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源远流长的中国美学对赛珍珠的思想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其作品中多有反映,以《群芳亭》为例,中国美学的思想贯穿始终,在中国庭院、餐饮习惯和思考与冥想之美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再现了许多中国美学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艺术精神是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核心概念。20世纪初,中国学者在中西会通中开始了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与创新之路。20世纪30年以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艺术理论弘扬了革命主义的崇高精神和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精神在多元化发展中重新定位,既注重传承传统美学精神,又注重与现代西方美学、艺术流派的会通,走上了健康理性的自我建构之路。  相似文献   

3.
2009年的《复印报刊资料·美学》共转载文章107篇,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从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两个方面对这些文章做一详细划分。这其中呈现出五个主要论题: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探讨和对其发展前景的展望、对当代中国美学理论研究历程的回顾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西方美学审美现代性问题、以中国美学为资源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及生态一环境一城市美学问题。透过被转载的文章和其中呈现的五个重要论题不难看出2009年美学界研究的趋势:积极探索我国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重视与全球化学术视野的交融与互补并希望建立世界视野中的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扩大研究视野,繁荣部类美举和审美文化研究;保持理论研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重"生"的哲学角度探讨了中国美学精神,中国美学思想主流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美学》课程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原典释读的重要性与版本的选择;二、辨证处理主观阐释与历史还原的关系问题;三、问题意识的建立;四、学会"两条腿走路".  相似文献   

6.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7,29(3):F0002-F0002
刘月新,男,1962年生于湖北天门,汉族。1984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93~199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访学,师从著名美学家阎国忠教授研究西方美学。现为三峡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美学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审美学》一书立足于中国话语语境,建立了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理论的三大范畴体系,为中国美学研究思维的转换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该书作者关于中国美学思想理论体系的"重建"所做出的努力,对于构建中国美学的"当代形态",无疑是一种崭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现代教育学理论和课程理论,对中、美共计12所大学本科美学课程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具体分析、比较了两国美学课程要素(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异同,从而为我国大学本科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民歌研究的艺术人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少数民族民歌具有重要的艺术人类学意义。它有利于新兴的艺术人类学摆脱传统美学对精英艺术的过度关注和对民间艺术、群众性艺术漠视的狭窄思想束缚,拓宽美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使美学得到民间审美经验和大众审美经验的启发、汲取边缘文化的活力和来自听觉艺术的审美经验,从而弥合美学与草根文化之间的裂痕,激活中国美学对本土艺术与现实文化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双周要闻     
《世界博览》2013,(3):14-15
①国美:退出香港家电零售市场国美集团将于2月1日开始陆续关闭香港全线6间分店,正式退出香港零售市场,转为向大宗交易发展,利用香港的地理和商贸优势,开拓国际采购业务。国美电器则强调,香港国美是独立的体系,与上市公司和内地业务无关,不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造成任何影响。香港当地的媒体则分析认为,国美在内地往往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单  相似文献   

11.
用“西学东渐”来叙述中国现代美学初创时期的进程不仅不符合历史的事实,而且也成为制约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思想瓶颈。本文主张用“西学中和”对这一时期的中国美学进行重新叙述,一方面认同当时的中国学人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吸收与综合,另一方面突出他们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尊重以及对传统美学“中和”精神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老庄美学是中国美学的源头之一,对中国美学具有永恒的指导意义.老庄美学重视人生,热爱生命,追求个体的精神解放和人格自由,揭示人的本质和价值,这无疑也对当代人的人格确立和精神追求,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老庄美学在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的处理上更是启迪着当今生活在"工具论"世界里的人们.老庄美学虽以人为本,而又向自然回归;虽重在人格修养,而又以人性的自由为落脚点,这在审美境界的构成上恰与孔子美学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以老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为基点,探讨了老庄美学以生命哲学为核心的审美境界论建构.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电源定时管理的概念、应具备的功能和Windows环境下用于电源管理的Api函数的基础上,利用Delphi实现了具有较强功能的电源定时管理程序。经过实践证明,该程序在节约能源、减少软硬件的损坏几率、提升系统稳定性、降低管理计算机的工作强度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中国美学思想史上,李泽厚实践美学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以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初创为研究对象,着重梳理了他这一时期关于美感、美和自然美三个基本美学问题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初创及其文化内蕴进行深入反思和理性评价。由此我们认为,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初创虽呈现出鲜明的哲学思辨性,但从深层的文化建构内蕴来看,它能在"美学大讨论"中独树一帜,并非如李所言是一种纯粹的学术现象,而是当时权力话语的一种折射,从而使得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初创呈现出某种历史复杂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美学进入中国担当了思想启蒙的任务,美学作为对现代性批判的人文价值就体现在为人生而艺术美育代替宗教等审美命题中。在深化中国现代美学人生论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重视美学作为感性认识的方法论意义。中国现代美学研究应该拓展其研究视域,对中国现代人审美经验进行现象描述,从中勾勒现代转型之际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变化。  相似文献   

16.
符晓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96-1500
徐大纯是一位当今美学研究界普遍忽视的美学家,但是其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地位却相当之高。《述美学》是中国现代美学史上一篇比较重要的文章,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作为学科的西方美学,同时对现代美学学科体系的建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的发展中,实践本体论美学是刘纲纪的独特贡献。这一思想体系的建立.是他综采众长,融会超越的结果。其理论来源,除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哲学美学,仅就现代以来的中国美学而论,毛泽东、王朝闻、朱光潜、李泽厚等人对他的影响较大。正是在这些关学思想继承和总结的基础上,刘纲纪创造性地发展了当代实践论美学思想,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徐丹  陈月红 《科技信息》2009,(19):164-164
近十年来格式塔美学在中国的翻译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格式塔美学理论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价值,并以夏济安翻译的“西敏大寺”这篇散文为例.解释了格式塔再造中篇章结构调整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不休,"后实践美学"的批评矛头主要指向"前期实践美学",因此,有必要重审"前期实践美学"的核心要义,以客观对待"后实践美学"的质疑。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实践美学"不断丰富其理论内涵,并在终极指向上与"后实践美学"趋向合流,最终形成"实践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