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阅读的意义应该是从课文的召唤结构与学生的期待视野的相互融合中生成的。而“补白”则是促进“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走向同化和融合的粘合剂与催化剂,它使阅读更灵性、意义更丰富、感悟更深刻、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与时俱进”思想亦是指导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法宝。文章在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几种弊端后,着重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思想三个方面的创新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对“一课一得”进行探讨,认为教师上好一堂语文课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的学必须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封闭式的“注入式”如此,即使是开放型的‘启发式”也难免此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会完成教师的指令,而缺乏开拓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切实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盖有诱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  相似文献   

5.
贾玮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1):155-156
中学各门功课的教学,都必须在向学生传授本学科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总结与归纳能力,而中学语文教学更是责无旁贷。培养学生的总结与归纳能力是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阅读作品,实际上是一种"召唤结构",不同读者会对同一部作品有不同的感受。从美学角度说,每一部作品都有许多不确定点,它形成的"召唤结构"因读者在经历、文化修养与性格气质上的差异而形成认识上的区别。艾米的《山楂树之恋》和赫塔.米勒的《狐狸那时便是猎手》《心兽》《今天并未遇见我》三部曲就是论证和分析此理论的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实践中,恰当地运用成语,能有助于学生以简驭繁地掌握文言文知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本文对成语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及其所能取得的效果作了初步的探析,对改进文言文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教例教学”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改革(以下简称中语法)采取的是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的整体改革。课堂教学一改过去教科书中以概念、定理、法则为逻辑体系的教学内容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而采取“教例教学”。所谓教例教学是以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生动、成功的教学实例、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和实践,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培养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教例是教例教学的基本要素,它对于正确理解教例教学的含义具有重要意义。教例来自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是优秀中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定性经历了“工具性”的提出到“人文性”的回归这一发展过程。工具说是以语言的功能作为论证问题的逻辑前提。“人文性”回归后,中学语文在不忽视语文“工具性”的前提下,强化了“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定性的发展,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浅议现代阅读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传统阅读教学法存在诸多弊端,应予以改革。提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阅读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从而推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皮亚杰结构——建构理论对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密不可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注意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格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突出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强调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去设计导致学生对作品产生某种感受、理解、体验的“碰撞”,使其自然而然的受到灵魂的陶冶和对作品的感悟。由于学生的主体经验不同,他们理解作品的程度也不一样,况且作品本身还有多方面的含义,不能用单一  相似文献   

13.
14.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应采用多种形式教学,从古今中外名著里吸取养分,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徐奎 《科技信息》2007,(27):236-236
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本选有《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孟子见梁襄王"一节: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其中,"就之而不见所畏焉"一句,课本及教参的解释均为"走近他也看不见有什么可敬畏的。"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是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但是,在自读课教学中,目前仍存在着不少通病.其一是"放羊式".  相似文献   

18.
郑思霖 《科技信息》2010,(22):269-269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学语文教学应确实担负起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神圣使命,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下面,笔者拟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王小菲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58-160
进行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应努力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存异,启发学生求异,鼓励学生写“放胆文”。  相似文献   

20.
钱骏 《科技咨询导报》2010,(22):237-237
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