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主潜航器(AUV)能对水下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是一种新型海洋环境监测平台。AUV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有效载荷主要是为满足水下探测、测量和通信而配置的水声、电子和光学等设备。按功能任务划分,AUV的海洋环境监测载荷通常包括海洋探测设备、测量设备和通信设备等。介绍了国内外AUV装备研发情况及其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梳理了AUV海洋环境监测运用现状,探讨了AUV海洋环境监测运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世界海洋环境监测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未来海洋环境监测的关键技术,肯定了海洋环境监测高技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站实时候监测系统的建设,介绍了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构成与数据库设计及其WEB应用平台的功能和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数据库、GIS等技术集成多手段的海洋监测技术,建立综合海洋综合监测集成系统,实现对海洋环境全方位的立体监测,监测海洋生态环境的状况与动态变化;开展数据集成,提供实时/准实时监测数据和综合信息,为渤海海洋环境分析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更好的进行海洋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5.
结合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站实时候监测系统的建设,介绍了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构成与数据库设计及其WEB应用平台的功能和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发展海洋环境监测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哨兵)和(耳目);是关系到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防止和消除海洋环境污染,减少损害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海洋环境监测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系统阐述了中国海洋环境监测制度的概念与分类、任务与意义、管理职责与网络体系以及海洋污染的监测等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所面临的形势,找出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别从海雾、海上强对流、海洋环境监测角度,介绍了卫星遥感监测能力、方法和相关产品的最新进展。卫星监测能力上,发展方向主要为高低轨、主被动协同观测;数据提取和产品反演方面,遥感反演算法趋于多样化且逐渐稳定成熟。基于卫星遥感对高层大气(以强对流为代表)、边界层大气(以海雾为代表)以及海洋环境(以海洋藻类、水体组分参数为代表)的评估,已经从科学研究过渡到业务监测,进一步提升了对海洋大气和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周旭聪 《科技资讯》2012,(4):152-153
海洋环境监测的基本目的是全面、及时、准确掌握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水平、效应及趋势,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舟山群岛的海洋监测现状分析,指出舟山群岛海洋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最后提出完善舟山群岛海洋环境监测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杜立彬  张颖颖  程岩  任国兴 《山东科学》2009,22(4):15-18,36
为了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必须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本文探讨了在山东沿海建立海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在完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网的设计,包括锚泊浮标网、岸基海洋环境观测网、船载动态监测、航空遥感监测,研究了数据处理中心的组成和功能。系统建成后将实现业务化运行,为山东沿海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0.
海洋水下监测技术是建立海洋环境立体实时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海洋科学和海洋军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海洋动物作为海洋传感器载体在海洋监测中的应用,以及海洋生物标签技术与海洋监测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过程,对基于海洋动物的水下移动监测平台及其未来在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和海洋军事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展望,指出构建我国海洋动物传感器技术体系的关键问题在于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海洋动物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对区域性海洋灾害监测及预警系统的总体目标和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区域性海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几个典型的综合监测预警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王军成 《山东科学》1999,12(4):16-20
海洋资料浮标是海洋环境监测灾害预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介了我国海洋资料浮标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提出了海洋资料浮标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喜验 《山东科学》2001,14(3):25-29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海洋台站的各类观测要素和服务功能进行分类并逐一用模块化实现的方法,由各功能模块所组成的海洋台站自动化观测系统可通过电话网或Internet网组成全国性的观测预报网络,以便于整个中国沿海的海洋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4.
发展海洋监测高新技术振兴海洋仪器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我国海洋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建立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海洋监测系统建设、海洋仪器研制开发等方面分析了发展海洋监测新技术,振兴海洋仪器行业的意义以及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羽 《科技咨询导报》2012,(21):150-150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不仅仅关系到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影响着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分析和介绍,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提供理论经验。  相似文献   

16.
实时、准确、可靠地监测海洋环境信息,对于海洋灾害预警预报、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保障海洋安全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不断发展与升级,基于GNSS导航信号进行大气和海洋环境信息探测发展成为新技术新方法,并成为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热点,已在海洋气象监测、数值预报、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系统综述了GNSS技术在海面有效波高、风速、降雨强度、水汽及潮位监测等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浙江省的海洋经济与环境现状调查,文章分析了浙江省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与保护海洋环境双赢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海洋资源利用率、环境管理系统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不足,提出了科学规划、健全法制、全民护海、人才兴海等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18.
靳熙芳  王硕 《科技信息》2010,(29):37-38
本文简要分析了北海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现状,综合当前多种集成与分析技术,研究创建了基于WebGIS的北海区海洋环境监测要素动态集成与分析系统,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终端业务领域的数据动态分析研究,总之,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作为一个整体要协调发展,必须抓住观测与预报之间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针对海洋监测要素的动态集成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刘岩  王昭正 《山东科学》2001,14(3):30-35
本文结合国际、国内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的讨论,论述了海洋监测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和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世界各海洋国家在此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同时又对国内近几十年来海洋监测技术的发展做概括,客观翔实的提出了与国外的差距和不足,尤其针对我省海洋监测技术做了现状分析,提出了发展海洋监测技术的框架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吕斌  贺海靖  刘杰 《山东科学》2011,24(4):41-44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采用ZigBee通信与GPRS、卫星通信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构建应用于近、远海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用于测量气象水文要素及水质生态参数。本文设计的无线传感器海洋环境监测模型,能有效地监测海洋污染情况,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