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远古时代的生物遗体或生物生活痕迹在埋入土中千万年后,被完整地挖掘出来,就成为了化石。骨骼、贝壳等坚硬部分成为化石的数量很多,此外,也有动物足迹和植物的化石。有趣的是,当矿物渗入化石之后,自然物质就“升华”成了艺术品,展现出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化石内在美。不信,就往右看。 ①硅化木 (三叠纪,美国 亚利桑那州) 该化石是一株2亿多年前的树的一部分。当树木倒下后,硅液(SiO2)渗入树木,穿过细胞壁,结晶为石英,最终形成硅化木。该化石中央明亮的弧形部分主要由褐铁矿(Fe3O4)构成,其余略带紫色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天山东段博格达山北麓的奇台县境内有一片盛产硅化木、恐龙、石燕、海百合茎等化石,发育雅丹地貌的广阔地区。这就是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所在的将军戈壁。地质公园划分为硅化木园、恐龙沟、雅丹魔鬼城和石钱滩4个景区。园区含硅化木和恐龙化石的地层是河湖相沉积为主的碎屑岩,呈紫红色、灰白色、黄绿色和黄褐色等颜色,为形成于中、上侏罗纪的石树沟群。硅化木是地质时期被埋藏的古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有一片仙人掌丛生的广阔的红土沙漠,距离大峡谷旅游胜地约200千米。茫茫沙原中沉睡着由无数硅化木形成的森林化石,展现了远古时代的植物奇观。于是,国际游客闻名云集,纷至沓来。旅人的喧闹,打破了荒原的沉寂,唤醒了沉睡的古迹。  相似文献   

4.
近代湖泊沉积物球状碳颗粒(SCP)定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事件性沉积的发现和判断确定沉积物年代, 是对传统的放射性核素定年的补充和检验. 根据湖泊沉积物中球状碳颗粒(SCP)的分布, 确定近代湖泊沉积物年代序列是事件性沉积定年的方法之一. SCP是高温燃烧化石燃料的产物, 能扩散到距源区数百公里的范围内, 并随降水或干沉降被保存于沉积物中. 由于是高温形成, 且其主要成分为单质碳, 球状碳颗粒在沉积物中非常稳定, 不易迁移. 通过简单处理, SCP很容易被提取、鉴定和统计. 尽管中国对化石燃料利用较早, 但真正的高温燃烧是伴随着发电工业的出现而开始的. 目前中国75%左右的煤炭消耗是用于发电, SCP产出量与发电量成正比, 反映到湖泊沉积物中为SCP的浓度变化随区域发电量的增长而增长, 因此湖泊沉积物中SCP的浓度变化就具备了时标意义. 龙感湖所在的安徽省有火电发电记录始于1952年, 其后的发展过程与龙感湖沉积物中SCP的浓度变化的过程相对照, 提供了该地区SCP时标, 以此为据, 本文确定了龙感湖LH孔和LL-4孔湖泊沉积物的SCP年代序列. 这一年代序列对137Cs和210Pb测年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5.
过去20多年来在中国发现的化石表明,至少有5种恐龙长着羽毛。但它们都属于“猛禽龙”(有观点认为是现代鸟类的祖先)。而最近在西伯利亚发现的更加完整的化石表明,生活在1.6亿年前、与猛禽龙截然不同的库林达奔龙也有羽毛。有人提出疑问:是否整个恐龙家族其实都长有羽毛呢?科学家说,恐龙是否都长着羽毛,现有理论还无法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大多数恐龙都不能飞行。库林达奔龙生活在当时的库林达河畔,该地区不乏湖泊,而且火山众多。这只身为素食恐龙的库林达奔龙有可能在死后坠入湖底,没多久就被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掩埋,这就是它们的羽毛痕迹与化石一同保存下来的原因。科学家还发现,库林达奔龙的鳞(鸟脚等部位的确有鳞)与一些鸟类的很相似,这可能支持鸟类基因源自恐龙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亿万年前,碳以有机物的形式被封锁在生物体里。大自然沧海桑田的变换,致使大量生物体被集中埋在了地下。日积月累,这些被掩埋的生物就转变成了化石燃料——有的转变成了黝黑的煤炭,而有的则转变成了漆黑的石油或天然气。蒸汽机、柴油机的发明。又给这些“黑暗分子”以重见天日的机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化石燃料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于是,越来越多的碳被现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解放”,并以二氧化碳气体的形式“逃逸”到大气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6月,美国科幻电影《侏岁纪世界(Jurassic World)》再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恐龙王国。对于恐龙这样的霸主级生物,似乎人类天生就对它们充满好奇。其实,关于恐龙的许多秘密,我们都能从它们的蛋蛋里略知一二。恐龙是卵生动物,通过受精卵孵化产生下一代。恐龙蛋化石是恐龙的卵在没有被压碎的情况下被泥沙掩埋,并且经过一定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的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8.
四隅之地     
在美国西南部犹他州、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四州接壤的福科纳斯,被称为“四隅之地”。在这里,壮阔雄伟的地貌随处可见,因而遍布国家公园和名胜古迹。远古的地质作用,在这里造就出无与伦比的壮丽景观,高原、山脉、峡谷、巨大的砂岩台地以及造型奇特的石灰岩、页岩沉积……到处都“铭刻”着时间的创痕,散乱的碎石似乎还在诉说着那些不可思议的地质“浩劫”。这里简直就星一座不折不扣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环境清幽、与世隔绝的谢伊峡谷是“四隅之地”最著名的峡谷之一。即使置身于芸芸胜景之中,它仍独树一帜。它东起亚利…  相似文献   

9.
科技传真     
矿化木材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地在实验室重演了木材的矿化过程,而该过程在自然界却要历经数十万年才能完成。 自然界中的木材矿化过程发生于树木掉入水中、上面又被河砂或海泥掩埋的情况下(请参阅本刊2000年第8期“生物漫谈”栏目中的“沙漠·睡美人·森林化石”一文)。在实验室中,研究人员将木材放入硅化合物溶液中浸泡数天,当木材内的纹孔渗透液体后,再将其加热至80℃左右,就可获得木材与陶瓷的混杂体。这种混杂体比木材坚韧,也不像陶瓷那样脆,不会腐烂,不怕虫蛀,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肖养田)  相似文献   

10.
美丽的珊瑚     
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地质工作者和科学家们, 发现了珊瑚虫、珊瑚礁化石。所谓化石,即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事实证明塔里木盆地, 在远古时代,曾是一个内陆海,气候温暖。有许多美丽的珊瑚由于气候的变化,海水大量蒸发,逐渐蒸干,海水消失,地面逐渐沙化,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塔里木大沙漠。珊瑚虫及其他水生动植物的遗体大量被沉积埋藏下来,在地球运动,地质作用下,经过漫长的物理,生物化学变化生成石油天然气,今天建成了塔里木油气田,天然气从塔里木输到上海,新疆塔里木油气田,是我国第一个海相构造油气田,以往的油气田均为陆相构造的油气田。  相似文献   

11.
正900万年前~600万年前的某段时间,在距离南美洲不远的一片太平洋海面上,至少有30头须鲸被杀死,它们的尸体被冲上潮汐泥滩,然后被掩埋。当时死亡的还有外形像海象的鲸鱼和一些种类的抹香鲸(这些动物今天都已灭绝),以及海豹、长嘴鱼、硬骨鱼和水獭。这样的集体死亡事件在大约16000年间看来发生了多次,其中每一次都有动物被埋在沉积层里。漫长岁月过后,埋在地下的动物骨架逐渐形成化石。地质潜没作用把沉积  相似文献   

12.
海洋学研究的新知——深海底流沉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30年来,海洋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发现了深水底流及其所形成的沉积物。深水底流包括等深流、内波和内潮汐。通过对海底流速的测量、沉积物表面沙波的检测、深海钻探岩芯中的原生沉积构造等确认了底流的存在。等深流沉积可形成规模巨大的等深岩丘,这样的等深岩丘在现代和古代地层中均已被发现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内波和内潮汐沉积已在地层记录中被识别出来,深海底流沉积的发现为寻找油气资源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1994年,新疆戈壁某监狱农场有一个犯人窜入沙漠,企图穿越沙漠潜逃。几年后.武警意外地在距沙漠边缘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木乃伊,经辨认正是那名逃犯。在他的旁边不远,还发现了一听末开启的饼干。显然,尽管这个逃犯已经能看到绿洲,却因为缺水,只能坐以待毙。另一件事发生在乌江边上。由于山体滑坡,两个民工被岩石掩埋在山洞达50多天,由于可以通过岩缝得到渗水,其中一人竟然得以生还。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一个人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仅依靠水而存活数十天,但若没有水,数天内必死无疑_水是人类文明的乳…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地图上寻找疗养佳处和风景胜地,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吸引人的除了清新咸湿的空气和舒适的海水浴,海岸地貌风光宛如明亮的珍珠吸引了众多钦羡的目光。地理学家把海岸简单地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非海洋因素所形成的海岸;另一类则主要由波浪和海流的作用形成。许多海岸的形状,是陆地区域的流水作用所造成的。由于侵蚀作用,河流在流入海洋时,切出了河谷。这些河谷尽管现在被海水淹没,但形状却大致保持了下来。河流流水挟带沉积物经过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可以生成弧状或鸟足状的三角洲或者连绵的沉积平原,或曲或直的沉积滨…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超能力”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400万年左右。人类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最优等的动物,是万灵之首。其实,在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植物、动物和各种微生物,在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发展和自然选择后,已经形成了非常复杂和高度自动化的器官和系统。生物界中的各个家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异形态、独特结构和高超的本领。当跳高冠军创造世界纪录时,人们欣喜若狂。然而,人类的这种本领比起那小小的跳蚤来则逊色多了。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有一种沙虱,可以毫不费劲地跳过它身高的fool’Ai以上。而那令人讨厌的跳蚤轻轻一跳,便能跃过它身高的…  相似文献   

16.
<正>“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这是诗仙李白对兰陵美酒的盛赞,千百年来,这首诗脍炙人口。那么,什么是琥珀?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琥珀的世界。琥珀的诞生琥珀是在中生代的白垩纪至新生代的第三纪,由松科、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分泌物形成的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它们主要分布于白垩纪和第三纪的砂砾岩和煤层沉积物中。琥珀的外形多呈不规则的粒状、块状、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油气生成的两种对应观点 在地质界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油气成因说,一种是有机成因说,一种是无机成因说。 有机说认为,油气是“化石燃料”,即由埋藏于沉积地层中的动、植物或动植物混成物质转变而成。此说最早出现于18世纪60年代,先后有动物说、植物说和腐泥说等。现代有机成因说认为,油气是在近海沉积作用过程中,由无数浮游生物、动植物遗体在长期稳定的还原环境和良好的埋藏条件下经化学降解而成。有机质转化为油气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先是在生物化学作用下形成干酪根和天然气;之后干酪根在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人认为,沙滩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金黄色。但其实上,世界各地还藏有多种不同颜色的奇特沙滩,如黑色沙滩。世界上有无数黑沙岸,以夏威夷的普纳鲁吾黑沙岸最为知名。这些黑沙在阳光下闪耀着乌黑的色泽,仿佛被墨水侵黑了似的。之所以能够拥有令人难以置信、不同寻常的纯黑色,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火山岩浆预冷后逐渐形成的。持续的火山活动导致高温的火山熔岩流入海水,熔岩中的镁铝等矿物历经风浪,被打磨得黝黑、润滑,并经风浪沉积至  相似文献   

19.
推定建金字塔的地理条件遥感技术用于考古领域还是第一次,但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20世纪末日本东海大学坂田教授把人造卫星观测地球的手法用于遗迹或古代环境的调查,被称之为宇宙考古学。从宇宙来看地球,夹着赤道的南、北纬10~45°地区是南北两半球的中纬度带,我们知道这是云少的干燥带。在太阳照射最强的赤道附近,水蒸发构成的云在上升途中遇冷变水形成热带降雨。再者,升到高空的变为水蒸气,受地球自转的影响移动到高纬度带。到达高纬度带的水蒸气因温度下降再次变为云。在那空间因中纬度带雨少也变为干燥带,使沙漠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0.
来自世界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近日聚会墨西哥,开始对“奇科苏卢布天体撞击坑”进行第二阶段的科学研究工作。 “奇科苏卢布天体撞击坑”是由约6500万年前的一次天体撞击形成的。它直径约180千米,深度在45千米一60千米之间,现已被1000多米厚的沉积物所覆盖,被公认为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大的天体撞击境之一。 据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所属的地球物理学研究所所长乌鲁蒂亚介绍,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荷兰、法国、德国和墨西哥等国的科学家经过两年多的科学认证和准备,计划于近期花费巨资在坑内挖掘一口700米深和三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