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科学史家的辩护——《文化一二三》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一二三》是中国科学史家阵营里的一位排头兵——刘钝研究员所写的辩护词,这份催人奋进的辩护词不只是要为作者个人的学术探索而辩护,而且还要为科学史学科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科学史的再建制化——而辩护。它以开放的心态解说科学史的学科性质以及它在今天的多元化发展前景,以“大哉为用”解释科学史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克里普克的观点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名称是固定指示词的观点是不合理的 ;因果理论不能解决“共用专名”的指称问题 ;因果理论还假设了传递指称的每一个环节上 ,人们都以同样的方式 ,同样的程度了解名称的指称 ;因果理论还忽略了语境的重要性。关于通名没有涵义观点更是错误的。克里普克对后天必然命题的论证也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综述弗雷格涵义和指称理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产生的哲学背景和逻辑悖论的角度对其语句指称为真值的观点进行辩护,而后又结合弗雷格关于涵义和指称的定义,对专名和语句的指称空类现象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4.
从对我国《民法通则》中的“企业法人名称转让说”的深入分析入手,揭示出现实法律中存在的商号指称问题,即商号的承载主体问题,提出商号与商主体经营的营业关系更为紧密,商号的承载主体应定位于商主体经营的营业,并借鉴《澳门商法典》的立法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商号指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他”和“她”的使用功能不完善和第三人称代词三分法具有缺陷,网络新词汇“Ta”的出现与广泛应用是对这个缺陷的一种补充和自我完善。“Ta”的意思是“他”或者“她”,是一种不明性别的指称。该词的实际功能相当于一个第三人称代词,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其实是一个汉语拼音形式的字母词。本文对“Ta”出现的理据性做了解释,从字母词和汉字拼音化的角度考察“Ta”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客观地看待“Ta”的存在性,提出对待“Ta”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计算机科学中,形式语义学以数学为工具,精确地定义和解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含义或语义.其中操作语义学和指称语义学是形式语义学的两大类别.本文使用简单的命令式语言IMP的语法,首先给出了repeat—until循环语句的操作语义,然后详细推导出了其指称语义,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证明了它们二者之间的语义等价性.  相似文献   

7.
英语名词前指用以指称上中的词、词组或部分话语,构成“指称链”,对语篇的粘合与连贯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分析名词前指在中的分布、篇章结构与名词前指分布的关系,以及篇章的非结构因素对名词前指分布的影响,有助于对“指称链”的理解,加深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的认识,并对语篇的深层结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逻辑学中存在“同一论”和“同一性的可替换原理”能否成立的问题。弗雷格提出的“涵义”与“指称”两个概念值得质疑。“同一”不是名称之间的关系,而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形式逻辑的概念系统不存在两个相同的概念,晨星与暮星不同,专名与摹状词也不同。逻辑中“同一性的可替换原理”没有得到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9.
概率解释的合理性问题是现代归纳逻辑的基础问题,也是长期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以理论在技术上的完备性,理论与科学验证、评价的实际过程的一致性为标准,具体分析几种主要的概率解释理论的合理性,并对它们作出局部性辩护。  相似文献   

10.
针对情景对话内容中含有指示代词“那”的语句及与其直接相关的情景 ,首先分析“那”的语义及语用 ,给出逻辑形式 ,并运用情景理论 ,包括情景形成原则及相关公理和推论等 ,在其逻辑形式中加入上下文关系 ,然后根据焦点移动及情景锚定原则 ,分别对情景对话中的“那”的指称和替代作用进行了有效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等级分类,论证建构主义理论适合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着重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提出新课程视野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动态设计的理念,并就“面向学习需要”的教学过程模型设计及教学反思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名物”曾经作为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受到学人的重视。然对什么是“名物”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本文拟通过对先秦传世典籍有关“名物”的记载的分析得出“名物”的确切含义,弄清名物指称的特定范围,为名物词的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辩护制度的沿革辩护作为一种制度是在古罗马共和国后半期产生的。当时,社会上曾出现了一些被称为“保护人”、“雄辩家”之类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他们积极参加到诉讼中去,替被告人反驳无根据的指控,并给被告人提供某些法律上的帮助,从而使法院对被告人的判处趋于合理。虽然这些人所从事的并非法律明文规定的诉讼行为,但却是为国家和社会所认可的职业。显然,他们的行为已经被纳入了一定的行为规范,即早期的辩护制度。从他们所起到的维护被告人利益的作用上看,无疑已经充当了现代意义上的辩护人。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汉语的“鬼”具有十分丰富的意义,可以表示鬼魂,可以指称喜爱的对象,可以指称讨厌的人,可以传递讨厌、咒骂的感情色彩,甚至可以构成强调的、否定的语法意义。“鬼”的意义从最初“从人,像鬼头”发展出如此丰富的语义和指称,经历了从人到鬼、从具体到抽象、从实在到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以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自从“资本”来到世间并开创“世界历史”以来,人类文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洗礼,于是民族文化就要在理性的法庭上声明放弃存在的权利,或者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这需要对“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进行一番概念的界定,从而确定民族文化生存状态,并认为“世界性”不是每个现实的人和民族必须遵循的统一模式,它必然要通过也只能通过“民族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语用身份论与标记模式理论,对“人民日报”“南京发布”“头条新闻”和“老年之声AM1053”4类微博用户发布的新闻叙事中,老年指称语的变异现象及其身份建构情况的研究发现:就使用频率而言,有标记性指称语多于无标记性指称语;从具体分布来看,类指指称最多,其次是亲属指称、姓名指称等。除使用无标记性指称“姓名”建构老人的确定性个体身份之外,微博新闻还使用大量的有标记性指称语来建构老人的群体身份和关系身份;有标记性指称语和无标记性指称语之间的连续变异展现出老年人身份的动态建构,即个体身份内部的互动,个体身份向关系身份、个体身份向群体身份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教育应用的理论基础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发展到了今天的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最有利于四大要素的充分体现,是一种理想的认知工具。因此,当前计算机教育应用发展模式的发展趋势就是多媒体化与网络化,并且二者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科学院成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立“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研究中心”的几十年中,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取向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从最初单纯的为科学辩护,为中国文化辩护,到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科技战略、科学文化等,向多元化取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要建立一个“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本文在简单介绍建构主义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解析这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并对它的实施提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假句(包括矛盾句)存在于语言里是合法合理的。“层级”论将存有“矛盾被证”的自然语言宣判“死刑”,是把人(语言使用者)的逻辑犯规归罪于语言本身,而解悖方案回归自然语言实际是对塔斯基“层级”论宣判死刑。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逻辑悖论研究的重心自然而然转移到了“语义悖论”上来。塔斯基对“谎者”悖论的解释,以“本语句”指称或界定“本语句假”,犯了“矛盾定义”的谬误,而哥德尔的理论也因跟塔斯基理论的内在联系,也可能引起我们的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