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精彩回顾】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广东省委、省政府把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集中力量研发核心技术,拿出硬核产品,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20年3月25日,广东科学中心举行"广东科技支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主题展,展示了抗疫战场上广东科创的众多"利器"。广东制造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2.
<正>1、"高科新"企业积极作为,展现科技防疫硬实力此次"新冠"疫情下,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大批科技型企业和新业态企业集聚优势,组织、引导各类企业发挥所长,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高新力量。科技战疫,创新成果助力疫情防控。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聚集优势,积极推动病毒检测、疫苗、药品等疫情防治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一批抗疫医药新产品陆续面世,成为强有力的抗疫"武器",有力地推动了疫情防治,充分展示了国家高新区的"硬实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广东科技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将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提升抗疫效能的强大武器,构筑起科技战疫的坚固防线。在病毒研究上,从确诊首例患者一周后便分离出第一株新冠病毒,到首次在冷冻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全病毒入侵细胞的真实状态,广东的不懈攻坚,为深入了解研究病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冲 《华东科技》2022,(4):40-41
<正>疫情之下,抗疫已成为科技行业的一场大考。在这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中,科技企业的表现成为考评的关键。疫情来势汹汹,但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上海科技企业的奉献,我们有目共睹。从园区防控、供应链补给到居民日常果蔬保鲜,每一位科技人员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得科技抗疫成为此次抗疫途上的一道亮点。  相似文献   

5.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防控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对疫情防控整体部署意义重大.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围绕"谁来领导抗疫""为了谁抗疫、依靠谁抗疫""如何抗疫",提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要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为我国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6.
2020年8月16日,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委托,广东药科大学主办,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支持的中俄合作新冠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会议在广东药科大学大学城校园国际会议中心主会场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方式进行,中俄专家云集分享抗疫经验,推动中俄抗疫合作实现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春天的脚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凶猛"反扑",中国多地出现了新冠确诊病例,其中上海疫情尤为严峻复杂.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形势,上海迎来了一次重大的考验. 疫情之下,上海的抗疫力量正在集结.其中不乏我们科技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科技政策的身影,它们通过科技的力量,为上海的抗疫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  相似文献   

8.
正未来可期,在《实施意见》的推动下,上海将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高度。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上海科技力量为抗疫防控的"保护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并在临床诊治、医疗器械与诊断试剂、药物及疫苗、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科学抗疫注入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的有力武器.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世界各国相关科研人员快速响应进行紧急科研攻关,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应急科研攻关与长效防控成果是抗击疫情的一道屏障。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上海市科研机构在检测试剂研发、应急药物开发和疫情防控三个方面启动了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科技工作者勇担使命,投身科研攻关,保障防抗疫情急需。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批准复旦大学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  相似文献   

11.
正宜宾市科学技术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快速响应、主动作为,打出系列抗疫"组合拳",全力以赴服务、支持全市科技型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平稳健康发展。一、第一时间组织企业参与疫情防控第一时间组织市内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针对疫情防控,在治疗方法、药物研发、检测技术和智能医疗设备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安徽快速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应急科技攻关,积极发挥高层次人才聚集效应,加大科技成果抗"疫"作用,坚持科学防控和创新发展"两手抓",努力展现安徽科技力量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的"硬核"担当。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对广东科研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生物健康、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企业异军突起,纷纷强化科技攻关,为这场战疫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广东省市有关部门从科研攻关、人才激励、扶持企业等方面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举措,为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及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相似文献   

14.
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厦门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研攻关支撑和服务前方一线救治的作用,带领全市科技工作者果敢战疫、精准防疫、同心抗疫。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时,市科技局及时谋划,开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作战",扎实做到坚守防控防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发展,紧抓创新驱动这一"牛鼻子",力推创新厦门建设,为厦门长远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相似文献   

15.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侵袭之际,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挺身而出,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那些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小至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做好个人的疫情防控工作,大至奔赴抗疫前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直面疫情挑战。正是每一位勇于担当的普通"逆行人",给国家和人民撑起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安全伞"。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技》2020,(3):前插2-前插3
正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科技系统闻令而动、争分夺秒,集中力量奋力开展应急科研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进一步凝聚创新力量、发挥创新优势,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向全省各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号召: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暴发以来,举国上下为之牵动。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歼灭战,广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组织动员全省力量积投入到疫情防控战役当中,特别是在科技战疫方面,统筹部署、主动出击、迎难而上,勾画出一道靓丽的科技战疫风景线。  相似文献   

18.
正人工智能抗疫大集结:在抗疫一线,人工智能检测技术帮助医生实现了病毒的高效检测,消毒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问诊机器人均加入到疫情防控的队伍中。在抗疫后方,人工智能推出的红外测温仪、人脸识别门禁等帮助企业进行防疫,推出在线  相似文献   

19.
土木工程在2019年底全球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后将背负起城市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的重大使命.该文提出了融合中国城市疫情防控的需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抗疫韧性性能优势的综合发展方案,指出在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疫情应急防控具有的安全稳定、与应急医疗条件相适应、可作为低能耗地下应急物资储藏仓库、可作为政府...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病毒不断变异的毒株的系列新特征,给传统的传染病防控方法与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抗疫过程中的关键赋能价值,全面构建精准的常态化监测预警及智慧防控体系,系应对上述挑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疫情智慧防控体系构成要素的剖析,揭示联邦学习对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智慧疫情防控体系的关键路径作用。并基于跨区域涉疫数据分类及防控工作要点,研究设计了基于联邦学习的跨区域疫情智慧防控技术及其平台应用。该应用已在上海市以及长三角区域的抗疫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