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进华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2):194-195,229
高师地理系主要是培养中学地理教育教学人才的基地,高师地理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高师地理系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全面贯彻实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所达到的要求.因此,本文从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现行教学内容出发,阐述了中学地理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分析了当前高师地理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学地理标准的高师地理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白城市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多渠道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地理课程,能与地理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通过对白城市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新课程标准和旧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的实施要求等几个方面的实质性区别 ,阐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更新教育观念 ,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构建课堂教学 ,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选择先进的教学手段 .  相似文献   

4.
崔爱华 《科技信息》2009,(9):257-257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必学课程之一,它兼有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性质,是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的必备课程。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要求,地理教师的角色将要重新定位。本文就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削定新的策略进行科学的地理教学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对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与实验稿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更加突出;内容标准阐述更为清晰,目标陈述指导性更强,更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课程容量有所减小,课程难度总体上保持实验稿的水平并略有降低,更具有适用性和普及性。  相似文献   

6.
试论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层次性、互动性、综合性和针对性原则.为了有效实现地理课程的目标,应充分利用各级地理课程资源,积极利用社区地理课程资源,主动利用家庭地理课程资源,广泛利用媒体地理课程资源,深入挖掘经验地理课程资源.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应注重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情景要素信息库的构建,实习基地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在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青岛地区高校进行适合地区性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并从中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必要的、是完全符合地域性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需要,对于促进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根据国家的指导纲要,结合青岛市地区高校的地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及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新的认识,着重探讨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中学地理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课程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对课程所形成的基本认识、看法和态度,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结构、功能、目标、内容、资源等各个要素,以及对课程设计、实施、指导、管理、评价等各个环节的认识和看法.新课程下中学地理教师应树立新的地理课程本质观、地理课程结构观、地理课程设计观、地理课程实施观和地理课程评价观;应通过理论学习、课堂观察和教育反思等途径来转变课程观.  相似文献   

9.
以优化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为目标,通过北京师范大学等中国7所师范大学最新的地理科学专业培养计划及其教育类课程设置的调研、类比与分析,认为7所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模块几近相同,教育类课程学分所占比例不高且差异不明显,课程设置逐渐与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接轨但仍需加强及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时间长短不一.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河南大学的实践,从社会发展、课程改革及学生培养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类课程设置优化的理论依据,并在以促进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地理师资为目标的原则下,提出了具有强化教育类课程地位与作用、加强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训练等特点的地理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新《地理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师地理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部先后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的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作了大幅度的改革和创新.它不仅引导中学地理学科的课程实施,而且也将对高师地理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为主动应对基础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课程改革,高师地理教学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完善课程体系,刷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了紧跟地理科学发展前沿,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家教育部通过立项形式组织了众多学者研究基础地理课程建设问题,新地理课程标准也应运而生。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出现,在中学掀起了学习新课标.贯彻新课标理念的热潮。高等师范院校的地理教师理应认真学习地理课程标准,理会其宗旨。地理教学论课程教师更应主动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出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优秀地理教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标准如火如荼的实施,其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显得十分的重要和迫切。如何实施高效地理课堂教学,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去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以达到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是当今地理课程、地理教学改革深化的必"遇"之题,本文就针对上面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大理市下关城区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调查研究,并对下关城区小学在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对小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为小学体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本文认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思维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是精髓.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和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教材也都反映了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思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高福平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181-183
在泉州市基础教育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形势下,泉州市初中地理终结性评价测试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本文总结地理评价测试探索取得的初步成效,反思地理课程改革实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地理终结性评价测试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出发,阐述高中地理课程横跨三个“学习领域”因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并就作为科学教育、人与社会教育以及技术教育的地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具体地分析了这种综合性.  相似文献   

17.
王虹 《科技信息》2011,(16):I0102-I0102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出台,为地理学科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理念,对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明确的要求。要实践好地理课程标准理念,中学地理教师务必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方式,把握好新的教学评价原则等。  相似文献   

18.
地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地理课程资源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素材性和条件性资源,校内和校外资源,自然和社会资源,隐性和显形资源以及原生性、内生性和外生性资源等.地理课程资源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内涵的动态性及价值的社会性.地理课程资源内涵与特征、类型与功能的探讨,对促进地理课程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地理信息工程专业核心内容,《计算机地图制图》课程一直以来在测绘地理信息教学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首先介绍武汉大学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在计算机地图制图课程的相关信息,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然后围绕如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一目标,总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提出新的思路与建议,尝试为该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地理新课标 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中有大量的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