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清视频信息的网络化传输存在高计算复杂度和图像还原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级缩放技术的视频网络化传输方案.该方案中,在发送端对视频信息进行分级缩小处理,经网络传输后,在接收端根据用户需求对视频信息进行分级放大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能够适应现有网络带宽条件,无需改变现有网络布局及路由交换设备等基础设施即可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多跳无线网络中具有时间意识的视频流控制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多跳无线网络中对实时视频流提供高效的端到端服务质量支持,提出了一种具有时间意识的视频流控制协议(TACP).首先在网络层增加了独立的TACP子层,采用跨层设计方法将各协议层的参数映射至该子层.在此基础上,源节点通告视频同步信息,使中间节点形成时间意识;中间节点通过分布式时延估计方法限制超时视频数据的转发.随后,为了对高优先级视频数据提供保护,研究了一种基于GOP的路径探测机制,并将其与视频流控制协议协同工作.利用仿真实验,对TACP视频通信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TACP能够显著改善实时视频流质量,包括可解码帧率、端到端时延和时延抖动等性能指标;该协议极大地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并能够有效适应实时性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ONVIF协议的网络视频监控客户端接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迅速普及,迫切需要解决系统设备间互通性等问题。基于此种情况,文中根据ONVIF协议设计网络视频监控客户端接口,完成对服务端设备的设备发现与设备管理服务功能,并实现视频流转发,解决设备互通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利用WS-Discovery方案完成设备发现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设备管理以及视频流地址获取,最后利用VLC播放器和符合ONVIF标准的网络摄像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客户端接口可以与服务端通信,获取的视频流地址可通过VLC播放器播放。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基于树莓派的无线WiFi视频采集传输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后的基于Picamera的视频流采集传输方法,该方法采用Picamera采集视频流,首先使用并行线程来处理采集到的视频流,然后将其压缩成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格式的网络视频流,最后向接收端发送JPEG格式的网络视频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基于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转存的视频采集传输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实时性,且解决了存储空间占据较大的问题;与基于OpenCV的视频采集传输方法相比,画质更为清晰;与基于Picamera的视频流采集传输方法相比,数据传输的速率比改进前提高接近1.5倍。  相似文献   

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和Android平台,采用物联网技术标准构建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主要包含室内温湿度、可燃气体浓度及视频数据采集节点设计,WSN数据接收端与家庭网关的USB接口的硬件设计和驱动程序设计,基于Web端和手机客户端的远程实时监控程序设计。该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性和实时性,为家居安防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和Android平台,采用物联网技术标准构建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主要包含室内温湿度、可燃气体浓度及视频数据采集节点设计,WSN数据接收端与家庭网关的USB接口的硬件设计和驱动程序设计,基于Web端和手机客户端的远程实时监控程序设计。该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性和实时性,为家居安防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MPEG-4网络视频流在实时传输与播放中产生的数据滞后和抖动问题,提出了数据流双缓冲技术方法.该方法分别对视频流解码前与解码后的数据进行缓冲处理,可满足解码及播放的需要,保证数据传输流畅,使得视频数据在客户端实时播放.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行研制的BrightEye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分流在采集服务器端对多选 开关进入的视频流进行分析 ,通过查找切换的关键帧的方法 ,把混合流分成独立流 .分开的视频流对应标记为不同视频源 ,方便客户端用户监控、存储 ,减少了硬件成本 .试运行结果表明 ,视频分流的方法行之有效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和改进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实时传输视频数据的性能,首先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实时传输MPEG视频流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性能瓶颈,通过分析端到端吞吐量与视频帧发送速率之间的关系,以IFQ队列长度作为反应网络拥塞程度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拥塞感知通信流量控制机制,其基本思路是根据MPEG编码视频序列的特点,当无线链路质量变差,通信拥塞可能出现时,发送节点主动丢弃部分对接收方播放质量不太重要的低优先级视频帧数据,以降低通信负载,增加高优先级视频帧的成功传送概率.为验证该策略的效果,分别设置了简单与复杂场景下的视频传输实验,分析了在多种视频帧发送速率下平均端到端时延,丢包率,可解码帧率等参数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证明,这一策略可以改进视频流在接收方的播放质量,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克服了性能瓶颈,提高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实时多媒体传输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Hadoop的校园网视频流量访问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视频用户访问日志的偏好分析方法存在数据客观性差和用户关联分析困难等问题,在传统偏好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面向互联网数据原始流量,提出一种基于主流大数据平台技术Hadoop的校园网视频用户访问偏好分析方案。该方案利用网络爬虫和深度包检测技术,对视频访问内容进行精细化识别,进而研究了校园网视频流量的访问偏好,并对比了MySQL和Hive的查询效率。结果表明,文化层次的差异导致了视频用户群体的不同需求,低成本硬件环境下对大数据的处理Hive更显健壮性。另外,该方案能稳定可靠地实现对校园网视频流量访问的偏好分析,捕捉用户网络舆情,制订定向营销方案并提供个性化视频推荐服务。经现网测试验证,设计的视频访问偏好分析方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