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磊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6):101-103
通过对节奏内涵的重新阐述,总结出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本质特点;运用将武术的技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所得出的理论依据,对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表现形式及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突出节奏在武术套路演练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武术套路演练节奏的把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健将 《科技信息》2010,(35):J0190-J0190,J0189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文化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影响着世界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的角度看,技击是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尽管进入近代以后,武术的技术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技击应永远成为武术发展的价值前提。可是在当今的竞技舞台上,不论是貌合神离的套路运动,抑或戴上护具的散手运动,都给中国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打上了一个问号。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对传统武术的汲取。只有这样,武术才能在历史的交叉点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随着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良好契机,武术将焕发出更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读人文地理学著作,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指出人文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武术文化的个性特征和地域特色,是产生武术众多拳种的根源,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武术文化只能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地域上产生和发展,并形成“博大精深”的独具东方文化魅力的身体及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5.
赵澄 《科技信息》2012,(32):350-351
“节奏”(rhythm)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礼记·乐记》中:“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以及不同的学科,节奏表现了不同的属性和意义。在自然界,节奏表现为一种生命有机体的运动过程与节律形式,具有一种流动的周期性的特点;在哲学中,节奏是时间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哲学家对于生命存在的形式的认识,“是使生命延续的、自由自在的、栩栩如生的东西”、在美学中,节奏是人们对于规律与不规律、比例与无比例、周期性与非周期性的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现在,套路竞赛中武术元素越来越少,体操化的痕迹越来越重;散手竞赛也快要成了"拳击加腿法"、"自由搏击"。  相似文献   

7.
8.
张坤荣 《科技信息》2011,(32):I0203-I0203,I0206
本文通过获取十一届全运会男子刀术比赛录像资料进行放慢观察,对十一届全运会男子刀术比赛前六名运动员套路演练节奏特点、表现形式、节奏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分析。从实际的武术技击美视角、竞赛规则两个角度审视套路节奏的表现形式、构成要素以及相关影响。为现今竞技武术套路刀术技术的训练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由套路、散手、功法以及武术化组成的整体系统,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协调发展,体现出了中华化的神秘魅力,无论是将武术推向世界,还是武术教学,都应保持武术的原貌和自身规律,做到体用结合全面发展,从而使世界人民能够通过武术认识中国,并使我们的后代能全面继承这一优秀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10.
从美学和哲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围绕姿势美和节奏美对武术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武术套路除了遵循形式美的一般法则外,还通过姿势和节奏等特有要素来显示自己的美学内容。以此来提高人们对武术套路运动的欣赏水平,进而为促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略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渊源以及与民族文化、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着手,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进行了探讨,以此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扬武术文化博大的精神内涵,理解东方文明的精髓,对民族的自立、自强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中武术的名称、相扑绝技、武打艺术、武术精神等水浒武术文化很值得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深入分析、研究。《水浒传》中武艺是武术的主要名称;相扑是当时最著名的武术竞赛项目;梁山将领智勇双全,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是一种侠义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3.
着重阐述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旨在通过弘扬武术文化进一步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王会青 《科技信息》2011,(31):238-238,25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传统武术功法内容形式的研究,探讨出传统武术功法对竞技武术具有诸多价值:传统武术功法对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的训练有促进和加强作用;以传统武术功法运动的内容作为训练和比赛的准备活动,对运动员比赛时稳定发挥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分析了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讨论了中华武术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塑造作用问题。认为可以用中华武术文化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吃苦精神和仁信友爱精神,使全社会逐渐形成明礼诚信、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6.
任何文化首要的都是民族文化,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冲击的浪潮下,武术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以文化软实力为理论支撑,深入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在不断发展提高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建立健全武术的对外传播体系方面提出建议,对强化武术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武林大会”对传统武术商品价值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央视“武林大会”的成功播出,促进了传统武术商品价值的开发。在商品社会,传统武术与竞技体育一样具有商品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传统武术的商品性,并对“武林大会”商业化发展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武林大会”在还原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推进中华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发展深深地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本文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传统武术的精神追求、行为方式、技术风格的影响进行整体综合的解析,具体表现为:武道合一的精神追求、穷理履践的知行统一、整体综合的技术体系,为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传统武术,更好地发展传统武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曹红敏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72-1775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傩与武术之间的异同,认为傩与武术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但二者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即傩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武术则是一种技击搏杀术;文化的相互交织又使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特点,表现在人的需要即社会性、血源性即家族性、神秘性即宗教性、封闭性即地域性、娱乐、观赏与健身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