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对氟和硫的积累及其评价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对于一定范围的大气污染物,不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而且具有相当程度的吸收有害气体的能力.本文对焦作市主要街道两侧绿色植物体内的氟化物和硫化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绿色植物对大气中的污染物有很强的吸收和富集作用,秋季叶片中硫和氟污染物的含量高于春季,且与污染强度相吻合.研究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是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绿化植物受大气SO2、铅复合污染伤害特征及抗性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之一,依据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方式来选择城市绿化树种是减轻大气污染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观察污染地区绿化树种叶片的受害症状来判断植物对SO2、铅复合污染物的抗性程度,根据植物对SO2、铅复合污染物的反应特性划分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抗性等级,从而筛选出对SO2、铅复合污染物的抗性植物种类和敏感监测植物种类,研究结果表明,抗性树种有:花曲柳、桑树、皂角、山桃、黄檗、臭椿、紫丁香、忍冬、柽柳、桧柏、枸杞、水蜡、刺槐、色赤杨、加拿大杨、黄刺枚、玫瑰、欧洲白榆、茶条槭;敏感监测树种有:连翘、榆叶梅、锦带花、风箱果、云杉、油松、樟子松、山槐、此研究结果可为绿化植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绿化树种对大气氯污染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方式来选择城市绿化树种是减轻大气污染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观察污染地区绿化树种叶片的受害症状来判断植物对以氯为主要污染物的抗性程度,根据植物对其污染物的反应特性划分植物的抗性等级,筛选出对以氯为主要污染物的抗性植物种类和敏感监测植物种类,从而为绿化植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抗性树种有:花曲柳、桑树、皂角、旱柳、柽柳、忍冬、枸杞、水蜡、紫穗槐、桂香柳、叶底珠、卫矛、刺槐、山桃、木槿、榆树、枣树、臭椿;敏感监测树种有:油松、锦带花、榆叶梅、糠椴、山杏、连翘、糖槭、云杉、桧柏、白桦.  相似文献   

4.
植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传统的理化监测方法相比,植物监测具有其不具有的特点.介绍了利用植物检测环境污染物的基本原理、监测植物的选择和常用的监测方法,最后总结了利用植物监测环境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5.
兰州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局地气候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00年12月10~l7日在兰州市城区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的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常规气象站辐射观测资料等,通过山谷内市区污染物浓度变化与山谷外对照点的比较,研究了兰州市城区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对应时期兰州市山谷气候环境因子和特征参数的变化。结果发现,大气中污染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温与白天大气逆温层之间有明显的正反馈机制,而且这种反馈机制在白天大气逆温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讨论了兰州市山谷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大气逆温、水平风速、Froude数和边界层稳定度参数之间的简单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研究,探讨了植物对空气污染的响应以及空气污染植物监测的传统途径和高光谱技术,结果发现,如何基于当地大气污染物的状况和种类有针对性地筛选植物指示种及其关键响应参数以及如何利用获取的信息来科学地解释城市空气质量及其在不同尺度上的差异,依然是当前研究中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提出建立以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等地基遥感监测仪器设备为核心的区域污染立体监测体系,重点介绍了颗粒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和气象场垂直探测的方法和原理。基于该监测体系,能够准确解析从近地面至高空颗粒态污染物(尤其是细粒子)和大气氧化剂的时空分布规律,结合近地面数据、卫星探测结果,建立剖析污染物的垂直分布特征的方法,准确判识污染团的外来输送过程和局地形成过程,为进一步采取防控、预警措施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大气污染规律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7年到2000年兰州市大气中TSP,SO2和NO的监测浓度,分析了大气污染的特征.兰州市主体处于黄河河谷盆地,由于静风和逆温频率高,大气的稳定度较高,是大气污染的基础原因.根据污染物的年排放量,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了各种治理方案的环境效应,并根据天然气利用规划,用“箱”模式对兰州市的大气质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大气气溶胶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颗粒污染物的排放越来越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我国大气严重污染的现状下,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监控和定量分析已经迫在眉睫。该文主要介绍大气气溶胶监测监控技术以及网络计算,旨在为我国环境保护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利用生物学监测可进行环境监测的优势,同时论述了大气污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对人类进行危害。以及危害的结果。并呼吁人们对此产生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介绍近期研制成功并获国家专利的便携式大气采样电子恒温箱的原理及其特点。应用集成精密温度传感器技术和异形片状加热器结构,使该装置的恒温范围较好地满足了大气监测方法规定的采集各种污染物样品的温度要求,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不同季节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规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对兰州市城区几次较大规模的大气污染监测试验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基本搞清了该市城区同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同时也揭示了不同季节、不同监测区污染物浓度垂直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气污染的监测手段有很多种,利用某些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对大气中有害气体反映的特征,来测定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是一条简捷直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颗粒物污染已成为我国的首要大气污染物,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复杂、危害较大,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颗粒物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研究情况,以及所研制的、基于滤膜称重法的、可同时测量PM10和PM2.5的DJ3-1型六工位自循环式大气颗粒物浓度自动监测仪。利用具有无限远光学系统的微分干涉相衬显微技术对该系统所采集到的颗粒物进行了显微观察,得到粗颗粒和细颗粒的粒径分布,与Andersen公司240型双通道采样器的切割性能十分接近。与国内外部分监测仪器进行了同步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的比对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已基本达到国外同类监测仪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气污染问题是河谷型城镇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利用典型河谷型城镇山西省灵石县2005-2009年的主要污染物SO2、PM10和NOx的浓度监测资料与同期的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其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分析了污染物的扩散、迁移、转化机制与污染机理,研究得出河谷地形与逆温影响是灵石县城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改善河谷型城镇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速度要比水质污染物要快,对人群健康状况影响也较大。本文重点从大气污染应急监测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对策三方面对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作出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宁波镇海区的三条生态隔离林带(海天生态隔离林带、镇骆生态隔离林带与雄镇生态隔离林带)中采集植物叶片样本,分析叶片中硫、氯、氟、锌和铁五个污染物含量,定量研究生态隔离林中的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状况,为目前城市生态隔离林带生态效益的相关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城市生态隔离林带建设树种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林带间植物叶片污染物的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性,林带距离化工区越近污染物的含量越高,表现出较高的净化大气的生态效益.海天生态林带>镇骆生态林带>雄镇生态林带.利用DP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八种植物中,综合生态效益在净化大气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杨树>池杉>珊瑚>木槿>女贞>香樟>杜英>桂花.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97年到2000年兰州市大气中TSP,SO2和NO的监测浓度,分析了大气污染的特征.兰州市主体处于黄河河谷盆地,由于静风和逆温频率高,大气的稳定度较高,是大气污染的基础原因.根据污染物的年排放量,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了各种治理方案的环境效应,并根据天然气利用规划,用"箱"模式对兰州市的大气质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0-2012年南昌市大气能见度资料和地面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对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统计找出其与气象要素关系,利用2006-2012年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了南昌市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和空气主要污染物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昌大气能见度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月季变化和日变化特征;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空气污染物SO2、NOx质量浓度呈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兰州市区低空大气温度层结构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1988-1992年兰州市气象站逐日08h(北京时,下同)常规气象探空观测资料及同期兰州市环境监测站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市区低空大气温度层结变化特征及其与3种主要空气污染物(SO2,CO和NOx)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兰州市区低空大气温度层结全年以弱稳定为主,一年四季皆有逆温层存在;在冬季,逆温层性频率最高(95.8%),贴地逆温层厚度最厚(平均740m)、强度最强(平均0.53℃/100m),脱地逆温层底相对高度最低(平均935m);同时,贴地大气层结温度递减度与空气污染物浓度呈显著反相关,由此表明,兰州市区低空大气温度层结状况是影响该市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