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鼠嗅球各层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与分布.方法: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法显示NOS阳性神经元在小鼠嗅球中的形态与分布.结果:NOS阳性细胞群主要位于嗅球边缘的嗅小球层和中央腔周围的颗粒层;强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嗅球边缘的嗅小球层内;僧帽细胞层偶见深染的NOS阳性僧帽细胞和簇细胞;弱阳性神经元分布于内颗粒细胞层,浅染且形态较小.结论:小鼠嗅球内有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这种明显的分布可能与小鼠嗅觉灵敏有关,僧帽细胞层深染的NOS阳性僧帽细胞可能与小鼠对气味感知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2.
刺猬嗅球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显示NOS阳性神经元在刺猬嗅球的分布和形态,观察野生刺猬嗅球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结果显示:NOS阳性神经元在刺猬嗅球内广泛分布。强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刺猬嗅球边缘的突触小球层,小球周细胞也有NOS强阳性表达;偶见深染的NOS阳性僧帽细胞;内颗粒细胞层有大量浅染且较小的NOS阳性神经元.结论:刺猬是敏嗅动物.其嗅球中的NOS阳性神经元分布状态可能与嗅觉灵敏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对缢蛏和长竹蛏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两种蛏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相似,均由脑神经节、脏神经节和足神经节各1对以及脑脏和脑足神经索组成,其中左右脏神经节及足神经节分别愈合.各神经节均由表面的神经节被膜、周边的胞体层和中央纤维网构成.胞体层分层和分区现象不明显,神经元胞体发出的突起均进入中央神经纤维网.胞体根据其大小可分为直径30—45μm的大型细胞、15—30μm的中型细胞和6—15μm的小型细胞3种类型.缢蛏3对神经节内3种类型的细胞均有,且均为大型细胞的数量最少,其中脑神经节内中型细胞最多,脏神经节和足神经节内小型细胞最多.长竹蛏脑神经节内的神经元胞体主要为中型细胞,小型细胞很少,无大型细胞;脏神经节内中型和小型细胞较多,大型细胞较少;足神经节内中型细胞较多,大型和小型细胞较少.  相似文献   

4.
研究卫平角涡虫(Planocera reticulata)脑神经节胆碱酯酶的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胆碱酯酶阳性细胞分别分布于脑神经节的吻端腹侧面、前腹侧面、中央腹侧面和后背侧面的细胞层中,各阳性细胞在脑神经节中均为左右对称分布。前腹侧面阳性细胞的突起向背内侧延伸,经交叉后进入对侧纤维网中;中央腹侧面阳性细胞的突起向中线延伸形成联系;后背侧阳性细胞的突起向腹外侧延伸进入同侧纤维网中。神经节中央的神  相似文献   

5.
采用树脂石蜡(CP)组织包埋切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双染法,初步构建了榆紫叶甲脑及咽下神经节GABA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模式.结果显示,榆紫叶甲脑结构比较特殊:视叶不发达,但具内髓板;嗅叶不发达;蕈形体冠高度退化,而根叶相对发达;中央复合体结构明显;后脑经由围咽神经束与咽下神经结相连,咽下神经结非常发达.榆紫叶甲的所有髓区几乎都有GABA免疫阳性纤维分布.一侧脑半球及咽下神经节共存在约2 800个GABA阳性神经元,分布广泛,且趋向于集群分布.该研究表明榆紫叶甲的脑结构及GABA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模式与榆紫叶甲的生活习性、进化地位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张同斌  刘深泉 《河南科学》2009,27(3):271-274
利用描述抑制结构的WLC模型,数值分析嗅觉神经系统各个神经元的电位发放,得到嗅觉神经系统中球周细胞层、嗅球、僧帽细胞层、颗粒细胞层、前嗅核和前梨状皮层内各个神经元的电位发放,模拟了Freeman嗅觉系统各K系列模型的电位发放模式,数值说明僧帽细胞具有丰富的发放形式,神经元之间的具有两种信号传递模式,数值结果和嗅觉实验现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取16例24~32周龄的死亡人胎作材料,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于光镜下观察到颈上神经节(简称颈上节)和星状神经节(简称星状节)中存在含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元和纤维,含生长抑素(SOM)神经元和纤雏以及含P物质(SP)纤维,但未发现含SP神经元。二节中的含VIP神经元和含SOM神经元形状多种,免疫反应染色深浅不等,颈上节以大、中型细胞为主,而星状节以中、小型细胞居多。上述神经元类型和分布未有明显的胎龄变化。结果揭示颈交感神经节中,含VIP和含SOM神经元在出生前已经发育。VIP、SOM和SP3种神经肽在胎儿期已作为神经传导物或神经调节物而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8.
大鼠端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大鼠端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方法 :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大鼠端脑nNOS阳性神经元。结果 :nNOS阳性神经元呈棕褐色 ,胞体的形态多样化 ,呈梭形、三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 ,突起有一个或多个 ;阳性纤维呈棕色串珠状 ,个别脑区阳性纤维相互交织成网。端脑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嗅结节 (包括海马回 )、梨状区 (包括梨状皮质和梨状核 )、斜角带、隔区、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尾壳核和苍白球 ,以及大脑皮质等各个部位 ,其中以大脑皮质、梨状区和斜角带、尾壳核等部位最为丰富。结论 :大鼠端脑内分布有丰富的nNOS阳性神经元 ,它们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 ,参与脑的高级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嗅觉神经模型.该模型由嗅球层和嗅觉皮层构成,不同层间由前向和后向反馈构成,具有分布式延时输入,分别用二阶和一阶微分方程描述嗅球层和嗅皮层中神经元.基于ORL数据库,模型被用于人脸识别以分析其模式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算法,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端脑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析。方法:ABC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大鼠端脑nNOS阳性神经元。结果:nNOS阳性神经元呈棕褐色,胞体的形态多样化,呈梭形、三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突起一个或多个;阳性纤维呈棕色串珠状,个别脑区阳性纤维相互交织成网。端脑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嗅结节(包括海马回)、梨状区(包括梨状皮质和梨状核)、斜角带、隔区、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尾壳核和苍白球,以及大脑皮质等各个部位,其中以大脑皮质、梨状区和斜角带、尾壳核等部分最为丰富。结论:大鼠端脑内分布有丰富的nNOS阳性神经元,它们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参与脑的高级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以威廉环毛蚓为实验材料,对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显微、亚显微结构及其对体表水交换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说明在威廉环毛蚓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即A、B和C三种细胞.A细胞数量最多,位于脑神经节、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中.B细胞主要位于咽下神经节.C细胞主要位于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中.神经内分泌活动与季节有关,A细胞和C细胞的分泌活动随季节变化而不同,B细胞的内分泌活动受季节的影响不大.蚯蚓体表的水交换受神经内分泌调控,这种因子仅存在于脑神经节内.  相似文献   

12.
神经系统基本的活动形式是反射 .简单的反射只包括两个神经元 ,即传入神经元和传入神经元 ,复杂的反射则有多个神经元参加 ,即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增加一些中间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其轴突有的组成长距离的纤维束 ) .复杂的反射活动是由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互相借突破触联接而成的神经元链 ,其特点是传导路径长 ,有传入、传出之分 ,多半要涉及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质 ,这样的神经传导通路称传导路 .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传导路知识时 ,往往会对各传导路记错搞混 ,甚至张冠李戴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切片和H-E染色法观察了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脑神经节的组织形态结构.研究发现中国鲎的脑神经节分为前脑和后脑.前脑由视神经系统、蕈形体以及蕈形体周围的细胞群组成,后脑由腹面侧后方第一细胞群、侧后方神经纤维网和部分的中央神经纤维网组成.中国鲎的蕈型体比其他节肢动物都发达得多,可能承担着更多的生理功能.研究确认和区分了其脑神经节的细胞群和神经纤维网,同时构建了中国鲎脑神经节的组织形态学图谱,旨在为中国鲎的神经生物学的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乌塘鳢嗅觉器官的形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态解剖、光镜观察表明: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 Lacepede)具一对纺缍形嗅囊,由前、后鼻孔与外界相通,嗅上皮向嗅囊腔内突起形成10-16个初级嗅板,初级嗅板上有次级嗅板,可增大嗅上皮的表面积。嗅板由嗅上皮和中央髓两部分构成,中央髓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构成;嗅上皮排列于中央髓的两侧,由多层细胞组成。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嗅上皮分为非感觉区和感觉区两部份,非感觉区位于嗅板边缘,较薄、较平滑,外缘高倍放大呈指纹状或块状结构;感觉区位于中央部位,呈连续分布,细胞种类多样,表层为纤毛非感觉细胞,中上层为纤毛感受细胞和柱状细胞,中下层为支持细胞,底层为基细胞。纤毛感受细胞为一种双极神经元,树突在上皮表面形成嗅结;轴突则穿过基膜,在固有层内集合成束,形成嗅神经纤维.终止于嗅叶。  相似文献   

15.
桑天牛成虫神经系统的解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桑天牛成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组成、前、中、后脑分化明显。腹神经索包括三对胸神经节、三对腹神经节及纵贯各神经节的神经索。后胸神经节由后胸,第1、2腹节神经节合并而成。第三腹神经节由第5 ̄9腹节神经节合并而成。口交感神经系统由前走神经、上唇神经、额神经节、逆走神经、嗉囊神经节,前肠神经等组成,无脑下神经节。腹交感神经并入腹神经节及其侧神经。尾交感神经源于腹末最后一个神经节,包括16  相似文献   

16.
初生扬子鳄嗅球、嗅束的组织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尼氏,H.E.及Hagquist等染色方法对扬子鳄的嗅球,嗅束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横切面上,嗅球可分为清晰的8层,从外到内,分别是神经纤维层,小球层,外颗粒层,外网状层,僧帽细胞层,内网状层,内颗粒层和室慕支。嗅束的横切面上可见梨状皮质,海马及嗅前核等结构。  相似文献   

17.
描述中国对虾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体的细胞学结构:神经元细胞体分布在神经节的皮质,每个神经元外都有神经胶质细胞和其突起形成的鞘包裹着,细胞体质膜内陷分枝形成胞管系;尼氏体在各神经节神经元细胞体中都呈细颗粒状均匀分布,其数量随生理状态呈弧状、圈状和U状;线粒体丰富,为圆形和短棒形,嵴不规则,缺少基粒;细胞体中有糖元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存在。  相似文献   

18.
采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对草鱼、牛蛙、家鸡和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OS阳性产物在草鱼肌间神经丛中未见分布,而在其它几类动物中阳性反应明显.但在不同动物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密度及神经纤维的分布存在差异.在牛蛙、家鸡和大鼠的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从分散到集中,形态呈现由不规则形到规则形再到不规则形的复杂变化;神经节从无到有,神经网络由不发达趋于发达;而在每种动物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沿肠道由前向后基本呈上升趋势,这种节段性的差异牛蛙极显著,家鸡和大鼠则不甚显著.实验结果提示,随着动物的进化,一氧化氮能神经元在肠肌间神经丛中的分布也更加复杂而有序,从而使胃肠道的调节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石蜡连续切片法,对3例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s)的甲状腺及其甲状旁腺进行了组织观察,发现在甲状腺被膜内、外,甲状旁腺小叶间,以及二种腺体间的结缔组织内有形态、大小及数量不一的神经节存在。神经节系由神经节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节前、节后纤维组成的实体,节外包有被膜。神经节细胞为长轴突多极神经元,细胞核大而圆、呈空泡状、多偏位存在,核仁明显1~2个。尼氏小体丰富,呈细颗粒状,均匀分布。本文尚对神经节的副交感性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用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环节动物门多毛纲动物沙蚕(Nerds)脑神经节及部分外周器官中NADPH-d阳性反应的分布.结果表明,沙蚕脑神经节中有少量阳性反应细胞及部分呈较强阳性反应的纤维束,触角中央有一束呈强阳性反应的纤维束通向脑神经节.在口前叶、口腔上皮、咽部上皮、体表皮肤中都呈现一定阳性反应.这表明一氧化氮合酶在沙蚕的神经系统和外周器官中都有分布,可以推测一氧化氮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分子参与了沙蚕多种生理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