高等方法保证了钢柱的安装精度。  相似文献   

3.
罗云峰 《广东科技》2007,(11X):48-49
劲性钢筋混凝土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施工技术最大区别在于劲性柱内的型钢柱施工技术,即型钢柱的制作和安装,而型钢柱的制作和安装的关键又在于控制型钢柱的垂直度和轴线位移偏差。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控制型钢柱垂直度和轴线位移的技术要点和解决措施,提高劲性柱的施工技术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现浇混凝土施工是工程中的关键内容,施工中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可能会导致施工质量缺陷的出现.如果这些施工质量缺陷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必然会导致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出现,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本论述通过分析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成因提出了预防及控制措施.目前现浇混凝土施工只要做到模板支护牢固可靠,并且优化施工配合比,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并注重混凝土的养生工作,就能使现浇混凝土存在缺陷的原因得到有效控制,避免裂缝、蜂窝等情况的发生,保障工程项目的效益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森林 《科技信息》2013,(14):407-409
本文分析了影响既有线电气化铁路桥钢柱施工的关键因素,从施工便利、提高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角度出发,通过现场调查,排查桥钢柱安装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结合现场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对桥钢柱、桥支架定位选型及安装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6.
依托郑州南站13号线车站主体结构工程中的型钢混凝土柱,针对其施工过程中垂直度一次合格率不高的状况,展开了调查研究与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其根本原因是定位器锥型定位钢板设计不合理致使型钢柱定位困难和型钢柱无有效校正措施,并提出更改定位器锥形定位钢板的位置、采用钢管加顶托斜顶型钢柱进行微调垂直度的解决措施.经相应措施改善后,...  相似文献   

7.
劲性钢柱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文 《科技资讯》2007,(23):76-77
劲性钢柱作为型钢砼组合结构的一种,是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之一,其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本文结合工程施工实践,从劲性钢柱的材料制作、焊接加工、安装等方面对劲性钢柱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大型化工厂工艺管道的安装过程.对安装前的准备工作,现场的组织,材料的检查、保管和发放,管道的预制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叙述.并对管道的现场安装、焊接、热处理及检验、管道的压力试验和清洗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达到提高安装质量和施工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组合柱的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层建筑为例,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组合柱施工关键技术。该项技术解决了型钢对接和钢筋混凝土梁与型钢柱节点处理等技术难题,为同类建筑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洋 《甘肃科技》2012,28(8):127-129,73
主要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的特点以及在国内、外的使用情况,并就型钢混凝土柱在新疆独山子石化全密度聚乙烯挤压造粒单元脱气仓和粉料仓框架的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山西省图书馆工程的概况以及型钢柱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结合工程实践,就如何提高型钢柱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某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设计中对钢筋砼高层建筑设计中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在柱轴压比计算中应考虑钢筋的作用以及应按实际情况对高层建筑剪力墙暗柱面积合理取值,并指出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从而掌握结构受力的规律和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3.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梁柱节点区钢筋加密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实例,对解决该区域通病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对于检测钢护筒的约束作用对钢筋混凝土单桩轴向力学性能影响方面的问题上,以往的轴向位移检测手段主要由应变片和千分表等仪器进行检测,而对新兴的变形检测技术—DIC数字散斑动态应变测量分析系统的运用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借助DIC技术进行桩体位移检测,通过控制变量法制作无钢护筒—钢筋混凝土桩,薄壁钢护筒—钢筋混凝土桩以及厚壁钢护筒—钢筋混凝土桩三种类型的混凝土桩,采取逐级轴向加压的方式,研究钢护筒的约束作用对钢筋混凝土单桩轴向力学性能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有无钢护筒约束作用,钢护筒壁的厚度等。试验结果表明,钢护筒的存在极大的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桩的极限承载力,增大了核心混凝土的变形能力;在相同的轴向加压方式下,不同种类的钢筋混凝土桩的轴向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有区别;随着钢护筒壁厚的逐渐增大,钢筋混凝土桩的轴向极限承载能力也逐渐增大;在钢筋混凝土桩未发生屈曲现象前,三种构件的轴向荷载—位移曲线基本重合,说明轴向荷载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桩承担。  相似文献   

15.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连接方式是目前解决该技术推广的重点问题.提出了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概念,即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解成柱预制构件和梁预制构件两个部分,只在构件连接区和梁柱核心区设置钢骨,钢骨在混凝土构件中不连续,连接区为无筋钢骨混凝土.开展了3个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试件的低周往复试验,并与两个相同工况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试件进行了对比.对2种形式5个试件的破坏规律、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及延性进行了分析,发现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试件的承载力是相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试件的3倍,承载力及刚度退化缓慢,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好,说明装配式连接节点的设计可靠、抗震性能好,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可用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现场装配施工.  相似文献   

16.
通过7个转换柱试件和1个钢筋混凝土柱对比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采用不同构造加强措施转换柱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7个转换柱试件均产生了剪切破坏,破坏发生在转换柱上部的钢筋混凝土部分;转换柱试件表现出较RC柱试件更好的承载能力;具有不同构造特征转换柱的延性性能与变形能力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位移延性系数为1.97~5.99,极限侧移角为1/54~1/21,说明不同构造的加强效果差异较大.当转换柱的侧移角达到1/50时,设置构造加强措施5个转换柱试件的强度退化率均高于0.9,说明转换柱具有较强的抵抗反复荷载的能力,承载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转换柱试件骨架曲线上各特征点对应的割线刚度高于钢筋混凝土柱,介于钢筋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之间.  相似文献   

17.
审美能力是人的良好素质中不可残缺的重要能力。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美育要美化人们的情感、趣味和精神境界,具有其他各育不可替代的独立作用,而决不仅仅是为其他各育服务的工具。进行审美教育重点是进行大量的具体感性的审美欣赏活动,然后把具体的审美体验提升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斜柱构件在工程设计中越来越流行,同时,也给现场的施工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详细介绍分析了从工程概况、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超高劲性斜柱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工程对结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普遍存在着钢筋混凝土工程承载力下降的问题。本文针对材料选用、钢筋加工、现场施工三个环节中的一些现象加以分析,找出造成承载力下降的部分原因,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以期达到业主需求的实用、经济、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做出基本假定的情况下,通过分析钢骨高强混凝土柱截面中钢筋、混凝土和型钢的受力,确定出影响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发生不同破坏形态的界限轴力,从而得出界限轴压比·在进一步针对轴压比的研究中发现,当钢骨高强混凝土柱截面中的型钢型号、混凝土等级、柱截面尺寸变化时,其轴压比的限值也是可变的,而不是一个定值·因此,在实际结构工程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轴压比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