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PEG-CS)载体,并将其用于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研究了聚乙二醇浓度、交联剂戊二醛浓度、活化剂甲醛浓度、酶溶液浓度等因素对PEG-CS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PEG-CS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的活力可达20~40U/g,并且PEG-CS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具有良好的生化性质。  相似文献   

2.
乙二胺羟丙基壳聚糖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反应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乙二胺羟丙基壳聚糖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酰反应动力学性能,分别考察了固定化酶耐胃蛋白酶性能,保存条件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以及固定化酶在缓冲液中间歇催化底物和连续催化底物的反应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适当的间歇和连续反应条件下,固定化酶均具有良好的水解天门冬酰胺性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37°C下以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为催化剂,50μmol/LL-天冬酰胺的Tris缓冲液(pH=7.4)为底物的时歇反应转化率,并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反应过程进行拟合。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传质-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反应过程,并揭示固定化酶的传质-催化过程受扩散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间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37℃下以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为催化剂,50μmol/LL-天冬酰胺的Tris缓冲液为底时歇反应转化率,并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反应过程进行拟合。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传质-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罗好地描述反应过程,并揭示固定化酶的传质-催化过程受扩攻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5.
固定化酶催化合成半乳糖寡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壳聚糖固定化米曲霉β-半乳糖苷酶,连续催化合成半乳糖寡糖(GOS),在填充床固定化酶反应器中,研究底物浓度、pH,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GOS连续合成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浓度400g/L,反应温度50℃,pH5.8,停留时间35min,产物的最高得率为62%。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铜固定化漆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壳聚糖与CuSO2.5H2O溶液络合成的壳聚糖铜为载体,固定化白毒鹅膏菌胞外漆酶,测定了铜盐浓度、络合时间、固定化时缓冲液的pH值、固定化时间、给酶量对固定化酶性质的影响。实验得出固定化最佳条件是在20℃、pH7.0的磷酸缓冲液中,固定2个小时,这种条件下酶活保持率为50.2%。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4.0比游离酶的4.6偏酸;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24℃。  相似文献   

7.
抗癌酶制剂L—天冬酰胺酶在甲壳素上的固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甲壳素为载体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的最适条件,探讨了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的一系列理化性质。交联剂用量、缓冲液pH值和载体活化时间均对L-天冬酰胺酶的固定化有一定影响,得到的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的活力回收可达25.4%。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理化性质的实验研究表明,酶经固定化后,对蛋白水解酶的稳定性及存贮稳定性均较游离酶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环氧基改性的丙烯酸系树脂含环氧基,环氧基可在温和条件下与蛋白质上的亲核基团氨基反应而实现其固定化.研究了环氧基改性的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化漆酶的最优条件和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固定化漆酶时,在硫酸铵浓度为1.5mol·L-1、加酶量0.2U·g-1、pH 6.5、温度35℃条件下固定3h,测得固定化酶活性最好,比活力为0.026U·g-1,活力回收率为3.67%;该固定化酶催化反应的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 4.5,米氏常数(Km)为1.233×10-3 mmol·L-1.锰离子、铁离子和钙离子在4×10-3~4×10-4 mol·L-1浓度之间时对固定化漆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在4×10-5~4×10-6 mol·L-1浓度之间时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9.
化学工程手性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D,L-色氨酸……………………………………………杨座国,杨远明,许振良(1)丁醛加氢制丁醇反应器的数学模拟………………………………………………………张海涛,张欣荣,房鼎业(5)超临界CO2沉析HM X过程中过饱和度与颗粒尺寸的关系…………………………………………蔡建国,邓修(9)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的工艺研究………………………………霍红光,方波,江体乾(13)煤灰熔融温度多项式模型的偏回归函数分析…………………………………………孙琴月,朱学栋,唐黎华,等(18)连续串联釜式反…  相似文献   

10.
从麦芽根中分离得到了5’-磷酸二酯酶,采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将该酶固定到壳聚糖上,用于酵母RNA的催化水解,以制备5’-核苷酸.研究了酶固定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在最适条件下,酶活回收率可达53.6%.进一步研究了固定化5’-磷酸二酯酶的酶学性质,测得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为15.38mg/mL(以RNA为底物),固定化酶催化水解RNA的最适温度75℃,最适pH值为5.5,实验发现固定化5’-磷酸二酯酶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更高的纯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流速、底物浓度、底物的葡萄糖当量值(DE)等因素对分子筛固定化黑曲霉葡萄糖淀粉酶水解淀粉液化液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固定化酶催化剂的寿命,在适宜条件下,供给质量百分数10%的淀粉液化液,连续22d可产生DE值95以上的糖化液,运转30d,活力仅下降25%,以DE值15的玉米淀粉液化液为底物,糖化液中葡萄糖的质量百分数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生物传感分析仪在共固定化GOD-CAT树脂的过氧化氢(H2O2)质量浓度的测定和酶活力的表征中的应用。首先,采用过氧化氢电极法检测了反应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浓度,过氧化氢由不同GOD/CAT酶活比条件下制备的共固定化GOD-CAT树脂催化氧化葡萄糖生成,从而找出了最适的GOD/CAT酶活比;然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检测了催化氧化过程中反应液中底物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变化,提供了一种共固定化GOD-CAT树脂的活力表征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共固定化GOD-CAT树脂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共固定化GOD-CAT树脂的最适GOD/CAT活力比是1:1;共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是45℃,最适pH值为6.0,其热稳定性、pH稳定性、操作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较游离酶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选择D101-1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化反应底物柚皮苷,考察α-L-鼠李糖苷酶水解柚皮苷转化普鲁宁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最适条件为:α-L-鼠李糖苷酶用量30 U/mL,最适酶反应温度60 ℃,pH=4.0,底物质量浓度2.4 g/L,振荡速率80 r/min。在此条件下酶解反应420 min,柚皮苷转化率达到78%。此外,研究发现,高浓度的Mn2+、Fe2+对酶解反应有极强的促进作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拟合曲线的Km=5.12 g/L,Vmax=0.013 g/(L·min)。利用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酶解产物进行分析,并验证得出,反应完全后可得到纯的反应产物普鲁宁。  相似文献   

14.
底物扩散对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淀粉液化液的扩散和对固定化酶酶促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与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关联,较系统地探窿了底物溶液流速、底物溶液浓度、载体粒度、载体再造孔等因素对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提高了通过再造孔成型能够有效减小外扩散和内扩散的影响,显著提高固定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明胶包埋、戊二醛交联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葡萄糖异构酶双酶体系.该酶制备的最适条件是温度50℃pH值6.5.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5.4,最适底物浓度为15%,热稳定性在50℃以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海藻酸钙固定化德氏乳酸杆菌的间歇发酵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并对固定化细胞高糖浓度发酵以及外循环固定化细胞反应器连续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不改变细胞的最适生长温度和pH;底物和产物均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固定化细胞生长的饱和常数和抑制常数增大,比生长速率减小,产酸速率增加;高糖浓度发酵最适工艺条件为初糖浓度120~130g/l,发酵时间68~72h,发酵液中乳酸浓度可达100g/l;外循环固定化细胞反应器连续发酵最适工艺条件为初糖浓度50g/l,稀释速率0.048~0.09l/h,转化率达78%。  相似文献   

17.
碳酸酐酶在四氧化三铁上固定化及其性能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氧化三铁为载体,利用共价结合和交联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固定化碳酸酐酶(CA),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CA最佳固定化条件,并对固定化酶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优的固定化条件下,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可达到66.90%,且其pH值稳定性、操作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的游离酶,该固定化酶经5次催化水解底物后仍能保持62.58%的相对酶活.  相似文献   

18.
Sol-gel法固定化漆酶处理氯酚类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4-二氯酚(2,4-DCP)和2,4,6-三氯酚(2,4,6-TCP)为代表,采用Sol-gel法固定化漆酶处理氯酚类污染物.结果表明:底物初始浓度为0.5 mmol/L,固定化漆酶投加量为7 g/L,反应3 h后DCP去除率可达95.3%,而反应2 h后TCP去除率可达99.6%.TCP和DCP去除过程可以用米氏方程描述,其米氏常数Km值分别为11.72和9.97 mmol/L,因此固定化漆酶对TCP的亲和力高于DCP,这导致了在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固定化酶投加量以及底物共存等因素变化后两者去除效果上的差异.连续48 h的运行数据和酶活损失表明固定化漆酶具有较好的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去除五氯酚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去除模拟废水中的五氯酚,使其形成沉淀;并探讨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如溶液酸度、酶浓度、五氯酚起始浓度、过氧化氢起始浓度以及温度等。结果表明辣根过氧化物酶去除五氯酚的最佳 pH 为 5~6;去除率随酶浓度增加而增加,在所采用的最高酶浓度 0.05u/mL,五氯酚初始浓度为 12.6mg/L 的情况下,去除率可达 70% 左右;五氯酚起始浓度对去除率也有一定影响,起始浓度为 13.0mg/L 时,去除率可达 73.7%,而当起始浓度为 0.7mg/L 时,去除率只有 35.7%;过氧化氢与五氯酚反应的摩尔数之比为 1∶2。此外还采用化学键合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在聚丙烯酰胺载体上,发现酶活性可保持较长时间,并可反复用于催化去除五氯酚。固定酶去除五氯酚最适 pH 值与自由酶类似,并且在 pH=5.15条件下,1h 内将五氯酚从 13.4mg/L 去除到4.9mg/L并达到平衡;将固定酶装入反应柱制成酶柱,可多次反复催化五氯酚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以卵清蛋白为载体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制备及其性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变性的卵清蛋白为载体, 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木瓜蛋白酶. 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固定化pH值、 交联剂戊二醛浓度、 交联时间和酶用量对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固定化条件: 5%戊二醛, pH 6.0, 交联时间20 h, 每克载体含酶量12 mg. 对比研究了游离木瓜蛋白酶和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性质, 所得到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最适温度90 ℃, 最适pH 9.0, 米氏常数53.6 mg/mL, 其热稳定性及耐热性均较游离酶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