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台     
由佛蘭特之戰到「法蘭西之戰」首先以西線戰事而論,聯軍的情勢,雖未至于絕望,但已到十分嚴重的關頭。自前月廿七日此王降德,加萊奥斯登兩海港和里黎名城相繼失陷,佛蘭特區的五十萬英法大軍,已陷於包圍  相似文献   

2.
一 戰爭對日本農民影響的特殊性在戰神的車輪輾過的時候,廣大的農民群众,通常是最大的犧牲者。不特出征的軍隊主要地以农村壯丁爲供給的源泉,而且戰時急劇膨脹的財政担負最後也能轉嫁到農民身上,此外,糧秣車馬也大部分從農民徵發得來。這囘中日间的長期戰爭,雖不是以日本本國做戰場,但戰爭一般的影響,日本農民當不能避免。可是,因為日本的资本主義發展的畸形,戰爭對於日本農民的影響,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與經濟落後的中國農民所受的影響不同,他方面與大戰時先進  相似文献   

3.
瞭望瞭     
北歐战事的相持北歐战事由發动到現在,已有兩旬了,大規模的海戰雖以德艦隊遭受相當重大的损失而暫告一段落,但陸上的戰爭却正在逐漸展开。一方面,英法遠征軍藉着優勢的海軍,已在那維克北部附近的勞福登島,那维克與脱朗特亨间的南姆索斯以及其他数处登陸,惟是佔领脱朗特亨、卑爾根诸港之说固嫌過早,即那維克也仍在德軍手中。不過,聯軍与德軍已开始在挪威中部接觸。他方面,德軍除了企圖固守西岸所佔領各海港,和控制挪威至瑞典的鐵路線之外,還打算在奥斯陸附近儘速鞏固它的立足點。然後轉而對付聯軍。牠已壓迫挪軍次第退出孔斯文格、臨時首都哈馬、以至愛爾勿侖城,挪威東南部已在德軍控制之下。聯軍之能控制海洋航路,是没有什么問题的,不過,在卑爾根以北那樣綜錯複雜的海岸,聯军能否迅速大规模登陸,獲得軍事上重大的意義,还是問题。現傅聯軍在挪威者有三師,約五萬人,但尚未證實。为了殲滅在挪的德军起見,聯軍正致力于斷絕德軍的赴援,他們除了强化水雷封鎖之外,還以空軍轟炸德軍在挪威和丹麥的飛機場以反攻擊德軍的空中運輸。在德國方面,牠的問题在于能否继續空中的運输和以空軍阻止聯軍登陸。因此两方都在爭取時間,猛烈的戰鬥恐怕要得到春暖以後才在挪威中部进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哀里烏特(George Fielding Eliot),是美國的一個軍事學家,去年會以所著「假如戰爭爆發」一書著名。本文是從純粹軍事的观點来討論關島設防問題的,雖然他所抱的是懷疑態度,但對於關島在日美戰爭中的價值,却是述得非常明白的。原文載於二月一日出版的「新共和」週刊。  相似文献   

5.
近来日本對華活動又是十分緊迫的姿態。華北日領會議之後,繼以華北驻屯軍幹部幕僚會議,现任軍事參議官高橋、末次、阿部三大将來華考察之外,更有陸軍軍務局軍事課長柴山和參謀本部中國課課長永津的訪問。據說這些會議,考察和訪問所得的結論,都将  相似文献   

6.
六月二十五日是朝鮮人民反侵略戰争的四周年.英勇的朝鮮人民在經過三年多的鬥爭後,已於去年七月底迫使美國侵略者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這個協定生效的第一天起,美國侵略者由於不甘心失败,由於要繼續保持國際緊張局勢和挑撥新戰爭,一直在後各方面破壞這個協定,加緊擴充南朝鮮的軍隊,阻撓政治會議的召開,直到目前還在竭力破壞日内瓦會議,阻止朝鮮問題的和平解决,企圖繼續利用聯合國的名義干涉朝鮮內政.但是朝鮮人民則嚴格遵守停戰協定,繼續爲和平解决朝鮮問題而努力.他們除一面加倍提高警惕.嚴防敵人的任何挑釁和破壞陰謀外,同時「要把在祖國解放戰爭中戰勝敵人的英勇氣  相似文献   

7.
國際局勢發展的重心,由歐洲移到了遠東。中國的內戰代替了東南亞洲的變亂而受到了國際間最大的注意。當五萬多美軍集中在天津與秦皇島之間,長城周圍的砲火沿北寧線推向東北之際,每個人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海爾賽在‘紐約先锋論壇報’舉辦的一九四五年年會上發表的演說記錄。作者小傳——約翰·海蘭賽是美國報紙的一個傑出的外國特派員和小說‘阿丹諾之鐘’的作者。他是一個以四海爲家的人,從三歲那年起,就跟隨母親坐船周遊世界。現年三十一歲,將以‘紐約人’及‘時代’二刊物特派記者的資格,派來中國。他生長於中國的天津,是一位傳教士的兒子。當他跟隨母親周遊世界時,他中國話說得很流利,英語僅能略解一二。回到天津後,在那邊進了學校,到他十歲爲止。以後,父母把他帶到美國,一九三六年畢業於耶魯大學,畢業後轉赴英國劍橋大學,讀研究院。做過辛克萊·魯易士(Sinclair Lewis)短時期的私人秘書,終於一九三七年秋天,參加了‘時代’雜誌工作。一九三九年時代社派他到遠東來,他對日本問題的研究貢獻甚多,這在後來,當他寫作一九四二年出版的第一部著作‘巴丹島人’時,對他極有裨助。一九四二年,時代社派他重返太平洋區域工作,他和Guadal Canal的海軍陸戰隊過一樣的生活,新自出入火線,前海軍部長諾克斯曾稱贊他救護傷兵的勇敢。在Guadal Canal,他收集了第二部書‘谿谷中’的材料,該書於一九四三年出版。他坐飛機遇險達四次之多。一九四四年出版的‘阿丹諾之鐘’,是根據一九四三年他在地中海戰區的實地經驗寫成的,那時他住在西西利的農村中,就跟着裏面的那些人一樣。一九四四年,時代社又派他到莫斯科去。他和女雕刻家坎農(Frances Ann Cannon)結婚,有子二人。  相似文献   

9.
香港連日举行历史上未有之大操演新加坡亦有飛机與軍隊参加已於昨日告畢。攻軍曾在各地點登陸,而與守軍肉搏,有時甚至在鎮内交綏。据最近之公報观之雙方。但不分胜负,但作戰之情形,尚待详细分析,而后评判员始能判决胜负。此须需時數日之久。守軍陣线雖曾数次被破,但某次公報说明攻軍在海上與天空之兵力,較守軍为強,此次攻軍所取試验守軍力量之方法,无所不用其極,其结果表明守軍至少力能自保云。(三月二十二日路透社香港电) 纽约时报记者米乞尔周遊世界昨路過此间,据谈就彼在新加坡及巴达维亚一带视察所得印象,英荷两国甚恐非岛实行独立后,日本将立即掠(?)非鸟,給日本以‘南進’的一绝好机会(三月二十一日美联社马尼拉电)  相似文献   

10.
事實是最好的宣傳。但是,我們如果不積極地把一切事實廣播出來,使人們明白其真相,事實是會被矇蔽的,甚至於被掩飾曲解;侵略者的造謠中傷是必須以適當的宣傳予以揭穿和反攻的。另一方面,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從事實中得到正確的結論,所以宣傳還是具有敎育的作用的。爲使我們民族能迅速獲得澈底的解放,與最後勝利最快的到來,除要積極加强我們的戰鬥力最外,同時還要努力去爭取有力的「中國之友」的更多的援助,使國際友人能够充分地理解中國,以及中國抗戰和他  相似文献   

11.
一最近幾年來,由於吉田政府奉行美國的「封鎖」「禁運」政策,日本被割断了舆民主世界市場、特別是與中國的正常貿易,在日漸縮小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上又遭到其他國家强烈的競爭和排擠,以致産生了對外贸易上的嚴重的不平衡並造成了國際收支的巨額赤字.朝鮮停戰後,支持日本經濟的最大支柱-特需(美軍軍事訂货)也减少了.日本工人、農民及其他勞動人民更加貧困化了,民族工商業進一步衰退了.但是,吉田政府不但無視這種岌岌可危的情况,却相反地爲了在更大程度上將國民經濟軍事化,以充當美國在遠東制造緊張局势的走卒,並進一步變  相似文献   

12.
問:您認爲戰後中日關係正常化的阻礙是什麽?答: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已有九年多了,但是中日關係一直沒有正常化.因爲美國在奴役日本民族,日本國家還沒有得到獨立,美國竭力阻礙中日關係的恢復正常.美國好戰分子想利用日本反對中國,達到它侵略亞洲和獨霸世界的目的.日本某些人士在美國好戰分子指使之下,也頑梗地採取與中國人民爲敵的態度.一九五一年九月,在美國壓迫之下,日本政府簽訂了排除中蘇和主要亞洲國家在外的所謂舊金山「和約」.第二年,日本政府又和蒋介石賣國集團締結所謂「日華和約」.日本政府無視中國人民所選擇的政府  相似文献   

13.
苦難的中國     
苦難的中國,和平聾音已經低得聽不見了。國軍仍加緊埋頭於軍事進攻。當記者執筆時,煙台正在激烈巷戰中。可是中央社的消息,卻沒有一字關於戰况的報道,奸像中國並無戰事似的。第三方面一切的努力似乎落了空。政府始終堅持其‘八共項’,後來又堅持八項中的末一項,即:‘要停戰,得先交出國大代表名單!’中共方面則  相似文献   

14.
法國當局在五月二十八日清晨慌慌張張地以「洩露軍事秘密」爲名,派出大批軍隊和警察查封了巴黎「快報週刊」,並且命令軍事法庭對該報進行偵查,要查究洩露「軍事秘密」的人.據西方通訊社報道,「警察局汽車在半夜裏趕到『快報週刊』的印刷廠載走了一捲一捲的報紙.特派的警察從『快報週刊』編輯室和印刷廠拿走了文件和照片,並把它們帶到巴黎常設軍事法庭.」「軍事法庭由於該報洩露軍事秘密而在整個上午對該報進行了公開的偵查.」  相似文献   

15.
日本投降以後,一面蘇軍佔領了朝鲜北部,一面美軍登陸朝鲜南部,雙方佔領區以北緯三十八度(參看地圖)爲界。幾個月來,朝鲜的未來問題,引起了許多人的關心。託治呢,還是完全獨立?美  相似文献   

16.
在前兩次文中,我們已說明了經濟恐慌的狂潮帶來了戰爭的威脅,法西斯主義的上台促進了重分世界戰爭的早日爆發,但是要希望戰爭的結果,能够摧毁敵人的力量而獲得最後的勝利,則自然非大規模擴充軍備,增强殺人的力量不可。所以自從國際的危機展開以來,各大强國莫不疯狂的擴充軍備。軍備擴充愈劇烈,則國際局面愈緊張,戰爭的威脅愈增大;而國際局面愈緊急,戰爭的威脅愈增大,則軍備的競賽也愈劇烈;這兩者互相影響,互爲因果,以致到了現在,全世界疯狂的軍備競賽已經到達最白熱化的階段了。一 國防費的增加最近軍備競賽的白熱化,我們從全世界軍事費的急劇增加中,最可明顯的看出來。據今年出版的國際聯盟「軍備年鑑」所載,一九三八年  相似文献   

17.
四年前,英勇的朝鮮人民爲反抗美國侵略,奮起進行了正義的戰爭.這個戰爭是由於外來的干涉而爆發的,是美帝國主義者爲了滅亡朝鮮、奴役朝鮮人民而强加於爱好和平的朝鮮人民頭上的.美帝國主義對朝鮮進行了三年多兇暴残酷的流血戰爭,當然带給了朝鮮人民巨大的破壞和困難,但美帝國主義的武装侵略並没有達到它的目的.在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原軍並肩作戰下,美國和它的僕從  相似文献   

18.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廣島的一彈,劃開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新時代。宇宙間一種新的巨大力量被人類所發見,所應用了。這不公有着軍事上的重大意義,而且也有着政治上的重大意義。美國是原子彈發明的首先成功者。它保有這各民秘密,不願把它公開。這在关國引起着論爭。英相阿特里前往華府,與杜魯門總統會談,是爲了這問題。十一月七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演說,要求原子彈秘密的公開。有人已在担心第三次大戰,將是原子彈的戰爭。下面二篇文字一篇是對於原子彈的科學說明,一篇是一位哲學家的意見。  相似文献   

19.
日本要征服中國,不但須與中國作戰,而且要與第三國的在華權益作戰;這是日本軍部理論家們的一種共同認識。 無論東京的發言人怎樣宣傳尊重第三國的在華利益,實際上日本的軍事行動,已使第三國在中國的傳統利益,遭受到重大的損害。第三國的産業,毁滅在日本的炮火之下:日本破壞了中國市場的穩定,使各國的商業活動,陷於停頓。然而最使各國感覺不安的,還不是這些因戰爭而來的目前的損失;日本的野心,是在征服中國、獨佔中國、驅逐第三國的勢力退出中國。各國都很焦慮,在日本的獨佔政策之下,它們在中國的傳統地位,將不能繼續維持。日本獨佔中國的野心,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近來東京方面所宣傳的「建設東亞新秩序」,「樹立中日滿政治經濟文化集團」,就是數十  相似文献   

20.
日本陸軍的人事調動,對於作戰上的關係,是很大的。本年三月日本陸軍的定期大異動,在最近日本雜誌上,已有不少論文,本文是從技術及軍制觀點上論析得比較精細的一篇。撇開了目前日本作家常有的濫調,這篇文字頗有可參考之處。原文載於四月號的「改造」雜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