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临床资料男,11例,女9例,最小35岁,最大71岁,高血压11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房颤1例,恶心呕吐发病3例,眩晕8例,头晕4例,头痛4例,尿便障碍4例,有意识障碍7例。一侧眼球固定另侧眼球外展4例,一侧眼球不能外展1例,真性球麻痹4例,周围性而瘫5例,中枢性面瘫7例,颅神经正常但四肢不同程度瘫痪4例,有何纳氏综合征3冽。不同程度对侧肢体瘫痪8例,肌力正常6例,半身感觉障碍7例,交叉性感觉障碍1例,感觉正常4例,不能查5例。中枢性高热4例,中枢性肺水肿1例。死亡7例,其中闭锁综合征3例,中脑梗塞1例。7例头部CT正常,5例头部CT…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例1,男,64岁,突然站不起来,呼唤能睁眼,眼球不能水平运动,饮水呛,四肢肌力为2级,肌张力低,双下肢可引出病理反射,头部CT脑干未发现低密度病灶。临床诊断脑干梗塞,闭锁综合征。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时眼球仍不能水平运动,不能吞咽,四肢瘫。例2,男,47岁,突然头晕,头痛,四肢活动不灵逐渐加重,眼球只能上下运动,四肢肌力为0级,头部CT脑干显示密度减低影。诊断为防干梗塞,闭锁综合征,肺内感染,抢救无效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例3,男,39岁,开始觉右手麻木,4天后突然觉全身无力,尿失禁,呼唤时能睁阔眼睛,眼…  相似文献   

3.
陈诚  郑峥 《科技信息》2007,(24):495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短期预后.方法:87例TIA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研究,治疗组加用疏血通,观察并评价其治疗TIA的短期预后.结果:治疗组显效率达77.8%,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5);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达95.5%,亦显著高于对照组80.9%(P<0.05);治疗组用药后平均每周TIA发作次数(1.0士2.4次/周)显著低于对照组(3.0士4.3次/周).结论:疏血通能够改善TIA患者短期预后,能够控制、减少发作,无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早期复极综合征2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所有观察的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36例。治疗组用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20ml加人生理盐水250ml,静点,每日1次。对照组选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8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点,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口服药物及其他输注药物两组一致,伴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冠心病等患者给予相应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过关键医疗质量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监控对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医疗质量的作用。方法:参照卫生部脑梗死单病种质控要求和美国跟着指南走(get with the guideline,GWTG)卒中项目制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KPI,从2010年3月开始对本中心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住院患者进行监控。以本中心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卒中资料库的数据作为历史对照,并将缺血性卒中的KPI与美国及台湾GWTG卒中项目的研究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565名。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数据对比,实施KPI监控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2 h内到院溶栓率从28.6%提高到50.0%(P=0.009),发病后3.5 h内到院患者的溶栓率从31.6%提高到36.2%(P=0.703);在深静脉血栓预防、出院时降脂治疗及建议、戒烟建议、吞咽困难筛查、卒中健康教育、康复评价及干预方面有明显改善(各P<0.01)。缺血性卒中整体指标与美国GWTG卒中项目2009年数据部分指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台湾数据相比有明显优势。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在出院时降脂治疗及建议、戒烟建议两方面有明显改进(P<0.05),其余各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通过实施KPI的监控可以明显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医疗质量,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7.
重症药疹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药疹是指皮损广泛和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累的药疹.患者病情危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必须及时治疗.一般分为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bullous epidermal necrolysis,BEN)、重症多形红斑型(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剥脱性皮炎型(exfoliative dermatitis,ED)等.为进一步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减少其死亡率,特将1991年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教育形式:①口头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灵活的沟通技巧,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建立咨询热线,满足患者对知识的需求;②书面教育:将短暂性脑缺血(TIA)相关知识整理成健康指南,给患者讲解或让患者自学,并可随时查阅;③针对性教育:结合患者的文化层次、需求的共同性及个体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开通咨询电话,出院后及时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的治疗措施。方法:对20例中毒患者进行洗胃、脱水、控制痉挛、促醒、解氟灵及支持对症治疗。结果:20例患者经712d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彻底洗胃,给予特效解毒剂,控制痉挛是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为急腹症、便血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经结肠镜、全腹CT、腹部彩超、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的符合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的患者20例.结果5例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他均行内科保守治疗;1例在手术后3 d因肠坏死、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对于中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54例无症状性脑梗死临床资料研究发现,病变部位通常为腔隙性或位于大脑皮层静区和非优势半球的枕叶或顶枕叶,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文章重点讨论了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率、病因及神经学影像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脑干出血的CT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影像学CT检查。结果 脑干出血CT表现为脑干高密度出血及血肿影。结论 CT能确定出血部位和累及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归纳总结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02~2011-06收治的62例原发脑干损伤病例的治疗并评定疗效.结果:死亡34例,植物状态9例,重残8人,中残11人.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致死率、致残率高,通过保持气道通畅、低温、药物治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特级护理、后期行康复锻炼、可以尽可能降低伤员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受试的听觉系统在具有一定特征的短声刺激作用之后,在其颅顶上检测到的一系列反应波,在电测听和神经电生理上具有独特的临床意义。研究中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高输入阻抗、低噪声与高共模抑制比的BAEP四大器,建立起一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在系统的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了平均叠加、小波变换等算法,并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规一化系数加权平均算法。经实际检测实验表明,本系统在没有屏蔽室和专用接地线的条件下对受试均成功地检测出了BAEP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根据12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综合治疗的经验总结.强调对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应及时明确诊断、尽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且认为GCS评分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脑干反射是反映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双耳交替刺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描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描记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况,讨论影响测量精度与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兼顾测量精度与效率的双耳交替刺激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中的遗传程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的遗传程序设计方法,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了自动建模.实验证明, 该方法性能优于传统的拟合方法,可用于实际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4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发现脑并发症84例发生率为19.81%,分析结果显示出高血压患者年龄愈大,病程愈长,脑并发症亦愈高.且脑并发症发生率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程度,持续时间成正比,提示脑并发症与动脉硬化也有关,早期和持续降压治疗可预防发生不可逆的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声觉器官受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生物电,反映了相应感觉通路及神经元群的活动,可用作听力阈值的客观判断,也可对多种耳疾和脑部病变作出诊断,因而成为当今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介绍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L)与刺激声强(I)之间关系曲线的作用,及其拟合建模和回归算法优化,还用实测数据对选定的拟合曲线模型进行了回归方差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及预后,方法:对58例年龄在50岁以下外伤引起脑梗塞患者,经过早期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及神经营养药物等综合治疗.结果:腔隙性或局灶性梗塞效果较好,大面积梗塞及脑干梗塞伴合并伤患者病死率与病残率均较低.结论:梗塞部位、面积及早期诊断治疗有助于判断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