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支持流量预测与预分配机制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DBA),能够对高优先级业务进行流量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预先分配带宽,以避免“T 2”排队延时.同时,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还引入了预测修正机制,一旦出现带宽剩余现象,就从下一周期开始对预测流量作进一步修正,使其更加逼近真实流量.仿真实验显示,该算法优于现有的DBA算法,不仅能够满足高优先级业务的延时要求,而且有效控制了低优先级业务延时异常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EPON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专家学者们对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的带宽分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于EPON的系统结构和以往带宽 分配算法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具有扩展性强、结合带宽预估计的EH-DBA算法.该算法利用分层分配,通过流量预测和带宽预分配机制以及预测修正机制,改善了业务的端到端延时和抖动性能.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基于网络资源检测的动态带宽分配策略,在对网络资源进行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对各种服务对资源的占用情况进行在线统计.然后,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调整资源分配策略.所提出的方法能在对传统的服务提供一定保证的前提下,开展资源预留服务,使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用提出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在NS2环境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分配方法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丢包率.可提高GP类服务的服务质量,并对BE类服务中的贪婪流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流量工程中一种权重配置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网络中新的权重配置动态路由选择算法,该算法以跳数、带宽碎片要求及空闲带宽比率为权重,给到达流量合理分配带宽资源.在MPLS网络边缘实现路径选择后,使用MPLS显示路由技术即可摆脱中间结点路由算法的影响, 建立起满足各种业务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的LSP(Label Switched Path).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更好地进行流量均衡,减小网络拥塞;通过减小带宽碎片和提高带宽利用率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同时通过改善丢包率等参数来实现一定的QoS保证.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加合理地分配片上网络中虚通道资源并降低系统总功耗,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耗优化的虚通道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建立2D mesh结构片上网络通信数学模型,来估算网络中数据包的平均传输延时.然后,以此为约束条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实现虚通道分配,并通过减少虚通道总数,达到功耗优化的目标.在热点通信流量下,根据优化分配算法和平均分配算法的结果进行仿真测试.通过改变节点数据包的注入率,测出传输延时和功耗,以验证优化分配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可在满足传输延时约束条件的同时,更加合理地分配虚通道,有效降低了网络功耗.相比于平均分配算法,该算法可降低功耗2.3%~14.9%.  相似文献   

6.
根据视频数据流的长程相关性特点,提出一种以太无源光网络中面向实时可变比特率视频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利用自适应线性单步预测器对未来到达的平均视频流量进行预测,实时预测结果用于对下一个发送时隙的计算,使得带宽分配算法能够充分满足实时视频流量需求.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准确地对实时可变比特率视频流量进行预测,有效地降低排队时延,减小队列长度并提高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是EPON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DBA算法在带宽利用率、公平性方面有待提高.借鉴现有算法的思路,结合公平性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支持多用户SLA的公平算法SOABR算法.SOABR算法消除了时隙末空闲和DBA延时,带宽利用率达到了最优化;按SLA比例为用户授权带宽,实现用户间公平.仿真实验证明,与改进的IPACT、HPFCT、Chadi Assi算法等3种典型算法相比,SOABR算法带宽利用率最高,真正支持用户等级划分,在区分服务模型下各类业务延时最佳.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虫孔路由片上网络(NOC)的虚通道分配算法.该算法针对传统的虚通道均匀分配方法导致的面积浪费与功耗上升的缺点,基于排队论建立了一个虫孔路由器分析模型.依据业务流量的特征,可计算路由器各输人通道的带宽利用率,仅给带宽利用率最大的输入通道分配虚通道资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使系统缓冲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吞吐量得到了提高.在热点流量中,该算法在达到相同性能的前提下可节省约33.3%的缓冲资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流量控制技术,分析了令牌桶算法和RED算法的优缺点;给出了一种P2P流量控制算法,并且提出一种数据包调度策略和带宽配置策略,为用户合理分配了网络带宽资源,缓解了资源紧张现状,实现网络资源的按需分配;最后给出了实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ATM广域网的长时延特点,提出了一种预测式流量控制方案,通过预测各交换节点非受控业务流所占用的带宽,对各链路可获得带宽进行预测式分配;预测式方案结合本文作者提出的集中式流量控制机制,保证了带宽分配的公平性和链路利用的高效性;本文还在VBR+ABR业务综合传输的情形下,进行了预测式流量控制方案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预测式算法具有带宽分配的公平性和链路利用的高效性,交换节点处缓冲队列很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虚拟化过程中,当前大多数物理资源分配算法,主要考虑了资源利用率和网络收益,而忽略了虚拟网络请求的服务质量,从而在不同用户之间造成不公平。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服务质量的动态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在空闲时频资源非连续情况下,只有当虚拟网络请求的生命周期足够长,满足重分配影响因子情况下,才优先为资源量小的虚拟网络请求重分配物理资源;在空闲时频资源连续情况下,综合考虑优先级、时间容忍和网络收益因素影响,为虚拟网络请求分配相适应的物理资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传统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资源分配算法和贪婪动态分配,在实现物理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下,不但保障了虚拟网络请求的服务质量,而且降低了该算法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2.
现有数据中心中时间感知型云计算应用的资源分配算法能耗较高,严重影响了数据中心的服务上限以及云服务商的经济效益,对此提出一种低能耗的云计算资源分配与调度优化算法.算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释放并更新请求集的服务器与链接的剩余容量,同时更新能量辅助图中相应的权重;第二阶段,将所有新到达请求按所需时间段以降序排列,为各请求分配资源;第三阶段,检查资源可用性,并基于能量辅助图采用最短权值路径选择算法为资源请求分配虚拟机与流量.基于思科真实设备参数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云计算资源分配与路由算法的能量效率与资源分配性能均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虚拟网络(virtual network,VN)请求的动态性和时变性,并充分考虑网络动态性导致物理资源出现碎片化或负载不均的情况,提出了基于频谱资源共享的动态分配算法(dynamic allo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pectrum resource sharing,DAA-SRS),该算法结合虚拟请求的生命周期,进行子信道分配和重分配,使不同虚拟网络以一种机会共享的方式占用相同的物理资源.针对无线虚拟网络资源请求接受率、物理网络收益等性能指标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可显著提高虚拟网络请求的接受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移动边缘计算( MEC: Mobile Edge Computing) 中将应用程序虚拟机副本( VRC: Virtual Machine Replica Copy) 资源在基站边缘服务器侧部署过程中,不合理考虑用户请求分布及不同应用程序资源需求和服务器容量之间匹配性的部署策略而导致网络产生巨大数据流量,造成网络资源消耗及服务延迟问题,提出一种两阶段的多应用程序、多VRC 分配算法: VRC block 结合和VRC block 分配,即最大化高匹配VRC block 数量的VRC block 结合算法和基于交换策略的最小化平均数据流量的VRC block 分配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合理分配布置VRC,经过迭代能实现减少62. 8%数据流量的效果,为边缘网络中多应用程序服务的供应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得到了广泛的关注.SaaS应用中,需要满足客户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要求、减少SLA服务违例的同时,尽量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这对资源分配策略提出了挑战.提出了SaaS模式下的基于SLA的资源分配策略:基于对客户请求动态变化的分析,针对"首次租用服务"和"租用服务升级"两种请求类型,提出了一种用户请求与底层资源的映射策略;提出了提高虚拟机重用度的基于SLA的资源效率优化分配算法.实验表明,该资源分配算法可以在有效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无线网状网中多条路径同时传送引起的干扰冲突和资源竞争问题,提出了依托信道分层方法的组合式路由结合调度的方案:首先,给出了路径发现的可行方案,并基于网状网的可用资源提出一种路径选择判据——资源可获得度;然后,确定了多条路径可并发传输的信道分配方案;最后,开发了结合路由、信道分配、调度的组合优化调度方案(COSS算法),以启发式的方法找到每个时隙下尽可能多的可兼容路径,实现可兼容路径的组合优化调度.为验证COSS算法的性能,在不同网络资源配置、多种流量请求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COSS算法在吞吐量、传输延迟、传输完成时间方面有较好的表现;(2)与AODV路由协议相比,COSS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吞吐量.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无线网状网中因多条路径同时传输数据而引起网络性能降低的问题, 提出了一个基于流量的Q-学习路由与调度方案(QRST): 针对每一个路由请求, 首先采用强化学习中的Q-学习算法寻找路径; 然后根据找到的路径结合信道分配完成组合调度, 以启发式的方法尽可能为每个时隙使用网络资源分配路径的连接. 并在不同网络资源配置和多种流量请求下进行虚拟计算实验, 以验证该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 与COSS方案和AODV方案相比,采用QRST方案的无线网状网在吞吐量、激活链路数量和传输完成时间等网络性能上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杨春秀  张林波  刘彤 《应用科技》2011,38(11):43-48
分析了目前已有卫星路由算法,讨论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多层卫星网络路由算法MLSR,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适合LEO&MEO&GE0多层卫星网络的路由算法DTMLSR,该算法充分利用了卫星通信网络的规律性和可预知性,利用地面网关来传输部分链路信息,有效地减少了路由计算开销,缩短建路时间.另外通过增加卫星网络流量监测及接入卫星的选取机制,平衡了网络流量分布,降低了网络的丢包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通信业务的端到端时延.  相似文献   

19.
考虑用户通信量请求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约束和网络资源约束,提出了一种光Internet中的QoS动态通信量疏导模式.该模式以最小化网络费用为目标,基于分层图模型和Dijkstra第k最短路算法,引入亲和度,尽可能把新到达的通信量请求疏导到能满足其带宽和延迟要求的已有光路上.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式是可行和有效的,不仅支持QoS,而且提高光路利用率,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资源调配是星座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管理技术中亟待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首先分析了星座卫星通信系统中触发资源调配的主要因素;然后,从通信任务效能系数和通信系统满足度两个重要指标出发,分别提出了通用的面向卫星资源和面向通信任务的资源调配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对星座卫星资源调配的扩展性、灵活性等特点进行了分析,运用免疫系统的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等特性,提出了一种具有模糊处理时间的免疫调配算法。仿真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算法解决了其他调配算法空间、时间复杂度高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高了局部搜索解空间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