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岭南文化形成的探讨,应从既包括儒家学术文化,也包括土著民俗文化的大文化观出发。岭南原始文化出现雏形当于母系氏族社会;但渐趋成熟则在夏商周,全面确立在春秋战国时,比中原稍晚。秦统一中国后,岭南土著民族文化出现雏形;赵佗主南越国,岭南汉族地域文化出现雏形。此后,随着中原文化不断向岭南传播,岭南汉族地域文化与土著民族文化交替演进,至唐代以后岭南文化渐趋成熟,明代全面确立。  相似文献   

2.
秦直道是公元前212年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令蒙恬监修的一条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在和平时期秦直道沟通南北,促进了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汉代的王昭君和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自愿和亲出塞北上时,曾经秦直遭到漠北。它是一条“统一之道”、“帝王之道”、“民族团结之道”、“经济发展之道”、“萨拉鸟素流域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融汇交流之道”和“红色旅游之道”。  相似文献   

3.
秦亡汉兴的历史是一部搏斗的历史,从陈涉揭竿而起到项羽乌江自刎,戎马倥偬,沙场逐鹿,几经成败才成就了汉家帝业。司马迁涉足古战场,禀受山川、遗迹之启迪,神驰情往,思绪万千,于是据史纵笔,或详或略地再现了秦、楚、汉战争面貌。尤其是一些历史上重大战役,更是精思密织,写得雄奇疏荡、气势磅礴而又场面各异,毫无雷同之笔。《项羽本纪》中的钜鹿、彭城、垓下三大战役更属脍炙人口、激荡人心之作。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军事地理位置很早就引起不少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的关注。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战争大多利用三峡军事地理位置为走廊,而一举夺得天下的。三峡军事地理位置在全国军事大势中有“重中之重”之优势,这一区域在中国历代统一战争中的作用有史可鉴。对三峡的战争作用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与中原战争相类比,而应始终把它放在天下大势中来考察。  相似文献   

5.
梧州骑楼     
梁文志 《河池师专学报》2010,(1):F0002-F0002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称,曾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称"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1897年开埠后,梧州成为广西的商业中心。上世纪二十年代梧州商埠局拆古城墙、拓宽街道,原来的坊式房逐渐被骑楼取代。  相似文献   

6.
民族分布的基本情况两广地区,古称岭南,秦汉以前就居住着百越人。后来人们又称之为骆越、南越、僚、俚等。这些越族人的后裔世世代代居住在这一地区,披荆斩棘,辛勤劳动,开垦祖国南疆。汉人在秦以前就有移居岭南的,秦汉而后则大量的进入这个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对于发展岭南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原来居住在湖南西部地区的苗瑶民族,随着民族迁徙的历史浪潮而不断地徙居岭南。到了元明之际,岭南已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壮、瑶、苗、黎、侗、水、仫佬、毛难、京、畲等十多个民族的杂居区。大体上粤北、粵西、桂北是以汉族为主,  相似文献   

7.
灵渠传说是劳动人们以灵渠为依托。通过想像、幻想而创作的叙事作品。《铧嘴和天平》反映了河渠师顾青在灵渠开凿中的贡献,《渼潭》则赞扬了劳动群众在灵渠开凿中的聪明才智,它们都是历史真实的反映,只不过反映的角度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8.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秋,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率军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南萌(今四川昭化故城)拒之,败绩,王遁定至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南)为秦军所害。叩]蜀国被灭亡了。秦惠文王灭蜀,在秦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它给后来秦国蚕食山东六国,进一步统一中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灭蜀之举,是秦惠文王一个正确的战略决策,是秦国在兼并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出的光辉一幕。一、秦国的迅猛发展和越国的相对迟滞秦国在整个春秋时代和战国初期,都是一个相对落后的诸侯国,被东方诸国“以夷狄遇之”,不得参与中原盟…  相似文献   

9.
花山壁画作为壮族远古文化艺术的瑰宝,长期以来一直吸引多方面的学者专家去探讨研究。至今对壁画的族属、绘制的年代已有比较统一的认识,而壁画的主题仍是一团谜。众说纷纭,观点达七八种之多,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一是祭祀镇妖说;二是庆功说(庆祝渔猎丰收或出师胜利);三是战争说(誓师、操练点将,队伍集合图);四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史记》中的军事人物入手,从司马迁力主统一乱世、废除暴政、赞扬反抗暴秦的战争,热情支持弱小国家抗击强大国家的入侵,高度赞扬反击匈奴的骚扰与侵犯的战争以及帝王要善于择任将相、将帅必须具备“五德”爱兵如子、治军严明等几个方面阐释了司马迁的卓越的军事思想。最后指出《史记》不仅是伟大的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而且也是供后人研究军事的极其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中,苏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苏联对沙俄远东政策的继承,成为其参与金日成武力统一朝鲜计划的原始动力,后来在苏美的影响下,更多的国家卷入其中。其中,苏联在朝鲜战争升级中的作用最为显著,最后使朝鲜战争演变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局部战争。  相似文献   

12.
一、合肥环城公园碑记合肥古邑,自赢秦置县,逾二千年。旧时城郭,始建于宋,重修于明。高墙深池,谁楼巍峨,居江淮之冠。公元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吾邑为安徽首府。五十年代初,城垣拆除。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战争主要是指使用现代化武器和现代技术与学术进行的战争。它既可能是核战争,也可能是常规战争;既可能是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或北约与华约两个军事集团的大规模战争,也可能是大国侵略中、小国家的或中、小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七十年代以来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英国与阿根廷的马岛之战和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虽不完全是典型的现代化战争,却都已具备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20世纪30、40年代的战争使得萧红经历了肉体上的摧残和精神上的磨难,孤独的漂泊渴望寻求精神上的皈依,以及在“客居”的环境下使得萧红对于“家”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演变的过程,认为战争中的生命体验促使她把个人情感与时代情感相统一,创作风格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15.
<正>灵渠,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陡河,在广西兴安县境内,全长36.4公里,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前219年—前214年),是沟通湘漓二水,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人工运河,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素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之称。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6.
探讨广西“灵渠”的历史、工程及工程原理,论述了广西“灵渠”的功能、作用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一大水利工事——灵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广西“灵渠”的历史、工程及工程原理 ,论述了广西“灵渠”的功能、作用及历史意义 .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形成潮流的现代反战小说,主要呈现两种形态:一是极力渲染战争残酷性的悲剧形态;二是揶揄战争的喜剧形态.前者以张天翼、周文等为代表,后者以黑炎、孙席珍为代表.这两类小说看似风格迥异,但都从总体上对战争进行了否定,使现代反战文学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9.
后周显德二年至显德四年与南唐的寿州之战,是五代末期后周统一全国战争中的重要一环。其战争缘起及其进程、双方胜负的原因,以及它的历史地位,都值得进行考察。通过这场战争,后周削弱了南唐,使之不能再对自己的南方边界地区进行骚扰,同时,后周也壮大了自身实力,甚至对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也具有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地方行政体制如何,直接影响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关乎一代治乱兴衰的大问题。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是结束诸侯纷争割据、维护王朝统一安定的一个重大决策。但是,力敌万国、富有天下的秦并没有因此坐稳天下。秦始皇死才数月,陈胜登高一呼,“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庙灭绝矣”(《汉书·贾山传》)。秦王朝的迅速灭亡,与其地方政权顷刻瓦解有重要关系。“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不仅是由于地方反秦社会势力的强大,秦始皇集权专制,“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