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传隆 《科学通报》1988,33(4):320-320
“Davidina armandi Oberthür”是中国特产的蝶种,最先是由Oberthür氏于1879年在《Etudesd’Entom. Ⅳ》杂志中发表的一个新属新种,并将其归属于蝶亚目:粉蝶科(Family Pieridae)中;其后世界著名的鳞翅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09,(9):6-6
1079年,随着英国最后一只大蓝蝶死去,英国官方正式宣布这种蝴蝶已经灭绝。令人惊讶的是,现在这种美丽的蝴蝶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3.
许多专家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看法:月亮上完全没有水,即使过去有,也早就跑到宇宙中去了.但也有这样一些推测:月亮的两极地区,特别是深部月层的火山口里,由于那里照不到太阳,原始冰还是能保留到现在的.美国普林斯顿宇宙研究所研制的特种自动站将于1992年将发射到月亮附近.自动站的任务是在围绕月亮两极的轨道上"视察"整个月亮,包括至今仍然没有人详细研究过的那些地方,但地球上观察到的情况除外.如果月亮上有水,那怕是冰也好,对建立月球基地和人类将在这个天体上居住都是十分有益的.冰除了  相似文献   

4.
雌雄在反射紫外线上的差异在那早晚还感到很冷的三月,就能看到当年的第一代菜粉蝶。如此惹人喜爱的菜粉蝶体映在醒目大地上是很美丽的。许多菜粉蝶成群地飞舞在菜花、卷心菜之间,雌雄蝴蝶都是白底黑花的淡色体态。雄蝶是如何到这些外形相似的雌雄蝶群中去分辨对象的呢?东京农业工科大学小原嘉明教授做了有趣的研究。在卷心菜地里,那些由蛹刚变为有翅的处女蝶,翅膀合拢着作静候姿态,于是雄蝶就很快地飞到雌蝶傍边,弯曲着腹部尖端进行交尾直至完毕。尽管雄蝶也在合拢着翅膀候着,但一只雄蝶也不靠近。雌  相似文献   

5.
●眼下,一颗"迷你月亮"可能正在围绕地球运转,它或许会揭示太阳系的历史……如果一颗小行星被地球引力场捕获并暂时成为地球的一颗"迷你月亮"的话,那么,在小行星上着陆并采矿就会变得相对比较容易,并使得一些人变得更加富有。  相似文献   

6.
海洋红藻和蓝藻中C-藻蓝蛋白的结构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启山 《科学通报》1992,37(11):1034-1034
在蓝藻和红藻的光合膜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捕光天线即藻胆体。藻胆体的主成分为藻胆蛋白,藻胆蛋白是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总称,C-藻蓝蛋白(C-Pc)是其中的一种。关于C-Pc的研究,诸多的报道大都集中于各种蓝藻中的C-Pc,而对大型红藻中C-Pc结构特性报道极少。真核红藻和原核蓝藻中的C-Pc结构和功能是否完全相同,弄清这一问题显然对于藻类植物的分类学及光合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6月23日晚19时12分,月球过近地点,距地球356991千米,月亮视直径最大,角距为33.47分,月亮、地球和太阳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紧接着,21分钟后即19时33分,地球又迎来月圆时刻,这便是2013年最大最圆的月亮——"超级月亮"。"超级月亮"的说法始于1979年,为占星家理查德·诺勒所定义。经多年修正后,该天象名词指的是:新月或满月期间,又恰逢月球与地球间距离较平常更近,换言之,也就是地球与月球间距离小于或接近35.4万千米时所呈现出的现象。月球轨道上距离地球最近的那点我们称为"近地点",反之则是"远地点"。月球每绕地球旋转一圈,都会经过一次近地点一次远地点,平均每27.5546日经  相似文献   

8.
烟水寒     
A 公元2800年,人类文明达到顶峰,科技空前发达。相继有好几位宇航员到达了离地球最近的两颗生命星球——蓝月亮和基尔星,并通过激光传声器发回了"那里有高度文明生物”的震惊消息。航空部派遣7名宇航员驻留基尔星,三女四男,他们的基因被调整过,因此长生不老,用不着担心有一天会联络不到他们。对于外星生物,每个人都充满了好奇,希望从宇航员口中听到关于他们更多的信息。可是从蓝月亮上回来的宇航员,无论男女都离奇地死亡,  相似文献   

9.
蝴蝶家族     
在距今二千五百万年以前的第三纪中新世地层中,曾经发现过40多种古蝶的化石,它们是现今所知最早出现的蝴蝶。而到1998年,世界上已发现16800多种蝴蝶。从1758年瑞典博物学林耐创设凤蝶属开始,历经三百近的探索,人类将蝴蝶分为了1400多个属,17个科。我国是北半球蝶种最多的国家,已发现蝴蝶1480多种,11个科。从赤道两侧到极圈附近,从海平面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雪线,到政都有蝴蝶的踪迹。我国蝴蝶的11科为凤蝶、绢练、粉蝶、眼蝶、环蝶、斑蝶、蛱蝶、喙蝶、蚬蝶、灰蝶、弄蝶科。世界春他地方还有闪蝶、描头鹰蝶、毒蝶、袖蝶、珍蝶和…  相似文献   

10.
夏安东 《科学通报》1992,37(6):550-550
在蓝菌和红藻中,藻胆体(phycobilisomes,简称PBS)作为一种超分子聚集体,具有吸收光能且将光能逐步传递到光合反应中心的功能。蓝菌Westiellopsis prolifica的PBS中含有藻红蓝蛋白(phycoerythrocyanin,简称PEC,其吸收峰在570nm附近),C-藻蓝蛋白(C-phycocyanin,简称C-pc,其吸收峰在615nm附近)和变藻蓝蛋白(allophycocyanin,简称  相似文献   

11.
关于月亮的成因,科学家们一直各持己见,争吵不休。一种新假说认为:在地球附近形成的质量约为地球十分之一的一个物体猛烈撞击了地球,于是月亮便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正传说,月亮上最有名的的动植物非玉兔和桂树莫属,有诗歌这样形容:"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今天,以嫦娥命名的嫦娥四号落月探测器已跃跃欲试,这次的目标是月亮那不为人知的一面,而此次,我们带上月亮的将是一份大礼—土豆。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将作  相似文献   

13.
新知短信     
"月亮女神"拍到高清晰地球照片日本绕月卫星"月亮女神"日前成功拍到了高清晰的地球从月面一侧"升起"到另一侧"落下"的连拍照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11,(9):8-8
一项新研究首次发现,一种困扰全球人类的微小的线形寄生虫也感染了古代非洲人。曼氏裂体吸虫(也称曼氏血吸虫)在水生蜗牛体内孵化,然后进入水中,最终可能钻进游泳或蹿水者体内。进入人体后,血吸虫可能会产卵,虫卵经由尿液或粪便逃出人体。  相似文献   

15.
看,月亮!     
提起月亮,我们马上会联想起弯弯的娥眉或是圆圆的满月。即使你未曾特别留意过这个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一定不会对它感到陌生。 月球,古称"太阴",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大家都知道,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我们平常看到的任一形状的明月都是它被太阳光照亮的地方。月亮围绕着地球运转,随着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相对位置的不同,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月亮有规律的盈亏形态变化,叫做"月相"。  相似文献   

16.
傍晚时分,一轮大大的明月斜挂在树梢,这种景象总是给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感觉。此时,大多数人会注意到地平线上的月亮看起来总是比头顶天空中的月亮大一些,这种现象被称为月亮错觉。 关于这类大小错觉现象,其实自古就有记述。中国公元前七世纪的《列子·汤问》中就有“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此也有过论述,但他错误地认为在地平线附近的月亮比较大是受地球大气层的放大作用造成的。其实虽然大气层可以造成月亮颜色的改变,但并不能放大它。 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由于月亮大小的知觉受到月亮的远近、大气的折射等物理特征以及人的知觉特性的影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对这个月亮错觉也产生了诸多不同的理论。下面选择介绍两种较有影响力的学说。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月亮的描绘是非常丰富的.赏着同一轮明月,诗人吟着"古月今照",儒生颂着"君子如月",道士数着"月圆月缺",禅客品着"月映万川"……月亮,并不是一个表里一致的星球,它是有结构的——它的表面覆盖着土壤,内部为月岩,我们看到的"月亮",实际上只是"月壤".2020年底,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登月,带回1731克月壤.我们就从月球地质学的角度来探究月壤的奥秘.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14,(5):18
<正>有一种蓝花布,名字很漂亮——蓝夹缬。蓝白交织的纹理间渗透着古老的时代气息,是流传在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传统蓝染织品。作为我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蓝夹缬也是我国传统印染的"四缬"技艺之一,在至今下辖的苍南县以及瑞安和乐清两个县级市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蓝夹缬主要以靛青为染料,用两片纹样对称的木板夹住丝或棉料染制出各种图案的织品。民间大多用蓝夹缬制作被套,是婚嫁的必备之物,其技艺在我国已传承千年之久,从制靛、雕花版到印染,程序繁琐、工艺精湛,是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艺术结晶,是雕版印染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黑脉金斑蝶,俗称"帝王蝶",是北美地区最常见的蝴蝶之一,也是地球上唯一的迁徙性蝴蝶.马利筋,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落基山脉以东,北至加拿大、南至墨西哥等广大地区的多年生直立草本毒性植物,全株有含毒性的白色乳汁.  相似文献   

20.
蓝水母悬于海水深部,如果你有机会看见它的话,会感觉它像团色泽美丽的透明果冻,似乎不会有害.但是这种在澳大利亚海滨一带俗称"海蜂"的水母,是地球上最毒的动物,被它的触须接触后,只要4 min就会丧命.昆士兰海岸救助协会的彼得·菲勒医生说,世界上再没有第二种动物能毒过蓝水母.一条澳洲最毒的泰盘蛇,其毒液也只能毒死30个成年人,而且数小时后才能致命.而一只大蓝水母的毒液能毒死60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