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南海的离岸岛礁以珊瑚礁生境为主。珊瑚礁在提升海洋生态资源和维护我国海洋国土权益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南海珊瑚礁生境和资源严重退化,威胁着渔业资源、海洋环境以及国土安全。现代化的海洋牧场被认为是实现南海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模式。珊瑚礁生境与资源的修复则是热带岛礁型海洋牧场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基于此,本文整理了珊瑚礁生境与资源修复的技术方法,详细介绍了珊瑚礁生境构建框架生物造礁石珊瑚的有性繁殖、断枝培育、底播移植等技术方法以及珊瑚礁其他特色生物资源人工放流技术,并提出了在珊瑚礁生境与资源修复中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1]的战略部署.新时代,坚持陆海统筹,实现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生态文化建设,关系到维护国家利益、安全和发展,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是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基于以上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勇教授等经历多年...  相似文献   

3.
引渤济锡工程是从辽宁省葫芦岛市渤海湾引海水到锡林郭勒盟的大型输海水工程。煤炭、海洋、生态资源的联合开发将为海水利用开辟全新的领域,是海洋经济模式新的突破,是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新疆和内蒙古煤炭储量丰富,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危机严重,海水西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季晓丹 《世界知识》2011,(22):23-25
9.11事件以后,美国的海上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它认为:国土安全面临着海上方向恐怖主义袭击的可能,海外利益面临着恐怖主义和海盗的威胁和挑战,而未来地区性海上大国的出现,则会对美国的海洋霸主地位构成更大的威胁。为此,美国从2001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以“合作”为名的海上安全战略及相关倡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其中,海洋生物也存在多样性的特点。我国的海洋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都存在多样性的特点。但是,现阶段我国海洋物种却面临着过度利用、海洋污染、生境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使得海洋生物的利用率得到下降。因此,急需对我国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实施保护性措施,还海洋生物一个美好家园。本文阐释了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分析了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并重点分析了我国海洋生物物种样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既面临着新科技革命和新兴战略产业兴起的难得机遇,又面临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健康、空天海洋、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等挑战.能否面向未来,前瞻部署,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发展,将影响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进入“海洋世纪”以来,各国在国际潮流的推动下,纷纷调整自己的海洋发展战略,竞相出台各种有利于本国海洋权益的政策、增设各种海洋管理机构,试图在新一轮国际海洋中抢占先机。文中通过对我国在海洋安全、海洋权益的维护等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目前的海洋管理体制所呈现出的诸多弊端等进行分析,对今后我国海洋战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周边海洋安全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南海海域相关声索国围绕海洋资源争夺、岛礁主权、海域划界和通道安全的争端进一步加剧,美、日等"域外大国"搅局南海争端的势头呈愈演愈烈之趋势。面对美、日在中国周边海域搅局以及中日在钓鱼岛的对阵,中国应发挥中国"地大海广"的特点,注重陆海统筹、海海统筹的战略布局。尤其应实施"五海联动",构建中国  相似文献   

9.
声音     
《华东科技》2007,(12):9-9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紧紧抓住和用好科技进入重要跃升期的战略机遇,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要科学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认真把握科技工作的重大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各项任务和部署,加快实施《规划纲要》确立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主线,以改革为动力,统筹近期和长远的安排,统筹项目、人才、基地的安排;统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统筹全社会的科技资源,选择若干关键重点领域,力争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我们党着眼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是赢得国家战略优势和有效应对复杂安全威胁的必要举措。从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全局视角界定了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基本内涵,分析了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建设和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主要内容,依据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建设和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内在关系、建设内容和一体化水平评价要求等,构建了评价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指标体系。采用AHP-EWM组合权重的TOPSIS法,对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进行评价。为了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议制定统筹兼顾发展与安全全局的国家一体化战略,作为国家最高层次战略;着力系统整合和健全完善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及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体系;以国家一体化战略统领和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坚持用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统筹部署和协同推进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核心区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区域,稳定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有效供给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区域发展的现状,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保障粮食有效供给、解决粮食生产制约因素4个角度,研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地位,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投资需求对推动经济增长虽起积极作用,但消费需求才是经济稳定增长持久的推动力.我国社会保障现状是影响扩大内需最重要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且分层次、保障水平有限,一般家庭除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外,不过度消费,更不敢超前消费,更多的是选择储蓄,这就是长期以来投资需求不断增长、消费需求相对下降的症结所在,完善社会保障是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世界经济放缓、外部需求收缩的情况下,我国要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人们收入的同时,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扩大内需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能源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特别是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依赖于化石能源,并且其生产与利用是一个高能耗的过程,从而导致我国能源经济发展出现资源型裂痕,不利于我国能源经济的持续发展。基于国际能源经济新趋势,应将低碳、高效作为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并为之建立配套的制度、法律以及舆论体系,形成新的能源经济战略保障系统,以促进我国能源经济与国际能源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冷战期间日本承认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冷战后日本追随美国开始介入南海争端。新世纪,为维护其海上“生命线”安全的需要,保障其经济利益,争夺地区主导权并在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和东海划界问题上牵制中国,日本开始介入南海争端,其战略措施有:舆论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合作并进一步巩固日美同盟,包括拉拢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日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战略关系;从军事战略上谋划介入南海地区。日本介入南海争端意图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增加问题解决的难度,阻遏中国走向海洋的步伐,严重地威胁中国领海主权的完整。在解决南海争端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日本因素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和明天的决策者,对我们的环境现状应该有着更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所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对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一项长期的、紧迫的战略性任务和课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考察研究,从环境科学知识、环境道德意识、环境道德行为三方面考察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最终通过综合讨论得出通过开设环境通识课程提高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可行性建议及意见。  相似文献   

16.
由于霸权主义国家将技术的合理性演变成政治的合理性,使科技成为它们谋取世界霸权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工具.为摆脱控制,捍卫我国科技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新中国几代领导人从全局出发,深入地思考和组织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安全行动方略,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科技安全发展的引领与把握,彰显了民族科技安全的和谐特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产业竞争力: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产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提升航空产业竞争力是促进我国航空产业快速发展,提高我国航空产业国际竞争地位的关键和必由之路。文章基于钻石模型对我国航空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能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构建我国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3西格玛法则划分指标状态并赋值,用加权求出的综合评价值分析1986~2011年能源安全形势.研究发现这26年能源形势在紧张与缓和间徘徊,但总体状况基本安全;能源形势2001-2011年问较1986-2000年严峻,但“十一五”时期有所好转,这些基本符合我国能源安全实际状况,该方法能较好地评价我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安防控是我国驾驭治安局势的一项基础性战略工程,其中优化治安防控决策、提高警务管理效能是工作的重点。本文将治安防控抽象为人、时、空、案4个要素,通过分析4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我国目前治安防控实践做法归纳为由案到人、由人到案、时空压制3种要素驱动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南方某省公安系统的调查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的多专家群决策系统对3种驱动模式进行评价分析,并运用加权融合方法对专家们的决策意见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最优驱动模式,并基于此提出优化防控策略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优化我国社会治安防控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对苏丹的政策频遭西方国家、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批评与指责,中国政府与苏丹政府的军品贸易更被歪曲为制造和助长了达尔富尔地区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西方对中国与苏丹军品贸易的攻击与诬蔑,其实质是丑化中国形象,挑拔中国与苏丹乃至整个非洲的关系,独霸非洲军火市场,转移自身责任,获取更大经济、政治和安全战略利益。中国应与时俱进地对军品贸易政策进行适度调整,维护自己的军品贸易利益,恪守国际责任,捍卫国际形象,促进中苏(丹)关系的发展与和谐世界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