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王海 《定西科技》2005,(2):33-33
2004年,定西市中药材种植面积7.33万hm^2。中药材总产量16.5万t,占全国中药材产量的20%,定西市发展中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其中“岷县当归”、“渭源白条党参”、“陇西黄芪”已成为我国中药材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2.
《定西科技》2007,(3):7-8
近年来,陇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来抓,并通过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措施,使全县中药材产业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道路。2001年,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2003年,“陇西白条党参”、“陇西黄芪”获得国家质监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2006年中药材产业总产值5.13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药材产业中获得收入68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1%。  相似文献   

3.
1995年岷县苜蓿蚜发生危害及原因浅析蔡汝清,张俊林,郭增祥(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748400)蚕豆是岷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为15万亩。严重的病、虫、草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苜蓿蚜对蚕豆的危害较大。据调查,1995年在全县暴发流行的苜...  相似文献   

4.
临沧市计划到2010年发展核桃600万亩,把泡核桃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来抓,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累计完成核桃种植521.77万亩,其中挂果面积86万亩,泡核桃产量2.8万吨。  相似文献   

5.
全市食用菌主要分布在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岷县,品种有平菇、白灵菇、姬菇、金针菇、鸡腿菇、双孢菇等。2006年12月底,食用菌种植户已发展到1055户,种植面积1000亩,生产各类茵棒800万袋,生产各类鲜菇5726吨,产值2909万元,产业人均收入1859元。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种植少、产量小、品质差,只能以鲜菜销售。另一方面是加工企业融资差、订单少、加工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6.
《辽宁科技参考》2005,(9):27-30
一、参药产业开发;1.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按照道地药材GAP规范化种植标准.全县中小药材种植园达到300个,中药材留存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以五味子、细辛、人参、黄芪为主的道地中药材10万亩,林下药材17万亩(其中林下人参15万亩),产值可达25亿元。  相似文献   

7.
《定西科技》2007,(1):6-9
按照市委出题、政协调研的要求。市政协常委会将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列为2006年的工作重点,成立了由主席任组长,主管副主席任副组长的专题调研组,从3月下旬开始。深入到6县1区的11个药材种植基地、51户药材种植户.23户药材加工点。16家营销和制药企业,8个药材种植、运销协会和5个药材市场,采取现场查看、分层座谈、问卷调查、外出考察等方法。先后召开18次座谈会,对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 定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1.1中药材的种类及资源 定西是甘肃省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区和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素有“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遵循科学规律”的原则,抢抓“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把中药材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逐步形成了基地规模化、品种多元化、布局科学化、生产标准化、产后无害化、加工精细化的发展格局。全市共有各类中药材资源313种,分属90个科:其中植物药308种,矿物药5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定西就有135种,其中植物药130种,动物药3种,矿物药2种。在中医药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种植的就有97种,占到75%左右。主要品种有:当归、党参、黄芪、红芪、贝母、秦艽、羌活、独活、白芷、柴胡、草决明、地榆、红花、牛籽、麻黄、丹参、黄芩、艾叶、桔梗、甘草、板蓝根、猪苓、生地、大黄、射干、防风、白术、木香等。  相似文献   

9.
张志勇 《世界博览》2010,(10):47-47
2009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年初,政府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非常清晰地规划了电动车发展的市场目标:到2010年,中国要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到乘用车总销量的5%左右。  相似文献   

10.
美国山核桃是世界著名的高档油料、稀有干果树种,营养丰富,脂肪中89%为不饱和脂肪酸,是高档健脑食品,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国内外市场潜力较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美国山核桃的发展。提出全省发展3000万亩和全州发展2000万亩的目标。为发展美国山核桃,促进山区人民增收致富.县园艺站2002年引进美国山核桃种植300亩,到2008年发展到7350亩,  相似文献   

11.
常熟市董浜镇徐市辖区,原来是一个完整的纯棉乡,上世纪90年代中期,棉花黄萎病连年不断,棉花价格逐年下降农用物资却年年上升,农民叫苦连天。无可奈何之下,原徐市镇党委通过调查研究,实行改棉为菜,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到2002年为止,全镇3.4万亩耕地,2.8万亩种上了蔬菜,占总面积的87.5%,蔬菜收入达500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7.8%,  相似文献   

12.
攀枝花市二半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6%以上。该区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人均年收入较低。“一亩园,十亩田”,水果亩产值比粮食高几倍,甚至十几倍,水果种植已成为攀枝花市二半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占农民年收入的30%-40%,个别家庭占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陈今杰 《杭州科技》1998,19(6):13-15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蔬菜生产技术和设施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市的蔬菜产量和花式品种均有明显的增长。1997年,全市常年性蔬菜基地达54243亩,产量力.7吨,比1990年45766亩,26.7万吨,增加18.5%和41.2%。全市的季节性蔬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更有迅猛的发展。从1990年的利.02万亩次,总产111.35万吨增加到1997年的93.59万亩次,16282万吨。生菜、木耳菜、西芹菜、荷兰豆、西葫芦、佛手瓜等20余种新品种走进市场,为广大市民所接受和喜爱。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加,人们对蔬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呼声越来越…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我市川、水地区主栽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占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正常年份总产40万吨左右.约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45%.是我市粮食生产总量的“半壁江山”。因此玉米生产的丰、欠对于我市粮食总产和安全生产粮食有着举足轻重的怍用,近年来由于玉米大斑病发生危害,使玉米生产的发展和产量受到极大  相似文献   

15.
宜宾市翠屏区渗育紫泥田水稻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翠屏区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2.5万亩,其中渗育紫泥田4.1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8.5%,亩产508公斤,年产值1902万元。由于长期以来不平衡施肥,肥料利用率比较低,现有化肥资源综合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虽然历年来化肥施用量增加,但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汉中科技》2008,(5):1-1
汉中灵济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10月,总资产1860万元。公司占地38亩,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下设动植物中药材开发研究所、杨氏肝胆病专科诊所、食药用菌种厂、中药保健品研发中心和5000亩中药材科普示范基地等5个部门。公司配套设备设施齐全,拥有中、小试化(检)验室、  相似文献   

17.
沙永秀  封秀芹 《汉中科技》2006,(6):33-33,35
油菜是陕南的主要油料作物,在秋播中占主导地位,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小麦,仅汉中市油菜种植面积就达110多万亩。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效益农业的发展,传统的耕作栽培方式受到了挑战,省力、省工、轻简、节本的免耕环保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各级关注和广大农民的欢迎。我县2002年引进半免耕盖草栽培技术,经过3年多的试验、示范,2005年秋播推广面积达5.2万亩,平均亩产达165公斤,较常规栽培方式亩均增产5%-10%,节约投资50元-60元。  相似文献   

18.
甘肃岷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美国利邦国际公司销售当归、黄芪、红山叶提取物采购台同日前签订.合同约定岷州公司在两年内每年向美国利邦国际公司提供总价值6200多万元人民币的当归、黄芪、红山叶三种中草药提取物1000吨。千年药乡岷县的中药材精加工产品将首次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科技和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把农业科技尽快送到千家万户农民的手中,从2007年起,我县试行了科技特派员制度,我被选派到漳县大草滩乡酒店村担任科技特派员。一年来,我根据该村高寒阴湿的自然气候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当归生产,全面推广了当归地膜覆盖栽培等中药材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云县涌宝镇将用三年的时间再建泡核桃8.26万亩,其中:2006年力争完成4.61万元,镇、村两级建示范样榜基地1.1万亩;到“十一五”末全镇泡核桃面积将近10万亩。为力争完成年内4.61万亩的泡核桃种植任务,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抓住泡核桃种植节令,因地制宜、趁势而上、全力以赴,以四个到位切实抓好万亩泡核桃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