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863重大专项"海底土体原位静动态探测技术"课题(编号:2001AA602024/2003AA602240),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拥有的"奋斗五号"多功能工程调查船及船载HGD-3D0型海洋工程勘察钻机为依托,紧密结合现代前沿的流体液压技术、机械工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展近海工程地质调查的海底土体原位静动态探测技术研究,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作业于较深水域、低成本、高性能、可以逐步实现商品化的新型海底土体锥探系统,以满足当前我国海洋工程地质调查的需要,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安全保障提供高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7,(14):54-54
“十五”国家863青年基金“利用海底泥火山和麻坑开展油气评价的技术研究”课题(2004AA016030),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全球海底泥火山和麻坑的文献资料,研究这两种微地貌类型的形态、规模、分布以及组合特征与海底油气资源的关系,建立利用泥火山和麻坑微圈闭油气勘探靶区的判别模式,编制相关评价软件。并且利用这一成果对我国东海、莺歌海和南海西北部典型海域进行资源评价和靶区圈定。  相似文献   

3.
深海沉积物地热探针是原位、快速探测海底沉积物温度梯度与热导率的专用设备,是目前获得海底沉积物热流值的较佳方法。热流值是判定油气成熟度,进行油气资源评价和油气远景预测的重要参数。地热又是多种危险的自然灾害表现特征,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火山、断陷、张裂、热泉喷涌、岩浆入侵、板块运动、地壳变形等,均与地热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探测地热能够为预测这些灾难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各类海洋工程建设、海底采矿和海底钻探提供服务。不仅如此,它还能够揭示自然灾害的变化规律,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58-58
“海底管道维修专用挖沟机”课题(课题编号2305AA032120)是国家863计划“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课题的配套课题,目标是要研制一套海底管道维修专用挖沟机系统,用于水下管道维修基础开挖,同时也具备海底管道铺设后挖沟埋设的功能。课题成果于2006年11月中旬在渤海湾进行了海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电子科技大学抗干扰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无线移动自组织互联网技术及实验系统”(2001AA123032),研究重点是突破无线移动环境下网络的自组织、动态组网、动态路由等若干关键技术,并完成自组织网络实验系统模型样机研制并进行现场运行试验。该项目在组网体制、自组织技术、动态路由、用户接人和移动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建立了基于802.11b的自组织网实验系统,实现了多跳无线全移动的组网,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8,(14):41-41
2002~2007年期间,在连续3个国家863计划项目[1.“新型天线与分集技术”(2002AA123031);2.“新型天线与分集技术”(2005AA123830);3.“B3GFDD和TDD射频系统和天线阵列”(2003AA123310)]的支持下,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射频与天线技术课题组针对下一代宽带移动通信射频、天线与分集技术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7,(14):56-56
国家863重大专项“微咸水与再生水高效安全利用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2AA224061、2004AA224090),于2005年10月11日通过了科技管理部门的专家验收,研究成果得到了验收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52-52
中国华电集团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于2002年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可资源化烟气脱硫技术2”课题(编号:2001AA527020),课题分为两大子课题:“烟气脱硫用柱状高性能活性焦研究”(编号:2001AA527021)、“移动床活性焦烟气脱硫工业示范装置研究”(编号:2001AA527022)。  相似文献   

9.
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保水剂应用是一项新型的化学抗旱节水技术。本研究为“十五”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新型多功能保水剂系列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开发”(2002AA224171/2005AA224031)中的部分成果,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广东三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7):55-55
以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为依托单位的国家863青年基金项目“海底混输立管中严重段塞流形成机理及预测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4AA616110),建立了立管严重段塞流实验模拟系统,分别以空气-水、白油-空气、白油-空气-水为实验介质,研究了多种实验介质条件下立管段塞流的形成机理,得到了液相粘度、管道布置形式、进口多相流体特性对立管段塞流形成的影响,绘制了立管段塞流流型图,在此基础上提出立管段塞流在线预测与识别技术,并通过实验室验证,其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深水油气集输系统中立管及下游工艺设计,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49-49
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承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参加完成的国家863计划“成像光谱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课题(编号:2001AA136020-2),通过高光谱数据应用于土地资源遥感监测过程中的波段分析、信息增强、信息分类和提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实用化的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土地资源监测技术流程,重点解决当前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中存在的自动分类精度不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9-49
“十五”863计划“数字农业关键技术”专项中的重大研究课题“数字农业精细养殖技术平台研究与示范”(2003AA209050),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主要参加单位有中国农业大学等20多家单位。  相似文献   

13.
作为"过程"的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一种动态的思维与系统的观念来解读作为“过程”的技术,指出“过程”是一种包含着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同时也包含着人的实践活动的演化。分别从宏观意义上的抽象化技术,中观意义上的“技术集群”概念,以及微观意义上的具体化技术三个层次,探讨了技术在这三个层次上的“过程”性表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由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5计划“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课题(编号:2002AA601140)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技术突破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课题形成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先进实用、高效经济的集成化组合技术和优化工艺,为北方地区饮用水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对提升我国供水行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17-19,22
基于水库数字地震观测及主动震源观测技术,研发精细探测水库三维地震活动及地震震源特征、介质和应力环境的技术,通过在新丰江、龙滩和三峡三个典型水库的示范应用,结合具体水库水位的动态过程、水库规模、库区地震地质构造背景、深浅水文地质以及岩性等因素,探测水库地震的发生条件,深化对水库地震发生环境和成因机理的认识,建立在水库加卸载动态过程作用下的水库地震发生条件模型,为水库地震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7,(14):55-55
国家863青年基金“浮式生产储油船振动噪声混和数值预报技术”课题(编号:2004AA616210)于2005年底通过专家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课题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达到了预定的技术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7,(7):53-53
以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为依托单位的国家863计划“深水油气开发工程共用技术平台的研究”课题(编导2004AA617010),将深水海洋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和为我国深水池建设提供相关关键技术相结合,为我国深水工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深水油气田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12-12,17
1课题简介基于水库数字地震观测及主动震源观测技术,研发精细探测水库三维地震活动及地震震源特征、介质和应力环境的技术,通过在新丰江、龙滩和三峡3个典型水库的示范应用,结合具体水库水位的动态过程、水库规模、库区地震地质构造背景、深浅水文地质以及岩性等因素,探测水库地震的发生条件,  相似文献   

19.
可控三维轨迹钻井技术/膨胀管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成果》2007,(7):56-56
由中海石油研究中心牵头,与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所、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机械所、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中天启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学院等多家单位协作承担的“十五”国家863计划课题“可控(闭环)三维轨迹钻井技术”(编号:2001AA610102),瞄准当今石油钻井工程发展的重大前沿技术,结合我国资源环境领域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1-41
国家863计划“数字林业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2003AA209060),目的是结合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数字林业建设工程,尤其是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具体需要,通过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重点研究解决数字林业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初步构建一个能够基本适应森林资源和生态工程管理应用需要的数字林业技术平台;并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吉林省为示范,建成国家、示范省和示范县的林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建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应用系统,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系统和速生丰产林工程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在技术平台构建和应用研究的同时,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水平的标准、软件和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