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观察和描述了绵毛马兜铃的根、茎、根茎及叶的解剖构造。该植物茎与根茎的构造相似,均有表皮、皮层、淀粉鞘、周维纤维、六束维管束、髓及髓射线。笔者发现在其茎、根茎、根和叶柄次生构造的薄壁组织中,存在分散的分泌细胞,以根茎和根中的数量最多。这种分泌细胞所含的黄色芳香油即是药用有效成份之一。  相似文献   

2.
水龙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态适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龙[Jussiaea repens Linn.]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解剖观察和分析。用扫描电镜对二种形态的根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其中呼吸根的通气组织更为发达,呼吸根通气道的形成主要是薄壁细胞的分裂和纵向延伸,呼吸根的发生在植株对水生环境的适应中具有重要意义,根顶端原始细胞具有分层特征,属封闭型,茎的髓部有髓维管束分布。  相似文献   

3.
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的支持力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三种类型茎的解剖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共同的解剖特征是:皆具有较发达的厚角组织;在皮层内侧与维管组织之间均有周维纤维,我们认为这些结构特征是对这三种类型茎具有特殊支持力的适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摄影技术,比较了两个大豆属植物根、茎、叶和叶柄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扁茎大豆根内皮层维管形成层带明显,次生木质部导管发达、口径大,且皮层内有菌窝出现;茎的横切面表面积较大,茎中维管束的管孔链数和维管束数目较多,中间髓细胞呈狭长柱形,四周髓细胞发达,体积大、排列紧密.导致扁茎大豆不抗倒伏、光合能力下降以及结实率低的因素可能是:茎的表皮细胞呈方形紧密排列,凯氏带中没有淀粉鞘;叶片只有两层栅栏组织和叶片较薄、海绵组织稀疏;叶柄横切面面积较小.中国普通大豆吉育67叶片有三层栅栏组织,并且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和叶片的厚度均明显大于扁茎大豆,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吉育67根的栓质化外皮层发达,对植物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蜀葵茎、叶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蜀葵茎、叶解剖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1)黄蜀葵的茎属于草质茎,维管组织能进行一定的次生生长,但不形成木栓形成层;茎的次生维管组织中有发达的韧皮纤维和木纤维,可作为纤维的重要原料;2)黄蜀葵叶为异面叶,气孔器为平列型,栅栏组织发达,叶柄中空,维管束环形排列,输导组织发达;3)黄蜀葵是典型的旱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日本蔺草不同品种草茎组织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对日本蔺草4个栽培品种的草茎结构进行了观察对比。结果表明,不论是外观形态还是解剖结构,品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日本太草草茎壁厚、纤维束数和维管束数多、髓部海绵组织特化程度低,因而草质硬、脆,弹性及柔性较差,而高蔺一号草茎长度占优,腔隙道数量较多,分布均匀,海绵组织特化程度高,所以草质好。建议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石蜡切片进行了观察。解剖结构如下:根的初生木质部是四原型,内皮层无明显凯氏带;次生木质部维管射线不明显。茎表皮具腺毛,皮层有油细胞分布,茎的初生结构维管束排列紧密,无明显髓射线;茎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形成层起源于皮层细胞,具皮层维管束,木质部内侧导管具明显复穿孔,髓细胞内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叶为异面叶,表皮具表皮毛和腺毛;栅栏组织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规则,具大的胞间隙;叶肉中具油细胞;叶主脉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共8束,主脉维管束包围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  相似文献   

8.
光皮桦和青冈栎茎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皮桦和青冈栎一年生苗茎的解剖比较表明,前茎的构造更具有适应速生生长的特征:茎上部的初生生长持续时间长;茎的输导组织较青栎 发达;形成尾细胞分裂次数多,分裂速度快,因而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径向厚度大,而青冈栎茎中机械组织较发达,材质更坚硬。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境的金露梅解剖特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海拔高度金露梅茎、叶形态和解剖结构的比较观察发现:金露梅共同表现出叶为异面叶,叶表皮细胞单层,栅栏组织细胞均支,茎中通气组织发达等特征,此外形态结构依不同生境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植物对温度、水分、太阳辐射、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改变的整体适应。  相似文献   

10.
以六盘山鸡爪大黄(Rheum tanguticumMaxim et Balf var.liupanshanenseCheng et Kao)的根、根茎、茎和叶为材料,采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各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根、根茎、茎和叶的结构特征各有特点,根和根茎次生结构发达,次生维管组织占较大比例,具有较为发达的薄壁细胞,对大黄多糖等有效成分的贮藏和积累起重要作用,根茎髓部发育形成了异型维管束,茎和叶中不同程度地贮藏了一定数量的大黄多糖.研究结果为该植物的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川牛膝茎中异常结构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蔺草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原套由2层细胞组成.包围着内部细胞群—原体.叶原基发生的最初标志是苗端侧面下表皮层细胞的平周分裂。苗中有1个轴及6个节,每节上有1张具鞘的叶.苗中有两个芽,“主芽”由第2叶的叶腋产生,另1个是侧芽由第3叶叶腋产生.合轴分枝.第1—2节是匍匐状,第3—6节直立.茎杆仲长是因居间分生组织活动及细胞增宽与延长的结果.茎杆的不同部位结构有差异.维管束数目自基部向顶部逐渐减少,而髓部空腔宽度则是下部狭,上部宽.割梢及设网支撑可获丰产.  相似文献   

13.
对欧活血丹营养器官解剖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活血丹营养器官具有双子叶植物的基本特征.根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初生木质部二原型,外始式发育;次生生长时不形成周皮,只形成次生维管组织,次生木质部发达.茎横切面为正方形,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茎的表皮有少量的腺体与表皮毛,4个角隅处有厚角组织分布,厚角组织内侧为4个大维管束,髓发达;上、下叶表皮细胞差异显著,上表皮细胞大,疏被表皮毛,腺点及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形态多样、排列疏松;叶为网状脉,主脉维管束发达,侧脉及各个支脉的结构因大小不同而逐渐简化.叶柄横切面为马蹄形,有三个维管束,中央大维管束发达,角隅处小维管束简化且具厚角组织.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仪花和短萼仪花的显微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药材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的方法观察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 Hance)和短萼仪花(L.brevicalyx Wei)两种有毒药用植物有毒部位的显微结构特征。结果发现,仪花的根横切面皮层外侧有方晶排列成环,且有石细胞散在,韧皮部多由纤维组成;茎横切面皮层有方晶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鞘明显,其间嵌有较大型石细胞,韧皮部多由纤维组成;叶横切面海绵组织中有较多方晶散在,中脉维管束鞘明显成环,中脉下方明显凸起且斜向一侧;粉末中可见大量淀粉粒和方晶,晶鞘纤维明显。短萼仪花根横切面皮层不明显,韧皮部多由纤维组成,中央髓部明显;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鞘明显成环,其间嵌有石细胞,韧皮部多由纤维组成;叶横切面中脉维管束鞘明显成环,中脉下方明显凸起且斜向一侧;粉末中可见大量淀粉粒和方晶,晶鞘纤维明显。这些显微特征可以作为仪花和短萼仪花的主要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曲茎石斛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茎石斛 (DendrobiumflexicauleZ .H .Tsi,SC .SunetL .G .Xu)的叶为等面叶 ,气孔四列型 ,分布于下表皮。茎中外韧有限维管束 2 1条 ,散生。根被由 3层细胞组成 ,辐射维管束 7原型 ,无髓 ;内、外皮层和中柱鞘均为一层细胞 ,均具通道细胞。  相似文献   

16.
獐毛解剖结构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7.
<正>以籽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Ziyingui’)和日香桂(O.fragrans ‘Rixia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桂花营养器官根和茎的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桂花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根毛,表皮细胞长轴与根圆周垂直,有明显的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中柱)为五原型。次生生长旺盛,次生韧皮部中有少量的韧皮纤维;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少量腺毛分布;外韧维管束;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较多的韧皮纤维,呈完整的一环,增加了茎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