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五四时期,中国文化的主题是中西文化的冲突、调和与融合创新。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可以说是中学在吸纳西学过程中的重建。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文化价值如何,如何进退?怎样去评估中西文化的优劣?中国传统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西方文化要不要吸收,如何吸收?这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十分关注的问题。针对当时文化上顽固守旧与过度西方化两种倾向,梁漱溟、熊十力提出了“益欲中心”、“生命本体”说,他们从“昌明东方学术”着眼,强调立足本土,化合中西古今,创新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2.
以严复翻译的《社会通诠》为例,分析近代西方先进思想如何通过翻译会通传入中国并被人接受,且总结出当时主要的翻译会通策略,包括加按语、加注释、删减和增译等,同时揭示了晚清西学会通的经世致用的特征和时代意义,对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和古今文化的会通创新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性解放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五四新文学时期,鲁迅、凌叔华、庐隐作为最早关注女性生存境遇的作者,他们的笔下都勾勒出沉睡之中和惊醒之后这两种女性形象,他们的女性书写显示出五四时期男女作家对于女性生存境遇言说的差异。对于沉睡之中女性的书写,鲁迅是从旁观者的角度阐述她们所遭受的压迫,凌叔华则揭露女性灵魂的孱弱程度,庐隐主要描写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无助感;对于惊醒后女性的书写,鲁迅是站在人的解放的立场上期待她们自立,凌叔华描写女性的生存智慧,庐隐则着力剖析女性的情智冲突。他们的女性书写代表了五四时期对女性生存境遇言说的时代的高度,并窥破了隐藏在男女平等的旗帜下女性将要面临的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传播广泛,并成为了诗歌中的重要爱情意象,在五四时期这一传统意象在延续中产生了新的裂变。解读宗白华的《我们》、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朱湘的《恳求》三首颇具代表性的新诗,它们不仅仅表现出对传统的延续性,更呈现出思想主题和表现方式的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主要源于五四时期对爱情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5.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传播广泛,并成为了诗歌中的重要爱情意象,在五四时期这一传统意象在延续中产生了新的裂变。解读宗白华的《我们》、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朱湘的《恳求》三首颇具代表性的新诗,它们不仅仅表现出对传统的延续性,更呈现出思想主题和表现方式的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主要源于五四时期对爱情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6.
科教融合反映了当前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对于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而言,科教融合的关键是不断深化协同创新,探索与其它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与模式。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教融合历程为例,探讨研究型大学与国立科研机构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模式与路径,以期推动我国高校不断加强科教融合,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新航集团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秉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与实践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促进军民品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五四女作家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一样不否定上帝的男性身份,但在女性经验下,她们更易于用母亲形象或女性形象表征她们对上帝的体验。苏雪林、冰心的创作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她们一方面用上帝慈爱的"父亲形象"对抗中国家族宗主社会中威严不可侵犯的父权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凭借自己的女性经验彰显上帝的女性和母性形象,寻求觉醒的女性所信靠的力量。五四女作家笔下上帝形象的特征折射出文化交流与对话中中国知识女性的独特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评价梁启超、黄遵宪等人的诗界革命,可以联系他们对小说界革命的看法,他们面对两种文类革新时发言的姿态是很不一样的。在以激进的言论探讨小说界革命的同时,对诗界革命的态度却是审慎的,甚至趋向保守的。这说明不同的文类成规对美学变革有不同的制约作用。梳理和比较梁启超、黄遵宪等人面对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不同反应,可以借此更深入地反思古典成规对诗歌革新的强大牵引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深度产教融合实践中遇到的现实困境,寻找创新驱动与产教融合的结合点,提出创新驱动职业院校深度产教融合的具体路径。通过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探索创新驱动与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以深度产教融合为支点,深入推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炼出创新驱动职业院校深度产教融合的方式、对象以及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五四科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提倡科学到传播马克思主义,由尊崇科学到选择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弘扬科学精神、不断超越自我所实现的一次重大飞跃.由此可以看出,五四科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前者为后者扫清了道路障碍,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相应的思维框架和解释学背景.  相似文献   

12.
五四精神是指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整个时期的时代精神,即民主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强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今天,我们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学习,坚持科学发展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开拓前进;牢固树立现代国家观念、民主法治观念、环境观念和道德观念,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