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气流组织对负压隔离病房排污效率的影响.在病人口部散发SF6示踪气体,通过测量医护人员呼吸区域的污染物浓度,比较了8种气流组织的排污效率,并通过降低换气次数进行了节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顶送风的送风方式中,排风口位于病人头顶效果较好;在矢流风口送风方式中,排风口位于病人床侧效果较好,且当换气次数分别降低到8次/h和6次/h时,对医护人员仍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变频技术在我国电子、电力、控制、电工与信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应用占有很大的比重,具有高速、稳定、精密等特点,以其卓越的调速性能、显著的控制效果和高效的节能比率得到应用领域的广泛认可,尤其是在医院建设负压隔离病房的建设和使用中更是被深度应用,比如在内压力的控制、净化循环和换气系统上被大范围使用,体现了良好的技术性能和应用指标.该文重点结合变频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对其在医院负压隔离病房建设与应用的情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对采取混合通风及孔板通风策略下的典型隔离病房内气流组织及气溶胶扩散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以探讨通风策略对病房中气溶胶扩散与沉积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气溶胶颗粒粒径及孔板通风的多孔板开孔率对气溶胶分布的影响.利用文献中试验数据验证了所采用数值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相比于混合通风,孔板通风策略可以使病房内的流场、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并且能加速气溶胶颗粒排出,从而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风险;小粒径气溶胶颗粒更容易受到流场影响,在病房内扩散悬浮,而大粒径的气溶胶颗粒更容易沉积在地面和病床上;当采取孔板通风时,减小开孔率可以加速气溶胶颗粒的沉积和排出,减少颗粒物在室内的悬浮,降低空气中的病毒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为了安全、有效、便捷地采集隔离病房中的环境参数及病员体征数据,设计了基于短距离无线技术的隔离病房监控系统.系统由病房内采集节点、中继节点、监护室内监控节点3部分组成,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控制传感器进行数据实时采集并由LCD12864显示数据,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PTR4000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到监护室.系统具有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适合隔离病房等对外封闭的场合使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隔离病房的冬季热舒适性和病毒浓度的相关问题,采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供暖条件受限情况下空调送风角度对房间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送风角度为0°(垂直向下)时,房间存在明显的热力分层现象,同时房间部分壁面局部过热,导致壁面热损失最大;适当增大空调器送风角度可改善室内热环境,提高房间对热量的利用率,但同时也会导致房间垂直方向上的病毒浓度升高,威胁室内人员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6.
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某酒店中庭高大空间冬季空调气流组织进行了研究,得到其温度和速度分布.通过实测和模拟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为类似高大空间冬季空调设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k-ε湍流模型对地铁环境内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地铁环境内流场的分布规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两者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地铁车站内气流组织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对改善地铁车站内人体热舒适环境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客车空调气流组织的改进及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客车空调回风系统进行了改进,首次提出将回风口由中间一个改为前后2个,并用κ-ε两方程紊流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建立了相关的气流组织计算模型,对改进前后车内的温度分布情况作了数值模拟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回风系统使车内的气流组织以及温度分布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前后两端的温度显著下降(约降低2K),中部温度略有上升;在送风温度同为289.15K时,车内平均温度较改进前降低约0.5K,且乘客头部与足部区域之间的温差较改进前也有所降低.因此,对于改进前后同样的车内温度,改进后可以提高送风温度,从而降低系统能耗,还能够满足更大区域内乘客的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运用κ-ε湍流模型和N点风口动量模型对某办公室空调的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了模拟,并利用经济指标对该气流组织进行了评价.利用多功能测量仪对办公人员呼吸区的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温度和速度分布与实际测量的数据基本一致,可为相关的实际空调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旋流器结构对内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差分法对旋流器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各向异性的湍流模型能够正确模拟旋流湍流流场。通过对速度场、压力场的分析发现,径向压力梯度是由切向速度的作用生产的,而径向压力梯度正是驱使油滴向轴心方向运移的动力。提出了根据管中心的压力和轴向速度的变化决定旋流器长度的方法。旋流器小锥角的角度越大,分离段越长,越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11.
褶型空气滤清器捕集效率及压力损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空气滤清器的减阻增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技术,结合实验测试的方法,模拟计算颗粒在空气滤清器中的运动轨迹和颗粒在滤清器中沉积的分布率,得出颗粒在滤清器中容易沉积的部位.根据捕集效率实验数据,提出过滤介质捕集效率的多元关联计算式.通过建立二维及三维的CFD模型,模拟计算空气滤清器的流场分布和过滤压力损失,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利用已建立的模拟模型,改变空气滤清器结构参数,替代部分实验模拟研究,得出空气滤清器的过滤压力损失与其各自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以及空气滤清器过滤压力损失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关联式.利用大量的模拟数据,回归分析提出空气滤清器过滤压力损失与其结构参数的多元关联计算式.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山西省阳泉市南煤集团西上庄煤电一体化项目的总体要求,拟用中尺度气象模式MM5耦合大气污染模式CALPUFF,对评价区域2005年7月的大气环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综合模式系统地模拟研究发现:本地污染源的排放对阳泉空气质量起决定作用;7月对SO2的平均贡献浓度为85.31μg/m3,对PM10的平均贡献浓度为39.3 μg/m3.本地点源排放对SO2的影响相对较大;7月对其平均浓度的贡献可达65.04μg/m3.本地面源排放对PM10的影响相对较大,7月对其平均浓度的贡献为28.75μg/m3.外地点源排放对阳泉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但在某些过程中通过区域输送对空气质置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利用大气介质中煤的瓦斯解吸过程模拟试验装置采集不同变质程度煤样,在不同粒度、瓦斯压力条件下,模拟煤样在大气介质中煤的瓦斯解吸过程,找出影响大气介质中煤的瓦斯解吸过程的主控因素,得到表述模拟大气介质等压条件下瓦斯解吸过程较为理想的经验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更有利于提高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技术水平和煤矿资源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管道输送以自己独特的优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管道泄漏事故频频 发生,不仅造成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而且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和将泄漏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小,需要研究泄漏检测技术以获得更高的泄漏检测灵敏度和更准确的泄漏点定位精度。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负压波泄漏检测技术,分析了其检测定位原理以及影响准确定位的关键因素,最后说明了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构成。  相似文献   

15.
利用标准两方程模型、低雷诺数NH模型,分别对室内空气流动换热的速度场、温度场、湍动能场进行了模拟,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低雷诺数NH模型能对室内空气流动换热的速度场、温度场、湍动能场进行较好的数值模拟,标准两方程模型的模拟的准确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在船舶火灾过程中,空气流动所引起舱室周围的压力的变化在决定外部烟气侵入速率及舱室内部烟气流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引入全空度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舱室外表面压力分布的数学物理模型F3D,计算了在所选风速和风向条件下,代表模型舱室的阻挡物表面的压力分布,计算的结果与Kandola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相符很好  相似文献   

17.
铁路空调客车气流组织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k-ε两方程模型,利用PHOENICS软件,在实验检验的基础上对列车车厢空调各种气流组织方式进行了模拟,并对其舒适性及经济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传统的车顶条缝送风及格栅送风为较好的送风方式;椅背送风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可推广应用;小桌下送风由于很难达到舒适要求不宜采纳.  相似文献   

18.
装甲车辆舱室内部环境特殊,空调可以有效改善内部人员作战环境,提高装甲装备综合作战能力,为达到降温效果的同时满足人体热舒适性,并减少能耗,对现有装甲车辆舱室内空调送风气流组织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典型装甲车辆舱室热工参数,对装甲车辆舱室简化建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进行舱室空气流动数值模拟,验证计算模型,分析舱室内部的温度场、速度场的分布,通过改变送风角度来设计出合适的气流组织,为保障装甲车辆舱室内部热舒适性提供了设计依据.结果表明,出风口角度水平向上45°为推荐角度,气流组织合理,既能够保证装备内部乘载员近体环境温度合理舒适,又没有产生局部不适感,且冷量利用率最高.可见在相同的送风温度下,通过调整送风角度,可以有效调节舱室内部气流组织形式,使得乘载员处于舒适状态,且不会引起局部不适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