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体钙吸收理论探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张经坤  张泽民  于傲 《科学通报》2000,45(10):1114-1120
食物在胃里经过消化会出现钙离子(Ca^2+),人体小肠刷状缘能自动分泌出小分子量的氨基酸或短肽链,遇到从胃里过来的钙离子(Ca^2+),则发生螯合反应生成中性的氨基酸螯合钙,这种小分子量的氨基酸敖蛤 钙被小肠以整体形式吸收,吸收后,在细胞里又自动断开螯合键,重新分解分子量的氨基酸螯合钙被小肠以整体形式吸收,吸收后,在细胞里又自动断开螯合键,重新分解成氨基酸和钙离子,钙离子通过门静脉进入血液,被输送  相似文献   

2.
人体趣事     
《科学之友》2004,(4):64-65
那是一种气体不管它有没有声响,都令人很尴尬。不得已的时候,你只希望它不要有臭味。可是你还是闻到了。随着它们在空气中的蔓延,你看到周围人的一些举动,表明他们也注意到了:有人轻轻转着脑袋,抽着鼻子,左吸右闻。然后这些脑袋一起转向始作俑者,你尽力保持镇定。气味变淡,最后消散了。这种事情每个人都会发生。吃下去的食物没有被胃或小肠消化(没有分解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微小分子),反而通过消化道进入大肠,食物被细菌分解,分解过程中产生一股气。大多数情况下,这股气会被大肠吸收,没吸收的那部分就排了出来。这种有臭味的气体是硫化氢。从心…  相似文献   

3.
液膜,就是一层很薄的液体薄膜。这种薄膜可以是水质的,也可以是油质的。液膜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东西,我们身体里胃壁上就有这种薄膜,它可让胃中的养分渗透通过而进入血液,同时又阻止胃中的消化液进入血液。人体胃壁上的液膜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液膜能不能人工合成呢?目前,我国及日  相似文献   

4.
如何做,才能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是每个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近年国外医学科学家提出十一项建议。一、合理饮食俄罗斯研究人员认为,肉制品的蛋白质会加重某些病症。所以说,在许多情况下完全不吃肉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他们提供了一份比较理想的食谱;蔬菜拌色拉占25%,新鲜水果占25%,熟蔬菜占25%,鱼、蛋、奶渣及其它奶制品组成的蛋白质占10%,米类、面包及糖提供的碳水化合物占10%,植物油占5%。二、饭后稍卧外国医学科学家认为,当体内进行消化吸收时,全身的血液多流进消化器官以帮助消化。从胃进入肠的食物,由小肠壁吸收,经血  相似文献   

5.
生活     
《科学之友》2013,(10):78-79
罐头食品为什么不易变坏山东烟台的刘女士问:为什么我们常吃的罐头食品不容易变坏?专家解答:午餐肉、豆豉鲮鱼等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可以存放很久且不易变坏。这是因为食物变坏的罪魁祸首是细菌,食物煮熟后,在空气中存放的时间长了,空气中的细菌就容易附在食物上,并在食物里繁殖,食物就会变质;而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经高温杀菌,然后把它封口,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  相似文献   

6.
因为美国人相信胃灼热症是由胃酸过多所致,所以他们每年都要把数百万美元花在起镇静作用的解酸药上。但毛病并不是由胃酸过多引起,而是由于食物逆流,即食物向相反方向蠕动所引起。根据耶鲁大学胃肠病学家理查德·麦卡伦姆(Richard McCallum)的说法,胃缓慢排空食物是患慢性胃灼热症的一个主要原因。比正常情况要多的食物量在胃中聚集起来,很快推开防止胃中积滞物进入食管的瓣膜。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经观察发现,成年企鹅在育儿的过程中实行优胜劣汰的方式,它们让小企鹅在互相竞争中,具有快速奔跑能力者才能得到为数不多的食物,其余的只能挨饿,以致饿死。成年企鹅去海中觅食时,把小企鹅留在岸上,捕食归来后它们并不急于把食物喂给幼鸟。当它们看到小企鹅跑上前来争夺自己口中的食物,却扭头便跑,任凭小企鹅在后面百般追赶,也毫无怜悯之心。这种逐食赛跑要持续1分钟或更长。小企鹅如果经受不住这种考验,就不会得到食物。冰天雪地的环境里,食物来得并不容易,为何要让小企鹅急速奔跑逐食而消耗大量能量呢?最初科学家认为理由可能  相似文献   

8.
常喝牛奶对健康大有裨益,不过,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留点神,有些食物是不能和牛奶一起服用的。橘子:在喝牛奶前后1h左右,不宜吃橘子。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一旦与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影响牛奶的消化与吸收,在这个时间段里也不宜进食其他酸性水果。果汁:牛奶中80%的蛋白质为酪蛋白,牛奶的酸碱度在4.6以下时,大量的酪蛋白便会发生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所以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糖:牛奶中含有的赖氨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果糖反应,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赖氨酸,有害于人体。因此,鲜牛奶在煮…  相似文献   

9.
正区分动物和植物通常并不难,但有一种生物模糊了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界限,它就是蝘蜓中缢虫。当它与藻类接触时,其细胞膜将藻类包裹起来形成一个食物泡,食物泡与细胞膜相连且在其内部消化被包裹的食物。通常,酶进入食物泡内消化分解食物为机体供能,但藻类在食物泡内不会被消化,而是会继续存活。就像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成能量,藻类将有机体分解,为蝘蜓中缢虫供能。这两者既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也是合作伙伴,但这种介于两种关系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
人们早已熟悉胃能消化食物,但对它所起的消化作用机理,在18世纪前一直处于喋喋不休的争论之中.有人推测胃像一个"发酵桶",有人猜想胃如一口"蒸锅",还有人认为胃似一副"磨子".  相似文献   

11.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人在喝酒时,其中的酒精成分在口腔中可被吸收6%~7%;在胃中被吸收20%左右;剩下的70%多进入小肠,通过静脉进入肝脏。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喝入酒量的不断增加,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也自然随之上升,其间约有5%的酒精伴随着出汗、呼吸和小便被排出体外,其余的全部在肝脏中被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12.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人在喝酒时,其中的酒精成分在口腔中可被吸收6%~7%;在胃中被吸收20%左右;剩下的70%多进入小肠,通过静脉进入肝脏.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喝入酒量的不断增加,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也自然随之上升,其间约有5%的酒精伴随着出汗、呼吸和小便被排出体外,其余的全部在肝脏中被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酒犹水也,既能载舟,又能覆舟。"有人常问:"载舟"之酒饮多少?恐怕没有一位专家有斩钉截铁的答案。不是没有研究,是无法界定。饮酒,首当其冲的是胃。胃能承受的酒精是多少?首先要看酒在胃内的浓度而不是剂量。当胃内酒精浓度达到40%时,胃粘膜便会受到伤害性刺激,有毛病的胃有发生出血的危险。于是,同饮1两酒,空腹时的浓度肯定大于40%,而饱腹时则不足20%。就胃而言,多大量的酒能"载舟"?胃内的酒经吸收后首先到达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就曾说过:"我国国民大多吃饭过量,因此血液都跑到胃里,大脑不管用。"进食越多,胃肠需要的血液供应就越多,供应大脑的血液就相对地减少了。另外,人的大脑活动方式是兴奋和抑制相互诱导的,大脑某区兴奋了,其相邻部位的一些区域即处于抑制状态。因  相似文献   

15.
<正>身体器官比任何工厂都来得复杂。研究人员试图在实验室里复制器官的生理机能,进一步捕捉到器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寻求在实验室里制造出器官,研究人员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工程化组织早已在医学研究中获得应用,甚至还进入了临床试验。然而,这些工程化组织比真正的器官简单得多。实验室里要制造出胃的话,可能会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模型,再在上面播种下合适的细胞。但是,缺少了血液流动以及  相似文献   

16.
营养食物钟     
我们知道身体有生物钟,其实食物也有属于自己的营养食物钟.只要按照最佳的食物钟来进食,就能在充分享受美食的同时,吸收最佳的营养,得到最完善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也许你正为食物里残存的农药而忧心忡忡,但是,当一位生物学家告诉你,我们所吃的食品本身所包含的毒素要比人造农药的残留高出1000倍时,你有何感想?也许你小心翼翼唯恐从医院里沾染上各种有害病菌,可事实上你从自己口袋的钱币上得到的病菌远甚于你从医院里得到的  相似文献   

18.
王飞 《科学之友》2009,(12):86-87
我们知道身体有生物钟,其实食物也有属于自己的营养食物钟。只要按照最佳的食物钟来进食,就能在充分享受美食的同时,吸收最佳的营养,得到最完善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放盐的学问问:在烹饪结束时放盐是否比在开始时放盐的效果更显著?如果真是这样,原因又何在呢?答:当你的舌头接触到食物时,你品尝到的只是它的分子(对盐来说,应该是离子)。按照规律,味蕾接触到的有味粒子越多,味道就越浓。裹在一块食物里面的粒子往往在被品尝之前就已被吞咽。那些留在食物表面的粒子却有更直接的机会接触到舌头,而在烹饪后期放盐恰能使盐粒停留在食物表面。 当然,这不仅仅适用于盐。比如,如果你想减少砂糖摄入量,那么一个好方法就是只在食物表面涂一层糖,而决不是使砂糖渗透至食物的内部。  相似文献   

20.
它们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总重量超过了人类:它们是进化的精灵,早在5000万年前便创造了自己的农业文明;它们有两个胃,一个为自己消化食物,另一个为集体贮存食物;它们执著顽强、勤劳无畏,视种群的利益胜过自己的生命;然而,它们却是自然界最微不足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